当然了,告御状只是最后的手段。
在这之前,还是应该先走正规程序,去县衙那里告。
毕竟,告御状是要到万里之外的雒阳去的,而县城就近在眼前。
于是,王大富就进了城,找了识字的夫子帮忙,按照正规流程,写了状子递了上去。
县衙的县令闻知此事大吃一惊,当即升堂,倒要见见是哪个胆大的,居然敢状告羊助?
结果见了王大富,简单一问,得知居然只是个平头百姓!
这个县令倒是也没像之前驿吏们说得官官相护,而是好心地劝他不要生事,告诫他说“你一个乡下百姓,不明白朝中的水深。那羊助在官场上势力庞大,你是不可能告赢他的,而且我只是个县官,也没权力去处置人家。至于让我去上报郡里、上报朝廷,也是没用的……这样吧,我给你一笔钱,你回乡好好过日子,以后别想这事了!”
说完真的给了他一笔钱。
王大富谢过县令,但仍然表示要告羊助,他理解县令的苦处,所以他决定去郡里告,郡里不行就去刺史那,刺史不行就去告御状。
一听告御状,县令吓得大惊失色,口中叫着“胡言乱语!”“太放肆了!”赶忙让人把王大富赶了出去。
王大富知道对方这是护着自己,对着县衙磕了几个头后,用县令给的钱当路费,去了郡里。
到了郡城这边,王大富就没那么好运了,先是在郡衙门口,就被郡吏给拦下。那郡吏压根不去通知上级,自己做主就把王大富轰走了。
王大富不服气,见郡吏不给通报,他就硬闯,郡吏怒了,就让人乱棍打他。
几次之后,终于惊动了里面,郡守知道了门口的事。
郡守命人把王大富带进去,问明了情况。王大富本以为郡守是好人,阎王好见小鬼难搪。
也意味郡守是跟县令一样的人。
可不想,郡守先好言温色地让人带他下去歇息。可是等王大富下去后,却发现他被带去的……
居然是地牢!
王大富急了:“不是让我歇息吗?你们郡守亲口说的,干嘛要把我关起来!”
不想带他去的人却恶狠狠道:“给你三分颜色你还想开染坊?太守大人那是不好明说,你以为你什么东西,也配在这歇息?告诉你,你就老实在牢里呆着,等着上面发落,不然,有你好受的!”
而后,旁边狱吏就过来,要给他套上枷锁。
王大富知道一旦被套上了,就再难出去了,想要挣扎逃跑。然而郡府里哪里是那么容易逃走的,王大富最终还是被捉了进去。
又因为‘不老实、不配合’的缘故,狱吏们没少对他严刑拷打。
几天后,‘上面’发话了,说只要王大富放弃状告羊助,就可以放他离开。否则,这辈子就死在牢里吧!
王大富当然不干,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他就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在某一天夜里,牢里来了个神秘人,他打晕了狱吏,撬开了牢门,唤醒了因疼痛而昏迷过去的王大富,而后什么也不说,离去了。
王大富认为这是上天派来拯救他的神仙,对着神秘人离去的方向猛磕了一阵头后,趁夜离开了郡里。
他决定采取最后的手段,告御状。
在逃跑前往雒阳的路途中,王大富依然不顺利,遭到了好几次追杀,但却有惊无险,要么王大富反应快及时逃脱,要么在即将被捉时,被神秘人搭救。
神秘人当着王大富的面,拷问了追杀者,得知追杀王大富的人里,不仅有郡里的,甚至还有刺史的人!
神秘人拷问完后,无视王大富的感谢,再度离开了。
王大富就这样,来到了雒阳。
他这次吸取了以往的教训,没有一来就直奔皇宫,而是先在城里找了住处,然后慢慢打探情况。
被他问询的人虽然同情他,却也表示御状不是那么好告的,因为皇宫不比郡衙,无论是面积还是里面的人,都多上无数倍。你就算在城门口闹翻天,也惊动不了皇上。
不过那人也没劝他放弃,而是说让他先耐心等待,他帮着想想办法。
这等着等着,就等到了吴池出宫去郊外游玩的消息。
因为皇帝出行并不是什么需要广而告之的事,甚至为了皇帝的安全,还要一定程度的隐瞒消息。只不过,因为要提前清场的缘故,还是瞒不住。
所以直到吴池出了皇宫,雒阳城的人才知道这事。
然后王大富也知道了,他心知这大概是他唯一的机会了。于是便趁吴池傍晚准备回宫时,王大富跑过去,准备拦驾。
然而,他还是想得简单了。
皇帝的出行安保工作是非常完善的,王大富独自一人,想拦驾根本没有可能,他在很远的位置,就被皇宫卫士发现,视为可疑分子,扣押了。
而后,就有了现在的事。
王大富:“陛下!那羊助欺瞒陛下,害我家乡被乌丸毁了,您可怜可怜我们吧!呜呜……”
吴池微微点头:“朕知道了,朕会为你做主的,你下去歇息吧……”
说到这,吴池想起了什么:“哦,放心!朕不会送你去监牢的,你会在这里受到很好的保护,安心歇息吧!这是圣旨!”
王大富感激涕零:“谢……谢陛下!呜呜……”
他激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早朝开启,早已闻知消息的群臣,纷纷上书表示一定会彻查此案,一定要还边关百姓们一个公道!
而后,刑部运作起来,派出了团队,专门对此事进行全方位的调查……
一来,要查明真相才能断案,不能光听信王大富一面之词。
二来,查清楚了后,才能让所有的恶人都受到处置,不至于出现漏网之鱼。
一个月后,刑部的调查结果出炉,确认王大富所述全部属实。
羊助在朝期间,确实压下了不少的‘坏消息’。
而王大富在告御状路途中,所遭遇的地方官府的迫害,也都是真的。
除了最初告知王大富消息的两个驿吏,以及中途多次出手相助的神秘人,无法查证外,其余都查清楚了。
驿吏和神秘人无关紧要,不影响案件的判定,于是,刑部将整理好的卷宗在早朝时呈递上来,由吴池来进行最终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