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科学之事一窍不通?那全天下的科学家怕都是文盲了。 三人只当郑克均在鼓励他们的怀疑精神。 “所以明年早稻,臣等决定推行公子提供的化肥用量。预计粮食亩产会比今年更高。”
“不够。”
郑克均摇摇头。 “不止粮食作物,土豆,红薯,玉米等等杂粮,高粱、小麦等传统粮食,都是需要施肥的。 还有,现在湖北,河南,四川等省,因为战乱,农田大量荒芜。 开垦这些农田,更是需要化肥增加土壤肥力。 不同的农作物,不同土壤的荒田开垦,化肥用量都有不同。 具体如何控制用量,本督回头会给你们一张单子。 不过这张单子也只是提供给你们参考,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问题,可以改动。 如果事情紧急,就自行做出决断,不必请示。”
“是。”
沈括三人暗暗心惊,如果这些粮食作物,都和水稻一样,实现产量翻倍。 那大明明年的粮食收成,将达到何等的高度? “还有,我让你们培育的新型水稻,进展如何了?”
去年这个时候,郑克均就命沈括组织专业的农业学家,培育优质稻,转眼已经过去一年时间。 “禀报公子,去年依照公子吩咐,我们已经选取了优质稻株,在试验田种植。 今年早晚两季稻,我们又对其进行了选育改良。 目前得到了一批比较好的稻株。 比普通稻谷早熟两个月左右,而且稻谷米粒长,颜色微红,口感也比寻常大米要好。 经过皇家学会生物学家的显微测定,这批稻米中淀粉含量更高,既更有营养,更能充饥。 臣认为育种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功,但慎重起见,还是决定循序渐进。 我们准备在台湾、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以及四川,各选取几十亩试验田,进行早稻育种。 如果顺利,明年晚稻就可以推开。”
郑克均点点头。 这个时代水稻育种技术已经很成熟,郑克均给沈括指明了方向和必要的农业试验手段,对他们来说培育优质稻并不算太难的事。 不过这进度的确有点快。 “辛苦你们了。”
“公子为民操劳,亿万百姓生计系于农事,我等敢不用命。”
“好,如果育种全面铺开并获丰收,三位皆封侯。”
郑克均轻描淡写一句话,沈括和宋氏兄弟都震惊了。 封侯?没听错吧? 项羽、张辽、妇好等将领,屡立战功,此时也只是个伯爵。 全军上下,只有岳飞是侯爵。 陈梦纬忙上忙下,每天脚不沾地,才得一个子爵。 自己三人在试验田摆弄摆弄水稻,就侯爵了? “你们记住,工业强国,农业立国,农业是基,工业是梁,缺了此二者,其他什么军事、政治、谋略,不过空中楼阁,夸夸其谈而已。”
郑克均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三人凛然动容。 “臣向公子保证,明年此时,大明辖下土地,粮食产量必定翻倍。 否则,公子不用封赏沈括什么侯爵,沈括愿意辞去所有官职,只以白身继续为皇家学会效力。”
沈括,宋士慧,宋士意,都向郑克均拱手。 “少说大话空话,本督不喜欢这个,各自回岗。”
郑克均挥挥手,三人离去。 其实,沈括并不是一个会说大话的科学家,说粮食翻倍,是有理有据的。 首先到了明年,黄河以南各省,基本都安定下来,流民归家,没有战争袭扰,农民可以安心种田。 四川,河南,湖北,湖南这些产粮大省,粮食产量必然猛增。 单单是化肥,就足以让粮食产量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 最关键是,化肥还可以缩短水稻生长周期。 再配合优质稻生长周期更短的特点,水稻生长期被大大压缩,如此一来,就为双季稻甚至三季稻铺平了道路。 化肥,优质稻,双季稻,三季稻,多项加持,岂能不大丰收? 何况土豆,番薯,玉米这些新型杂粮,在这个时代并未完全推开。 这三者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只要等完全推开后,不但原有的耕地粮食产量大大增加。 还可以开垦出更多耕地荒田,增加粮食产出。 最后,郑克均还向德雷克等西方商人,购入了大量西方才有的蔬菜种子。 比如西葫芦,洋葱,花菜,包菜,番茄等等。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农作物不能作为主食,产量不高。 最多是丰富百姓餐桌,不能带来实质的粮食增产。 但这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农作物,很多都不与主粮种植冲突。 它们有的不挑土壤,有的不挑时间。 中国的农民是最勤劳的,只要有空闲,他们就愿意下种农作物。 这些蔬菜恰恰可以填补农时空闲期,还可以充分利用田埂、院墙、沟渠等主粮用不到的闲置土地。 郑克均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无异于一场农业革命,不带来粮食翻倍才不正常。 沈括说明年粮食产量翻倍,都是保守估计。 不过沈括是个务实的科学家,也不打算跟郑克均争辩,一切等做出成绩再说。 沈括三人离开后,郑克均又把陈梦纬叫了过来。 “你怎么一张苦瓜脸?谁欠你银子了吗?”
脚步声响起,郑克均抬头看向陈梦纬,只见陈梦纬满脸的不高兴,顿时好奇起来。 “禀报总督大人,没有谁欠臣银子,臣只是单纯不想见到公子而已。”
“放肆。”
郑克均气笑了。 “有你这么跟主公说话的?换成个暴主,你早死十次了。”
“我这不是知道公子不会杀我,才说的么?”
陈梦纬嘿嘿一笑,可是马上又恢复了苦瓜脸。 “公子,你直说吧,这次又有什么倒霉事轮到我?”
“瞧你说的?我什么时候给你派过倒霉事?”
“基隆一片空白时,你要我又造船又造炮。 上海一片空白时,你要我三个月内建几百座厂房,还要修路搭桥。 江苏大旱时,你要我一边安置上百万的工人,一边赈济上千万流民。 大军东征时,你让我……” “行了行了。”
郑克均脸色尴尬,赶紧阻止陈梦纬继续说下去。 “放心吧,这次叫你来是有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