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他拿出手机左看右看不知道该如何配合保安进行操作,支吾了好久,不好意思地说:“要不,我回家让我儿子儿媳妇教下我怎么用再来?”
不承想,小谢却态度谦和地对老人说道:“大叔,你平时会用微信吗?如果你不会,让我教你弄一下吧。这样你下次出门就学会了。”
“好好好,谢谢你,小伙子!”
对他来说,自己的志愿岗就是在小区大门口,任务就是为进入小区的居民量体温和查验出入证。 毕竟防“小区的出入门”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基础。 起初,江琦有些担心他的安全健康和人言舆论,毕竟他们曾经从H省回来,会不会受到邻居们的歧视,但他安慰江琦,别想太多了,邻居们都很好,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不同,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同样可以。 在志愿工作期间,小谢还结识了很多志愿者邻居。 他们平日里的身份是医生、律师、教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学生,家庭主妇…… 这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家的生活节奏。工作生活被按下暂停键的他们也“变身”志愿者。 “我通过实际行动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他们都为我能够在这个时候主动帮助他人而感到骄傲!最令我感动的是,人们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冷落了彼此,反而更加热心地相互帮助。”
小谢还激动地在业主微信群里,说道:“谢谢大家,在这里的志愿工作让我交了很多朋友,我真的觉得自己就是小区的一部分,小区就是我的家。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向他人伸出援手,共同抗击疫情。”
当晚,志愿者还作了交流发言,林语馨听后也是深有感触:“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更多人的付出,也更加激励我继续做力所能及的事,发光发热。”
她坦言,自己过去虽然也参加过不少公益活动,但是在这张特殊时期,用这样的特殊方式发挥自身优势,体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强化社会担当意识,也为全民抗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很开心、很值得!”
用专业知识向公众传递可靠信息,“既有参与感,又有荣誉感。”
她也忍不住动情地说。 是的,他们用志愿微光照亮人心,用专业科学的知识帮助居民群众消除恐慌,解决困惑和难题,用爱传递温暖。 社交群上双方针锋相对,口诛笔伐,刀光剑影。谁也说服不了谁,又都拿不出确凿证据。 林语馨觉得实在没必要参与人争吵是非问题了,在这次热火朝天的关于瘟疫问题的争论上,她始终保持克制和低调。 也不会再像从前那样,遇到与她不同观点的人,血脉喷张,怒不可遏,甚至把别人怼到心口疼了。 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这是成熟的表现,还是社会把她的棱角磨平了,还是这场疫情让她重新规划起了新的人生。 只是通过做志愿者,能让自己有点事情做,那种熟悉的忙碌感又会回来。 旅游行业遭遇至暗时刻。有的导游开始在朋友圈卖起了土特产,有的签证业务从业者卖起了保险…… 这也让热衷跨省跨境游的S人,对假期的期待值下降了不少。 第一天到花园春天物业管理处志愿者办公室报到的她一下子成了“骨干”。 因为会点韩语的她一上岗,就开始服务韩国人员。小区刚回来一对从韩国首尔飞来的母子俩。虽然母子俩有点慌,但是林语馨凭借流利熟练的韩语、耐心妥帖的关照,她很快让母子俩定了心。 张妍更是热心,经常在群里转发物业通知。 她刚转发了一则通知“关于消防系统测试的温馨提示” 尊敬的住户: 为保证楼宇消防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物业服务中心将于下周三8:30至17:30对小区一,二,三期消防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测试,届时将启动消防警铃以及消防风机。请各位业户不必惊慌,不便之处,请谅解! 发完通知后,张妍也是感慨万分: “这段时间作为普通人,我们许多人都在家休假,许多企业都停工停业延期复工,许多人都在家里趴在被窝睡懒觉,趴在沙发上看电视躲疫情,而物业人和医生,警察一道逆向而行,严守在疫情第一线。我们普通人在家闲得慌,手持着手机,在业主群里扮演着高高在上的监督者,理论家, 他们巡查没有隔离衣,没有救援服,沒有“N95”,有的只是普通口罩和一颗服务居民热忱的心,每天接电话接到人软,解释到嗓子疼,填不完各式表格,学不完的文件,发不完的通知,看不完群内消息,回不完的信息,看居民脸色,看检查组脸色,他们无怨无悔,认准他所选择的,每天忙到早中歺一桶方便面解决,吃得要吐,自己不能像别人一样“窝着”。”
张妍这个春节都是一个人在家,平时除了到门口拿快递和买点菜,几乎不越雷池一步。 做志愿者期间,她都会戴上口罩、手套和帽子,再穿上平时放在阳台的一套专门为出门而准备的衣服。 虽然疫情防控仍处在关键时期,但小区人们心中的阴霾已逐渐散去,更加坚定从容地应对各项挑战。 在小区的抗疫一线,她不仅参与了卡口值守、发放临时通行证、走栋串楼宣传防疫知识等,还对接联系居家隔离人员,帮忙采购物资,并协同物业人员上门排查的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