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117章 唯李景隆当世名将

第117章 唯李景隆当世名将(1 / 1)

朱允炆叹道:“朕叫诸爱卿前来,就是商量此事,依诸位爱卿所看,朝中还有谁能担当此重任?”

徐辉祖闻言脸色有点微红,表情也有点激动,脸上一副跃跃欲试的神色,就差大声叫下,俺可以。  好在他也有自知之明,皇帝大概是觉的之前朱高煦的事情,没尊重他的意见,所以这次把他叫过来。  如果皇帝真的想让他领兵,要么不会叫这么多人前来,只会单独见他;要么不会叫他过来,然后去征求别人意见。  果然,皇帝说完这句话都没有看向他,而是条件反射的先看黄子澄和齐泰。  黄子澄刚想开口,齐泰大声道:“臣举荐盛庸。”

徐辉祖一听,默默点头,盛庸可以,打仗又细心又奸诈,可以让朱高煦吃点苦头。  “盛庸?”

边上黄子澄还没开口,王宁就叫了起来。  “盛庸区区都指挥使,要指挥一大堆都督和勋贵之后,谁会服他?”

盛庸这会官是小了点,只署个都督佥事,是都督府里最小的一个,而在北方的南军,都督好几个,更别说安陆侯,江阴侯等勋贵们。  皇帝的表情不变,微微点了点头,大概也觉的盛庸官小了点。  因为这次朝廷要再次征派大军,兵马比之前三十万还多,怎么可能让一个都指挥来指挥?  徐辉祖心中一动,左右看看后,突然猜到可能是谁了。  正如他所想的那样,皇帝如果要重用徐辉祖,要么单独召见,要么不召见。  现场有谁没来啊?  “臣举荐左军府都督、曹国公李景隆,李景隆系将门之后,从小熟读兵书,文武双全,又在左军都督府掌印多年,各地大将都与其相熟。”

“无论能力和资历,都是当仁不让,要是前次就是李景隆掌兵,燕逆也不可能胜的如此容易。”

众人不用扭头,就知道这说话阴阳怪气,举荐人还顺带提醒皇帝,上次齐泰点名耿炳文便是大错,就是黄子澄。  黄子澄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合格的政自家,很会抓住机会,举荐人的同时,还恶心下齐泰。  齐泰这下不干了,你举荐谁都可以,就是李景隆不行,李景隆什么德性,齐泰会不知道,他可是兵部尚书,多少对大明诸将有点了解。  “皇上不可。”

却听边上有人抢先大叫。  众人寻声看去,却是驸马梅殷。  梅殷大声道:“臣举荐魏国公徐辉祖,魏国公忠义性直,智勇绝人,当可一举平燕。”

徐辉祖听的满脸通红,他扭头看了眼梅殷,没想到同样是驸马,王宁就和他差远了。  朱允炆这时看看方孝孺,方孝孺一脸蒙,显然也不知道举荐谁。  你让他写个文章,他二话不说信手就来。  让他参与这种事,方孝孺也不知说什么。  但他和黄子澄的关系比较好,想了想后,方孝孺硬着头皮道:“臣赞同黄大人。”

齐泰一看不好,对面两票,赶紧道:“臣也赞同梅驸马,魏国公和资历声望,比曹国公更甚--”  皇帝再次看向王宁。  王宁就是个搅屎棍,想也没想,大声道:“臣举荐武定侯郭英。”

朱允炆顿时听的一个头几个大。  他心想还好没在早朝时说这事,不然满朝文武能举荐几十不同的人出来。  他皱下眉,挥挥手道:“此事容后再议,兵部先调动兵马,准备粮草辎重?”

说罢也不等众人回应,起身就走。  徐辉祖看到皇帝这态度,就知道皇帝对自己不放心,明显还是不信任。  “臣等,恭送陛下---”此时黄子澄带头,众人纷纷下跪,目送皇帝离去。  皇帝前脚刚走,众人赶紧纷纷起身。  黄子澄第一时间就看向齐泰,两人都明白皇帝的意思。  朱允炆做事有个缺点,当他遇到搞不定或无法下决定的事情,就会往后拖延,然后等下面人自己搞定,因为他知道,黄子澄和齐泰,肯定会有一方说服另一方。  齐泰想到黄子澄一定要用李景隆,心里非常慌,因为他想到了历史上的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  “出去说。”

黄子澄也想说服他,而且众人不适合呆在武英殿。  他两人不出去,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出去。  于是两人带头,众人跟着他们往外走。  此时往外走的人自然的分成两边,黄子澄、方孝儒、王宁三人在左,齐泰、徐辉祖,梅殷三人在右,泾渭分明。  到了武英殿外,其余几人有意放慢,落在两人身后。  两人缓缓往南走,武英殿南面是六科廊,站他们这位置,隐约还能看到一些六科给事们的身影,来来往往,忙碌不停。  六科廊西侧是南熏殿,院外种有桂花,随着一波轻风,阵阵花香扑鼻而来。  齐泰和黄子澄不由同时吸了下鼻子,表情稍微放松了不少。  “大明江山如此美好,黄寺卿岂能看着燕逆坐大?”

齐泰率先开口。  “齐部堂,你这话怎讲?”

黄子澄瞪圆了眼珠,一脸不解。  “我身为兵部尚书,虽然不擅长领兵打仗,但也是知晓大部分朝中诸将的底细,曹国公李景隆此人,优于文学,而不知兵事,看起来顾盼伟岸,实则胆小寡断,惟自尊大,他以为自己什么懂,其实都是纸上谈兵,毫无经验,也从不听取别人意见,这种人你让他领兵?到时再败,可不是丧师十万的事了---”  黄子澄没等他说完直接打断他:“齐部堂和曹国公共过事?”

齐泰愣了下,茫然摇头:“当然没有。”

“那就是道听途说?”  “。。”

齐泰。  “我记得齐部堂一年前曾和我说过一句话,‘千万不要从其他人嘴里了解一个人’因为这样,有失公允。”

刷,齐泰顿时满脸通红。  一年前建文帝刚刚登基,齐泰曾准备朱允炆推荐徐辉祖,当时黄子澄极为反对,说徐辉祖和燕王是亲戚,而且听说能力也是一般。  当时齐泰反驳,你和徐辉祖共过事?用的正是现在黄子澄所说一模一样的话。  “我是和曹国公交往过,曹国公不但是名将之后,早年以知兵著称,多次赴湖广、陕西等地训练军队,并负责与西番的茶马贸易,还曾参与朝廷大兵的北伐。”

“这在齐部堂眼里叫不知兵事?齐部堂身为兵部尚书,到底有没有细看过曹国公的经历?”

齐泰顿时语塞。  但他马上反应过来,李景隆参与北伐就是去渡金混功劳的,有捞么子作用。  “去年八月,曹国公以练兵的名义带兵经过开封,再突袭周王府,为朝廷顺利削掉周藩,这事办的妥妥当当,这叫胆小寡断,妄自尊大?”

齐泰才能是远超黄子澄,但论口舌之利却是截然相反,黄子澄几句话就把齐泰说的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反驳。  黄子澄一看齐泰有点懵,马上一个瞬移:“依齐部堂看,此次再动兵,可征调多少兵马?”

齐泰这种做实事的人,论政自斗争那比的上黄子澄,马上被其带偏,下意识道:“近日和陈侍郎(兵部右侍郎陈植)商讨,集各路大军,加上之前的兵马,约有五十万。”

“需多少时日?”

黄子澄再问。  “半月即可。”

齐泰傲然道,他的兵部自从燕逆起兵后,运转不停,到处征调兵马和粮粖,后勤战备功夫做的非常好,大明朝源源不断的兵马,正从四面八方往山东去,因为朝廷两个重要的集合兵马地方,一个是山东德州,一个是临清,都是水路可以直达的战略要地。  齐泰自认为自己这兵部尚书是百分之百合格。  “依齐部堂之言,兵部做的甚好,准备充分,兵多将广,实力是碾压燕逆的。”

黄子澄故意先夸夸齐泰,然后又道:“五十万朝廷正义的大军以雷霆之势压过去,齐部堂,我实在想不出朝廷还会再败的理由?”

“就算齐尚书亲自领兵,我感觉也能大胜燕逆,需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诡计都毫无作用。”

“还记得魏国公上次所说的事吗,朝廷大军的主帅,最重要的是忠心,不犯错。”

“五十万大军能给魏国公吗?”

黄子澄沉着脸反问:“你就是拿性命保证,又有何用?”

齐泰沉思了片刻,徐辉祖和他关系不错,也表现的很忠心皇帝,但是五十万大军交给徐辉祖?之前他还力挺徐辉祖,眼下突然被黄子澄说的有点犹豫。  “不用徐辉祖也行,可用郭英。”

齐泰咬牙道。  王宁那个搅屎棍说个郭英,实在是出来恶心人的,但齐泰想想,满朝大将,还真没几个有资格带着五十万大军的。  黄子澄白了他一眼,低声道:“那郭英就一辈子没怎么当过主将,他能带兵?”

你这兵部尚书怎么当的?还不如我?  齐泰目瞪口呆,仔细想想,好像真是,郭英一辈子就在当副职和去当副职的路上,他搭档过徐达、常遇春、傅友德,冯胜、耿炳文。  中间有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任命为靖海将军,镇守辽东,但顶头上司还是冯胜。  另有洪武三十年(1397年),郭英被任命为征西将军耿炳文的副将守备陕西,平定沔县贼寇高福兴,这次是他唯一一次单独领兵,但只是平了一个县的造反百姓。  郭英一生经历大小数百战,也算真正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但在黄子澄嘴里,居然变成一个还不如李景隆的人。  齐泰顿时又不知如何反驳。  “还有,郭英当初可是反对削藩的?齐尚书你忘了?”

黄子澄一顿忽悠,齐泰表情茫然,猛然间好像整个大明,除了李景隆都找不出一个名将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穿越荒年:手握空间宝物创世界 西游九九八十四 回到古代当奶爸 唐 这不是我 所想的世界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北鱼 西蜀霸王 大唐:我富商的身份快曝光了? 王朝科技 三国:我!曹家儒圣,不服就干 崛起在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