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更觉得尴尬了!“母亲,儿子去过慈航庵。”
他旁敲侧击道。“皇后在慈航庵里静修,皇帝去看看皇后也是正常的。”
太后点了点头,儿子是她生的,什么脾气秉性她能不知道吗?“慈航庵里不光有皇后,还有周美娟。”
皇帝说完更是觉得有点没脸皮了。皇帝的尴尬之色,太后怎么会看不出来。她逼迫皇帝前来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他这件事情本就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丑事,免得让他以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言官即便以后要弹劾周家那也是顺应礼法人伦的!太后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若是在旁的事情上,他是拎的清的,唯独在女人的事情上面,他是很容易上头。以前为了皇后不惜与天下作对,如今为了周美娟,怕是又要上演一出虐恋情深的戏码了。太后才不给皇帝演戏的机会。她与皇帝的关系很长时间因为皇后而变得僵硬,现在她不会重蹈覆辙。若是她不允许周美娟的存在,皇帝必定会为了周美娟又明里暗里的与她闹别扭,到时候皇帝脑子一热,又去抬举周家,反而让太子陷入被动的局面。不是说太后非不喜欢宸王,都是她的亲孙子,没有喜欢和不喜欢一说,只是太后觉得未来的大燮并不能交到宸王的手里。或许太子庸碌,但是守城之皇只要稳,善,明,便可将大燮的江山守住,顶多就是一个无功无过。而宸王性子太过阴沉,表面上和谁都亲和,实际上十分的记仇,而他的背后又是野心勃勃的周家,这大燮的江山若是到了宸王的手里,没准不出十五年就要改姓周了……太后默默的在心底叹息了一声,其实这些又与她有什么相干的?大燮横竖不会姓傅!若不是她当年答应了先帝,她才不想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但求心底无愧吧,只要是她有生之年能护住大燮便是了!至于她百年之后的事情,她又有什么本事能管的了?见太后迟迟不开口,皇帝更觉得心虚,“母亲也觉得不妥吗?”
他小心地试探道。“妥或者不妥现在都不重要了。”
太后这才长叹了一声,“事情怕是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现在的问题是陛下您怎么想?真的要留下周美娟那姑娘吗?陛下,不是哀家记仇,而是哀家不得不提醒一下,这姑娘是因为心术不正而被送去慈航庵的。”
皇帝的老脸顿时就是一红,若是太后不提,他还真的忘记了周美娟是怎么去慈航庵的了!“朕会补偿安荣郡主的。”
皇帝小声的说道,“周美娟在慈航庵里已经大半年了,这些时日她一直在反省之中,朕觉得也不能一味的怪罪她。”
太后默默的在心底摇头,这便是她儿子糊涂的地方了,若是他喜欢一个人,便可以无视这个人的一切缺点!“哀家只是提醒你,倒也不是非要替安荣郡主争什么。安荣郡主如今已经嫁入定国公府了,十分的安稳,哀家替她求的也不过就是一个安稳。”
太后叹息道。“是是是,母后说的都对。”
皇帝点了点头。“那母亲看看如今这样子,该怎么安置周美娟?”
“人都被陛下接了回来了,再撵出去怕是动静要大了。”
太后说道。皇帝的眸子一亮,“母后说的极是!”
他连忙站起来,拱手道,“还请母亲帮忙想个办法。”
“速速安排太子大婚。”
太后说道,“如此一来,众臣的视线就都集中到太子与崔家的身上了。”
“是!这个办法好!”
皇帝一喜,知道母亲肯替他想办法,周美娟的事情就一定能完美解决。虽然太子已经去崔家下聘了,但是婚期未定,原因是皇后未曾返回宫里。要等皇后回宫,又是过年,这事情一拖再拖就不知道又要拖出多久去。时间拖的越是长久,中间的变数就越多,皇后以退为进,用了一个拖字诀,太后又怎么可能算不出她的想法。清河崔氏在陇西是氏族之首,大燮三大财源之地一为江南,二为陇西,三为蜀中。若是太子能得陇西氏族做后盾,则可实力大增。加开恩科已经替太子积累了一些朝中的人脉,再加陇西氏族的拥护,皇后也知道这样一来,太子的实力会大大的被加强。她去慈航庵不光是为了让皇帝感觉到内疚,从而补偿周家和宸王,更是为了拖延太子的婚事。皇后是一国之母,若是她归期不定,太子的婚期就定不下来,即便聘礼下了,也只能说是先定下这么一个约定,没有成亲,一切还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若是崔家的姑娘出点什么事情,这婚礼便做不得数了。“皇后不在啊。”
太后提醒道。“没事,这个事情朕可以替皇后做主。”
皇帝开心的不得了,这种事情在他眼里压根做不得数。“那就好。那这事情宜早不宜晚。”
太后笑道。“是,儿子明白!”
皇帝自然比太子还要心急啊,太子娶亲是太子的事情,他要让周美娟可以光明正大的见人!“你让周家发一个讣告。就说周美娟在慈航庵染了恶疾,已经香消玉殒了!”
太后对陛下说道,“你接入皇宫的是皇后的一个远房堂妹,至于叫什么名字,让周家自己去定。”
“这个办法好!”
如此一来,就没有周美娟这个人了!皇帝顿时笑逐颜开。“见过周美娟的人太多了。”
太后泼了皇帝一盆冷水,“周美娟几乎就是在宫里长大的。你要和周美娟说,想要不被人诟病,就要收起以前的那副样子,你最好找一个教习嬷嬷去教给她宫中礼仪,尽量让她改头换面。陛下看这样可好?”
“多谢母亲!”
陛下喜的差点跳起来,他给太后行了一礼,“对了,这教习嬷嬷还要母后多费心。”
“哀家可不当这个恶人!”
太后摇头道,“陛下自己找回来的麻烦,自己摆平吧!若是哀家派了教习嬷嬷去,只怕这位周姑娘怕是要不服的。还是陛下派人去,她心里舒服些!”
皇帝一想,倒也是!还是自己的母亲想的周到!“多谢母亲成全儿子!”
他得了太后的首肯之后,自是喜不自胜的行礼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