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考核再看看他们的训练。 明初除了京营,皆是卫所兵。 到明中期之后开始有团营,团营有固定的操练时间,每年二月到五月,八月到十一月是集合操练时段,其余的时间,每十天只要报到一会。 看这十抽一的考核和十天报到一会的训练,大伙就不难理解,为何到了明末后,明军会像烂泥一样扶起墙。 现在还正是明初,卫所兵还要囤田,所以基本训练也是看各地长官。 练兵好的,着重练兵的,不忙的时候,可能五天一大练,三天一小练,小练基本就属于集合报道一下,大练就是一营一营聚集在操作,如电视里所拍。 哈,哈,哈,大伙叫几声,捅几枪,然后就完了,愿意自己加练的,可以留下加练。 所以明军的训练很不靠谱,好在他们现在还算明初,一直在打仗中。 别以为现在建文朝期,大明建国己经三十多年,可全国没消停过,到处都在打仗,国内还有平乱,所以虽然训练不多,战斗力还是有的。 当然了,综合比较起来,大明朝开国的军队估计是历朝历代最差的了。只是老朱运气好,遇到了更烂的元未和其他义军。 综合这些因素,朱高煦决定,从现在开始,按战时标准,所有人住在营里,每天训练,原佃户家里的田,由各村统一派人帮忙,各村出的人头,由朱高煦出工钱,按每人每天二十文计。 这个工钱在现在可不低,毕竟他们都是朱高煦的佃户,往大了说,朱高煦一文不给,也可以随意调动他们。 但为了稳住新入伍佃户兵的心态,同时让各村尽力帮忙,朱高煦还是打算用钱解决。 没多久陈文就发现,朱高煦很喜欢用钱解决问题,只要能用钱解决的,绝不会用强权。 五月二十二日一大早,天刚刚有点亮。 随着一声沉闷的号角声,徐家村军营里的人纷纷出营。 朱高煦光着臂子站在营外,这几天他都吃住在军营,经常到处转,尽力与中下层军官打成一片。 看到朱高煦出营,几个百户,还有些总旗,纷纷来到他身边。 “殿下。”
“殿下早。”
大伙纷纷打招呼。 不远处的小旗和部分总旗正在整队,场面看起来有点乱哄哄的。 朱高煦皱着眉,这种集合速度,连他前世的中小学生都不如。 但他现在没时间搞队列训练,而且也不适合这个时段搞。 “不管他们,咱们先跑。”
朱高煦说完,率先跑了起来。 王斌,韦达,盛坚,陈文,周虎,宋猛等赶紧跟上,接着一批总旗也跟上。 兵士们都在看过来。 看到高阳郡王带头跑步,大伙表情都很丰富。 “特娘的,你们快点,殿下都跑起来了。”
有个总旗怒骂。 “快,快,快。”
更多的人在催。 很快,五百兵马慢慢的形成队伍,跟在朱高煦他们身后,也跑了起来。 大概围着军营跑了有一圈,朱高煦估计有一千米左右,就跑到操场正中。 然后所有人开始跟着他做俯卧撑。 这时场面就有点难看了,因为太多人做的不标准。 朱高煦没办法,指着陈文,王斌等百户:“你们到本王对面去。”
让他们看着自己做,然后示意他们,去看总旗,小旗,最后让总旗小旗们看着兵士,一定要做合格。 当天就是示范,大概的流程。 按朱高煦的训练计划,每天上午跑一千米,晚上也要跑一千米,因为听说古代都有夜盲症,好像要多吃鱼和动物内脏,他又下令尽量在伙食上面添加这些。 跑完步都是做俯卧撑,蹲下起立,提升耐力和力量。 要不是大战就要来临,他会把一千米提升到三千米,但现在肯定不能这么搞,只能小练练,让大伙热热身。 每天大概会有上午和晚上各半个时辰的时间是体能训练,然后就是正常的训练。 骑马,射箭,捅枪。 朱高煦要求,所有人都要练到上马能骑射。 即所有人都会骑马和射箭。 他有三百老兵,加上寨子里几十人,这三百多人没啥问题,原本都会骑射,就是新征的兵丁,需要多练。 朱高煦训练时间排的极满,上午卯时初出营,跑步加体能训练半个时辰。 然后是由当地佃户做的早饭,大白馒头和米粥、咸菜,三天吃一顿大肉馒头。 上午有马的就练骑马射箭,骑射五十步内十中五,月底有赏。 考核十中八以上,五次有三次达标,即能主动申请升官考核。 上午无马的练长枪,列队齐捅的战术,对抗骑兵很好。 下午所有人一起练射箭,五十步内十中六,月底有赏,十中十,考核五次有三次达标,可主动申请升官考核。 晚上体能训练后,在营边活动半个时辰,适合夜间。 中午的菜必然要有内脏,三天吃一次鱼。 但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的,朱高煦觉的强度不高,但对比现在的大明算是比较高,有人觉的这简直就是往死里练。 所以没一两天陈文他们就提意见,朱高煦也乐意接受意见,改为练三天,休息一天。 其次朱高煦很注意骑射和步射,但每天都射箭是很伤弓和箭,且他的营中没有这么多弓。 最后要说的是,这样练兵,很耗钱粮。 才练了几天,侯海,钱巽一起找上朱高煦。 钱巽递了一堆帐薄给朱高煦,这是他最近统计,朱高煦郡王府所有的资产。 侯海则给了朱高煦最近的消耗。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煦被封为郡王,可以开府,有了自己的固定收入。 他这个册封时间其实挺赶巧的,因为老朱在洪武初给郡王的待遇是年六千石,而在洪武二十八年,可能考虑到将来子孙郡王太多了,又降到三千石。 而朱高煦被封时,没用新规,享受了原来的六千石俸。 另有钞二千八百贯,锦十匹,舒丝五十匹,纱、罗减综丝之半,绢、冬夏布各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匹料草月支十匹。 最后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每月提供十匹马用的草料。 朱高煦的所有田也是从封郡王开始获得的。 也就是说,在洪武二十八年前,他基本没啥收入,都是靠燕王给的。 到现在建文元年(1399)年,才有了四年收入,之后靖难打了三年,也没啥收入,在没被封为亲王前,他还是得靠老子朱棣赏赐才能有收入。 但不看不知道,一看也是吓了一跳,朱高煦没想到自己还挺有钱的。 侯海作为他的财政总管,过去几年的收入和支出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只是以前的朱高煦勤于练兵,又常年出征,从不过问这种事。 而且正因为朱高煦常年在外,没什么挥霍,府中消耗也挺少。 “王爷三百六十顷田,每年收租为两万四千石左右,加上朝廷六千石,王府仓库现在共余十万八千石。”
“另有钞五万四千贯,白银二十六万七千两,茶五百二十斤,锦六十二匹---” 朱高煦的银子和钞,基本都是靠卖盐引得到的。 他自己没经商,也没有商铺,不像有的宗室,自己还经商。 但他当郡王四年,仅靠盐引和朝廷俸禄,存下二十多万两银,可见盐利的丰厚。 初看起来他很有钱,但最近支出突然增大。 毛雄那边,就拿去五万贯钞加二十万银,用来囤积盐和粮、糖。 所以他现在仅余下四千贯钞,和六万七千多两银。 而最近他征兵,练兵,还要养马,他在佃户中请了几个妇人烧饭,加上每天伙食消耗就达一百四十贯宝钞(大概40两不到)。 原本一贯宝钞等于一两,但百姓还是更认同白银和铜钱,真正去购物,购买力大概只相当于四分之一左右,贬值的非常厉害。 这样一个月就要三千多贯,支出很大。 这才五百兵马就这么费钱,还得拼命赚钱啊,朱高煦若有所思的时候,王斌等将领向他提议,会不会吃的太好,以前大伙可没吃的这么好。 朱高煦则道,本王每天在营里训练,陪军士们一起吃饭,还经常到处窜营,为的什么? 如果把伙食降了,训练又这么苦,本王岂不是走到哪,被大伙骂到哪? 众人纷纷点头,当然知道王爷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