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方公馆,是方升泰!”
老太太捞起一枚鸡蛋轻轻地揉捏,原本裂着的蛋壳如鱼鳞一般纷纷落下。“我老爷子在世的时候最喜欢读本市的市志。他的老同学就在市府里搞地方史研究的。那老头子人好,脾气也好,但好酒好下棋,常跟我老爷子斗酒斗棋——哦,那时他们都算小老头子,只是四十多岁吧!——那人常带那一类的书给我老爷子看。他也常给我老爷子讲有关那条路和那路上的方家的事。方家原来是这城市里的第一大家,祖上多少代在清朝做官。真的,就做的是电视里经常放的那些官,什么巡抚啦,道台啦,总督啦,大学士啦,至小也是市长一个级别的,厅级干部。这一大家子可炫耀着呢,人家就是到了民国那会也不见得败落,家里出了个资本家,大资本家,方升泰,做的是面粉生意,每天挣的大洋钱得用拖船装!放到现在就是个财大气粗的大老板、大企业家,但那时候就叫资本家。那个叫方升泰的大资本家苦心经营了十来年,最后一口气将整个升泰路和沿路的所有店面都买了下来,全算进了方家的地产之中。他说既然族谱上规定他叫升泰,他就该顺应祖命,让升泰路名符其实地归他方家。这大概只是个传说,但我老头子的同学却认定真有其事。买下整条升泰路该是方家最牛气的时候了,但不知出了什么事,方升泰一夜之间带了全家老小丢了地产、移居南洋。南洋,就是新加坡那一带。说是去经营橡胶了,又说是去经营烟草了,反正有本事人就是有本事人,到哪都能发财,不像我,卖两个茶叶蛋都不得安分。”
“说到哪了,哦,方家一夜之间人都走光了,只留了个哑巴管家守宅子。后来呢,军阀打打仗,小日本鬼子打打仗,共产党和国民党打打仗,那条路和那一片的方家房产差不多都给毁光了。方家搬走后,升泰路也不叫升泰路,一个督军改它叫洪宪路,老革命党人叫它共和路,日本人叫它共荣路,国民党接管日伪地产时改叫重光路,解放之后它又叫红旗大街。改革开放后全市全面拆建,它又改叫丽娃路了。这路哇,就跟人一样,呼来唤去全由不得自己!”
“丽娃路?”
阿莞大吃一惊,“你是叫城北的那条丽娃路?”
“不错啊,”老太太用衣袖拂了拂额头上的汗珠,说,“是那条路,它离咱这也不算远。就是这市里最热闹,又最不干净的一块地方!”
“不会吧,你真没记错?”
阿莞感到心里像坠了块铅,她想到了那条路和那家夜总会。“该不会有的错的!”
老太太说,“你就是现在拉个丽娃路上最老派的市民来问问,他也未必能把这路说出个头头是道来。他大概能含含糊糊地记得个红旗大街,顶多能记得个重光路。要不是踏踏实实地接触这方面的资料,哪能晓得这么仔细呢?我老头子是个肯读古的,他的同学是个钻古的,俩人喝酒下棋琢磨古事,弄来弄去我也跟着知道一些陈年旧事了吧!还有更可靠的一点,那个同学曾对我老头子说他就是方家的后代,至今还保存着方家的家谱。你们这一辈不会知道这层身份多骇人。但这人处事小心,改姓易名不说,还严把口风。一句话他老挂在嘴上:‘世事难料,世事难料。’这人既不肯娶老婆又不肯要后嗣,九零年那会得心脏病死了,没声没响的。想想他说的也有理,我老头子吧……”那老太太接下去说的话有的漫天的飞絮,阿莞一句没能听得进去。她的心乱成了一团麻,理也理不开。在今天傍晚到午夜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她一下子经历了这么多的怪事,先是偷听到了密室内一场肮脏的交谈,又是梦到了一个奇怪男子的拜访,现在又听到房东太太这稀奇古怪的讲述。让她的一切判断跌入了亦幻亦真似是而非之中。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阿莞觉得自己似乎已被冥冥中的谁编排入一个莫名其妙的戏文里了。她对一切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房东老太太手头的活都干完了,她的话也就说完了。她将碎蛋壳收拢在一起倒入簸箕,然后关照阿莞早点去休息,还说一个梦算不了什么的,好梦总是在恶梦后头。阿莞却被这后一句话说动了,鼻子一酸。她安慰自己,大概多少天的恶梦都积在这一天里了。想通了这一点,她便就着水龙头洗净了双手。这时月亮已全落下去了,院子里成了黑黝黝的一片,房东太太便打开外墙上的灯。灯一亮,先前进门的那只虎斑狸猫“喵唔”一声沿着楼梯窜到了墙头上。“这个丧门星,又跑到我家偷东西吃了!”
老太太瞅见了猫,抓起一把碎蛋壳就砸向它。那猫又“喵唔”一声叫,从墙头上跳了下去。碎蛋壳中有一两片砸着了阿莞,她陡然记起了刚才吃过老太太一个鸡蛋。阿莞偷偷地掏出一元的硬币放到老太太盛蛋的瓷碗里。“对了,姑娘,”老太太也记起了什么,“你说梦见一个老朋友来找你,是不是那个特别漂亮的小姑娘……叫什么来着的,就是那个特别漂亮的那个哩!她好像很多天没来了嘛!”
“您是说小彤?”
阿莞感到一阵阵头晕目眩,“她的确有好几天没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