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再好也不是原来的那一间了,而且一旦住进去,就欠了整个丰庆村的人情,到时候他们挟恩图报找到福生头上,让他做些违法的事,会让福生为难。所以这边,以后她来都不回来了。姚墨娘回到秦记粮铺,刚一进铺子彭大哥就递给她一封信“墨娘,驿站那边送过来的,说是南宛来的你快看看。”
那些人走了已经几个月了,是该有消息过来了。姚墨娘接过信展开,越看越开心,嘴角都翘了起来。信是丁福娘写来的,看那龙飞凤舞的字体就看得出来。上面说常将军那一行人在漕帮已经站住了脚,丁帮主把漕帮交给了常将军经管,他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她们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成过亲,她现在已经有了常将军的骨肉……唯一遗憾的就是,将军这些人的照身贴办起来有些麻烦。人数太多又来源不明,要不是有漕帮罩着,早就露馅了。这些事现在说起来很轻松,但是姚默娘知道,这段经历绝对不寻常。她赶紧给福娘写了回信,告诉他们福生已经中举了,他打算直接参加接下来的贡试,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想着常将军等人的事。这时候信件走得慢,估计到南宛那边得年底,到那时候福生的贡试怕是也考完了。几天以后,秦朗带着福生回来了,当地的知县带着百姓迎接,和福生手拉着手进了县衙。还不到十岁的孩子就中了举人,知县已经确定了,他将来肯定要借这孩子的光。所以现在一定要搞好关系,酒宴摆了三天,无非是谢师宴,同窗宴,百花宴,都想和姚氏姐弟搞好关系的。丰庆村的人盼着福生回来给爹娘上坟,眼都盼蓝了也没见到人影儿。无奈里正亲自出头带人去找姚墨娘打听,得知福生马上要赶去京城,参加礼部明年春天的贡试。丰庆村的人听说这个消息都傻眼了,福生这小子出息的越发不可收拾,他们居然有点巴结不上了的感觉。族长看着那已经铺到房顶上的青瓦咬了咬牙“挑了,上琉璃的!”
若是福生能连中三元,就成了贡士,是要得到皇上亲自接见的,别说是琉璃瓦,就算铺上金瓦人家能来看上一眼,也是给了他们天大的面子。可惜金瓦他们铺不起,只能咬牙铺上琉璃。又是几个月过去,姚福生连中四元的消息又传了回来,他不但考中了贡试,在皇上亲自主持的殿试中,还考上了状元,甚至被皇上赐婚,待年纪再长些是要娶皇上最心爱的公主的。丰庆村这次没了动静,他们现在和福生简直是云泥之别,别说是巴结,就算人家从头顶飘过,他们借点荫凉都追不上。所有人肠子都悔青了,特别是族长和里正,把村里上好的肥田拨出五十亩,地契改成姚福生的名字,以弥补当初他们拿了那姐弟俩土地的错误。就这他们仍旧提心吊胆,生怕人家找后账。相比之下新丰知县这段时间兴奋的连觉都睡不着,亲自带队迎接福生的队伍已经开到新丰城外十里长亭。他还特地派了一只十人的马队,去接秦朗和福生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