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远处的炮声和各种声音更大了,长时间的响个不停,听的他头大。 来人是燕王新收亲兵纪纲。 朱高煦知道他是来传令的,以为又要开会。 “高阳王,大王有令,让高阳王挑选两千精锐做好准备,可能要用来攻城。”
“什么?特么的。”
朱高煦心里暗骂了一句,表面不动声色,立马道:“我知道了,多谢纪将军。”
“不敢不敢。”
纪纲原本传完命令就要走的,但朱高煦一口一个纪将军,把他叫的心花怒放。 他刚刚投靠燕王,军中很多大将对他不感冒,特别燕王原心腹谭渊等人,更觉的纪纲在临邑拦燕王战马自荐时,脸皮极厚,看不起他。 但高阳王与其他人不同,不但没有看不起他,还对他很客气。 纪纲左右看看无人,嗖,干净利索的跳下马来。 朱高煦知道他有话要说,也跳下马,然后往后一指:“走,后面去,这里声音太大。”
纪纲嘿嘿一笑,跟着他往后走了几十步,避开人群。 朱高煦身后诸将纷纷远离。 “是那谭渊,在大王面前说中军步营死伤惨重,要换波人攻城。”
“大王抽了几部马军,也不是光抽高阳王的。”
纪纲说了两个重要消息,一是谭渊提出来要轮换的,二是燕王还抽了好多马军,不是只抽朱高煦的。 朱高煦一本正经的道:“都是为了父王大业,最近攻城不利,我也睡不好觉,父王要是再不提,我都想去找父王,亲率兵马去攻城。”
“高阳王不可。”
纪纲急道:“高阳王虽然勇猛,但南军火器凶猛,那盛庸据说很是善用火器,咱们血肉之躯,不能冲动,只需驱部下拼命即可。”
这纪纲其实是个很残忍的人,说起驱动部下,眼皮也不眨,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生命。 “那倒也是。”
朱高煦当然不会傻到自己攻城。 这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吗。 他感激的看了眼纪纲:“多亏纪将军提醒,高煦差点冲动了。”
他在纪纲面前自称高煦,非常给纪纲面子。 这把纪纲给激动的。 他刚到燕军大营,就打听到一些消息。 比如世子虽然胖,但是敦厚仁善,高阳郡王虽然勇猛,但是---比较冲动(实际上就是有点蠢,大伙私下以为高阳郡王不够聪明。) 纪纲和朱高煦这么交流几次,觉的朱高煦似乎挺随和的,他挺喜欢朱高煦这种人的。 “高阳王,末将要回了,告辞。”
纪纲这时抱拳,上马,同时扔下一句客气话:“以后有啥消息,末将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朱高煦脸露狂喜之色,还紧紧拉着他的马绳:“纪将军慢走,以后有什么需要,可以来找高煦。”
“多谢高阳王。”
纪纲哈哈一笑,驾,驱马而去。 目送纪纲走后,朱高煦眉头紧锁,若可以选,他肯定不想自己的骑兵去攻城。 但燕军攻城攻了近一两个月,各部都有死伤,现在燕王要轮换,他们这些骑兵也得上。 就在朱高煦思考着派谁的兵马去攻城时,下午时分,纪纲又来传令,平安的骑兵出现在河间附近,燕王让朱高煦带领自己五千骑兵寻敌,阻拦。 朱高煦大喜,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立马点起兵马,带了点粮食就离开济南。 朱高煦前脚刚走,铁铉居然说愿降。 但他是诈降,铁铉先命人于瓮城内摆下陷坑,城上堆了大石,兵士伏于墙边,高悬闸板。只要朱棣进城,放下闸板,前有陷坑矢石,后又有闸板,不死也便将朱棣活捉了。 朱高煦来到这里后,时常觉的古代人脑子好像不太好,容易被忽悠,随便写封信都能离间。 这次轮到他便宜老爹了。 朱棣居然要亲自前往济南城受降。 这事要换成是他,肯定不会亲自进去的。 次日,朱棣亲自前往济南城受降,刚走到城门口,城门预设的闸板提前落下,但因为落得快了些,只打中了其所乘马的头。朱棣大惊,换马跑回。 要说这朱棣运气也是好到爆,白沟河之战,借助狂风,逆风翻盘,这会闸板提前落下,差了那么三十公分,就能弄死他。 这铁铉也是个狠人,不顾皇帝的话,连朱棣也敢弄死。 朱棣回来后大怒,再次下令强攻,还加大炮轰击力度,把炮轰废了都不管。 铁铉一看,又命人在一些木牌上写了“高皇帝神牌“几个字挂在城头,朱棣一看,得了,只能停止炮击。 事后被朱高煦知道,朱高煦又在想,这古代人就是讲究。 刘邦老爹被项羽抓了,那又如何?你要杀就分一块肉给我吃吃,想当皇帝,就得不要脸。 李世民杀哥哥全家,连带着几个大侄子时,可没眨一下眼。 这放后世,连小朋友都杀,还不被骂的狗血淋头,可影响到他成为千古明君吗? 但古人就吃这套。 没办法,朱棣的炮停下后,攻城就更难了,而且这时平安已经威胁到他们的粮道。 平安很会用骑兵,到处跑来跑去。 燕王朱棣派出朱高煦、谭渊、徐理等四部骑兵去寻找,都无法找到。 经过再三思索,燕王在八月准备撤兵。 盛庸在城头看到燕军突然攻势变弱,估计燕军要撤,并和铁铉组织追击。 果然大败燕军,燕军和之前南军溃败一样,一路逃到德州,又丢弃了德州,至此,济南战役结束,北军和南军各胜一场,但南军损失惨重,北军主力尚存。 其实李景隆这次开始打的不错,两败燕军,奈何最后还是败了,而且损失折将不计其数,建文帝好不容易东凑西凑给他弄来五十万大军,几乎丢的干干净净。 也就平安,盛庸等几员良将自己的兵马都完好的保存下来。 消息传回京城,整个大明朝廷都被震惊了。 之前铁心支持李景隆的黄子澄,第一时间感觉到大事不妙,他想都没想,立马决定撇清和他的关系。 黄子澄先向建文帝请罪,说自己误荐了李景隆,请求圣上责罚。 年轻的皇帝还是没有怪罪,只是下旨诏回李景隆,并采取黄子澄的新建议,遣使议和为朝廷争取时间。 齐泰赶紧抓住机会举荐盛庸为主帅,皇帝任命其为平燕将军,代李景隆统兵,以陈晖、平安为副将,马溥、徐真为左右参将。 在济南战役结束,朝廷收回德州后,建文帝在九月初十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参赞军务,不久后又升兵部尚书。 封盛庸为历城侯,全权处理前方军务。 盛庸带领南军重新进到德州,让吴杰、平安屯兵定州,让徐凯、陶铭屯兵沧州,相为犄角。 徐凯原本人马众多,刚开始驻守临清时,拥兵十万,后来跟着耿炳文打过真定之战,和李景隆又打过两次,连吃败仗,现在兵马已经不足五万。 到了沧州后,他发现沧州城原先只是一座土城,虽然他兵马数万,但很不利防守,于是赶紧让人加固修建沧州城。 ---- 八月下旬,朱高煦跟着燕军撤回北平。 燕王说是撤退,其实也逃回北平,因当时也是一路败退回来。 好在燕军骑兵多,跑的快,南军也不敢死追,所以损失不大。 这正如当初盛庸劝耿炳文的话那般,南军和燕军如若当初的宋和辽,可以赢十次,不能败一次。 因为南军追不上燕军,反而李景隆上次大败,燕军从白沟河一路追到德州,杀的南军伏尸百里。 朱高煦部下无论是不是骑兵,都是人人配马,所以他也是全身而退,带着五千部下回到北平。 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洗个澡,补补觉。 如今正是八月,天气剧热,朱高煦也不喜欢这么热的天在外面打仗。 因为在战场上为了活命,他要穿更多的甲,而这么热的天,实在不能穿太厚。 打济南时,南军和燕军中的将领级,好多人差点中暑,都是因为穿了太厚的甲的原因。 八月二十二日,朱高煦一大早来到广化寺。 昨天派去跟着井盛和毛雄的杨立山就传来消息,景姝想见他,说有重要的事情与他相商。 朱高煦估计是她和朱高燧成亲的事情。 燕王和燕王妃,原本打算是今年开春让朱高燧成亲开府,但后来因为打李景隆,一直拖到现在。 朱高煦见到景珠时也很头痛,因为他最近回家后也在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在外面打仗时,朱高煦没功夫也没心情想这事,现在一回来,他马上就在考虑这件事。 当时自己一时贪欢,但总要想办法解决,不然北平内部容易出问题。 不料看到景姝时,发现问题比他想象的还严重。 两人在广化寺中的老地方相见。 景姝刚进门,就见她满脸通红,似乎是被天气热的。 接着她直接解开衣服。 朱高煦顿时一愣,因为以前都是他主动,景姝是很害羞的,尽管两人已经很多次的偷偷私会,景姝还是无法放开。 “姝儿?”
朱高煦想说,会不会太急了点,虽然好久不见,但也不用这么急吧。 但下一刻,他直接目瞪口呆。 只见景姝飞快松开一条长长的布带,然后长长的松了口气,她的肚皮以肉眼可以看到的速度,缓缓变大了点。 “吧嗒”朱高煦刚端起来的凉茶掉到桌上。 景姝红着脸,慌乱的看了下朱高煦:“殿下,现在怎么办?”
房间里比较凉快,朱高煦也刚刚用冷水洗过脸,但现在满脑子的汗滴,往下掉落。 他万万没想到,景姝居然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