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不但要打赢湖广之战,还想进逼北平? “关中一定要守住。”
滕聚脸色激动道。 关中守不住,他们和宋晟都要完蛋。 藤聚此时又问:“城中有多少粮?”
“六百多石。”
杨雄苦笑。 藤聚脸色微变,这六百多石,给他们两千多人,加上藤聚又带来两百多人,也就够吃一个多月。 杨雄这时道:“你们刚才从北边过来,也看到北边的路不好走,粮食很难运上来。”
而且北部距离武关最近的商州,足足一百多里,靠北边补给是不现实的。 所以以前都是靠东南面的商阳县。 现在商阳县被叛军攻占,他们彻底没了粮食来源。 杨雄也想过去商州要粮,但北部的路实在不好走,刚刚藤聚他们上来时已经领教过。 藤聚两百骑上山,掉下去三匹马,一个人。 如果再想带粮上来,只会更危险。 “派人下山背粮,每人背负在身上,不要背太多,蚂蚁搬家式,可以从北部运粮进来。”
宋璟这时道。 他的意思,先把粮从商州用马车运到山下,然后派人下去背粮,只要不是背太多,可以慢慢往山上运,也比较安全。 “末将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还够用。”
杨武这边还能吃一个多月,所以暂时可以先不管。 此时城关东面的龙昆岭上,讨逆军刚刚占据,官军已经退回武关城内。 盛庸和平安、王斌、孙霖四位大将,气喘吁吁爬到岭上。 “特娘的,比打仗还累啊。”
平安双手叉着腰,站在岭顶,观看四周。 盛庸也哈哈大笑:“还好有土司兵,不然打下这里,可不容易。”
土司兵们在山间动作比明军利落多了,刚刚正面进攻受挫,思氏族人思沧木要求带兵从后山爬上去。 盛庸去看了眼,山壁非常陡,几乎不敢相信。 但思沧木说有信心,盛庸便让他试试,果然被他们爬上山,从后面偷袭,一举击溃了这股官军。 当年朱高煦拉拢云南土司,盛庸以为是汉王兵力不足,想凑人数,平安可是瞧不起这些土司。 但这土司兵经过他们的训练,再配以优良的装备,居然比明军还强。 王斌这时道:“土司们内部也常年打仗,又常在山间行动,体力充沛,还有各种各样的暗器,如论单打独斗,咱们明军,皆不如土司。”
众人纷纷点头,连平安也认可了土司兵。 但大明朝之前和土司兵打,都占着优势,就是因为兵甲之利,还训练有素。 土司兵在思伦法时,训练比较多,三五天一练。 思伦法死后,训练强度就不如明军了,而且甲具欠缺,火器远远不如,所以单打独斗,明军或许不如土司,打起仗来,土司们就差点意思。 现在朱高煦不停装备土司兵,又让盛庸平安训练,土司兵是越来越强。 凡打恶战,盛庸必遣土兵为前锋,效果甚佳。 但武关可不好打,下面关城虽然有几百步宽,能走的路(没有护城河)却只有一百步不到,也就是说,能攻城的地方,只有一百步宽左右,其他地方有水,而且远远超过一般的护城河宽度,无法填埋。 就城门口这一百步,那怕一步放一个人,也只能同时一百人并排攻城。 因为是重要关口,官军在城头装有洪武大炮四门,加二十几门碗口铳,城中兵马过千,防守很轻松。 主要是需要防守的地方比较小,这让他们的大炮和碗口铳,甚至弓箭都完全可以利用。 盛庸的弓箭手再多也没啥用了,这一百步宽的地方,你弓箭站满了也就一排一百人,你要弄个几排,对方一炮打下来,就是死伤惨重,白白牺牲。 “让兄弟们先退下,休整。”
盛庸一看强攻不行,只会死伤惨重。 随着他的命令,讨逆军有序撤退,很快回到自己营地。 盛庸一面安排防守,以防襄阳方向有官军过来打他们后背,同时与诸将商议如何攻城。 此时武关外围基本被肃清,下面就是如何攻打武关的事。 思氏的几个头领也被叫过来,思任法看过地形后,提议从吊桥岭攻过去。 平安惊道:“那条路号称‘不容并骑’,秦兵以二抵百,不好打啊。”
吊桥岭宽窄有限,大部份地方只能步营一个个走,有些更窄的地方如果走战马,都可能直接掉下去。 思任法道:“让我们的族人试试,我族人英猛,当以一抵二。”
神态还是比较自信。 他跟着盛庸东征四伐,先取得贵州大胜,又参与四川中江之战,现在也膨涨了啊。 盛庸看着思任法求战的表情,想了想后:“好好休息,明天上午攻吊桥岭。”
“多谢盛将军。”
思任法大喜。 当晚他们好好休息,并挑选了精锐。 按盛庸说法,攻打吊桥岭兵马不要多,关键是快,要一鼓作气打上去。 对面可以站两个人,你这边只能一个个上,如果前十个人还打不过去,那后面再多的兵马也没有意义。 有人觉的可以用车轮战,但对面两人累了也可以换的,所以车轮战消耗是没有意义的。 对面是每排两人,你这边是每排一人,所以靠消耗想攻过去,也几乎不可能。 第二天一大早,盛庸带着人带来到思任法营地。 思任法看到盛庸带过来一堆百户级军将,不由觉的奇怪。 “我给你带来五十副扎甲,来人,脱甲。”
军中扎甲不是什么人都能穿,因为朱高煦兵马太多,根本造不来。 现在这边只有百户以上才有扎甲。 接着盛庸又一挥手,大量的兵马抱着一堆锁甲过来。 思任法脸露感动之色。 他昨晚挑选了五十名精锐,上次立下大功的思沧木亲自带队参加。 思沧木参与贵州之战时,才是百户,现在已经是千户。 但他还是喜欢亲自上阵,昨天爬山,他也是身先士卒,非常勇猛。 大部土司兵只有皮甲,现在他们先穿扎甲,再套锁甲。 没办法,扎甲比较小,只能穿里面。 加上皮甲后,每人三层甲,防护力比较强,但行动有点不便。 但好在他们走的路难走,必须要慢慢走,也正适合。 盛庸突然想到什么:“山壁是靠北(右),你们上去后,身体尽量往北(右)靠,所有的力量往右腿上用。”
众土兵纷纷点头,盛庸怕他们不以为然,又重申了好几遍。 很快众人来到吊桥岭东,此时对面官军距离他们大概两百步,这两百步也是最难走,最危险的路段。 官军们也知道他们要攻,纷纷起身准备。 盛庸远远看过去,官军的路比他们宽点,可以并排站两人,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站三人。 官军第一排两人,靠墙的双手拿着长枪,另一个人一手拿着盾,一手拿着长刀。 第一排两人半蹲着,身后两人全拿着弩。 这样虽然第一排官军只有两人,但他们半蹲着后,身后两个拿弩的可以往前面射,等于有四个对手,而且这两人射完后,就会把弩递给后面的人装箭,他们又拿起长枪还能支援前面。 难怪万夫莫开了,攻方这这一个个上,真是找死。 盛庸想,要是我守的话,直接用泥石封堵起来,岂不更省事? 但现在没有秦国和楚国之分,都是大明,且这边的路到山下更近,所以官军一般不会轻易堵起来。 “咱们的枪比对面的长吧?”
盛庸回头问王斌。 王斌道:“有部份是的,汉王在云南打造的,比他们的长。”
但讨逆军中有很多降兵,也有很多朝廷打造的长枪。 “换枪,换云南打造的枪。”
思沧木他们又换长枪,比官军的要长二十公分。 一切准备妥当,土兵们缓缓走上窄道。 他们负重比较沉,走起来比较慢,但非常稳。 思沧木排第十二个,他要看看前面官军怎么打的,然后再考虑自己怎么干。 他左手是个盾牌,右手空着,腰间插着短刀,短斧,标枪,好几样。 干过去,干过去,干过去,思沧木心里不停的叫着。 因为他知道,今天要是干过去了,只要能活下来,肯定可以升指挥佥事。 他就想升个指挥级。 他心里告诉自己,升到指挥级后,就不用这么拼命了。 汉王给指挥佥事分田一千亩,这就是思沧木最大的目标。 想想加入讨逆军前,他只是思氏家族的一个奴隶仆人。 现在一跃成为千户。 可明军的千户基本只会在本省。 也就是说,如果他只是千户,一辈子会在云南。 但是,如果升到指挥级,可以调离外省。 他不想呆在云南。 他想去外面更广阔的天地。 所以,他想立更大的功劳。 拼了,思沧木对自己很有信心。 就在他的胡思乱想下,前面已经开始叫起来:“准备,小心。”
最前排的已经开始蹲下,因为他距离对方只有十步不到。 对面后排两个弩手正对着他。 他半蹲身后,尽量把自己整个身体置于盾牌的保护下。 朱高煦的盾牌是长方形的,在这个地方占了优势,可以保护的部份更多。 此时双方都睁着眼睛看着对方,有些人大气都不敢喘。 第一个土兵小心翼翼往前移。 “射”官军突然大叫。 土兵赶紧举盾。 扑,扑,两声,对方两弩全打在他盾牌上。 他长舒口气,放低盾抬头看了眼。 双方已经接近五步。 对方的长枪远远的顶在前面。 “射”不料对方又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