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155章 使君何故戏言清照家事?

第155章 使君何故戏言清照家事?(1 / 1)

王霖率伏虎军返回青州半路上,朝廷已经将淄青登莱六州的主要行政官员如知州、通判等调整任命完毕:  权知青州府事花荣,通判巩固。  淄州知州赵宏业。  莱州知州赵明诚。  登州知州马平。  潍州知州孟河。  密州知州孙福林。  上述六人中,除花荣是王霖的绝对心腹外,赵明诚本就在任,其他人皆为朝廷此番安排。  至于这些人是什么人、谁的人,或者干脆说是李纲吴敏的人,还是吕颐浩的人,暂时就不好说了。  肯定不是蔡党余孽。  王霖接到吏部公文,一笑置之。  在他的治下,知州就是个摆设。  平时他不会干涉各州的日常事务和正常运转,但重大事项必须经节度使总制,方可发令施行,六州要步调一致、政策一致、共同进退。  接下来的几年中,王霖要竭尽全力经营好这块自古富庶的山东沿海之地,打通海上贸易通道,鼓励人口,发展经济,当然更重要的是强兵。  一言以蔽之,他现在需要钱,大量的钱,来供养训练兵马。  而北宋朝廷显然又指望不上,只能想办法自筹了。  因此还在路上,王霖就发布了他总领六州军政后的第一道行政命令:清理人口户籍,重新登记造册,鼓励生育人口,鼓励开垦荒田和山田,大力发展商业贸易。凡六州所属之地,涉及商业类税赋,皆降低半成。  王霖知道自己对于税赋制度的改革,一定会引起东京朝廷上一些官员的攻击和反弹,但此刻他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目下大宋商业繁荣之地大多在东南沿海及江南淮南一线,他要把山东东部这块区域发展成商业贸易的集散繁盛之地,没有别的办法好走,只能是执行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至于朝堂上未来一些人的口诛笔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好。  他更倾向于随着形势的发展,朝廷对于地方藩镇的掌控力会越来越弱。  只要掌握重兵,就没有人敢动他。  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兵权在握,比皇帝的器重更实用。  除赵明诚外,其他新到任的知州实际都是山东境内官员,因此他们到达青州的时间反而比王霖更早。  其实王霖本来想利用强权在山东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当差的,这是增加税收的最快路径。  但考虑到此法推行所面临的巨大阻力和压力,又考虑到目前外敌入侵在即,引发士绅这个庞大既得利益群体的群起沸腾抵制,不利抗金同盟统一战线的形成,所以就暂打消了这个念头。  未来时机成熟,他或许会择机而推,但那是后话了。  伏虎军返回青州,青州军民无不欢欣鼓舞。  原慕容彦达的府邸自然就改建成了渤海郡公府和节度使府,新任知府花荣只能另外找地方办公了。  花荣赵明诚等十余人齐聚渤海郡公府正厅,这是他们作为下官正式拜见本镇总制的一次拜谒仪式。  王霖沐浴更衣完毕,身着紫色官袍,头戴紫金冠,腰系金鱼袋,立时出现在厅中。  花荣打头,众人站成一排,即刻躬身见礼:“见过使君!”

王霖面带微笑,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赵明诚的身上。  想起此人是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丈夫,难免就多看了两眼。  实际赵明诚应该也算是大怂朝的官二代了。  左仆射赵挺之第三子。  若非赵挺之得罪蔡京,赵家由此没落,说不定赵明诚此刻还在东京当个闲差,继续玩他的风花雪月。  这是个文化人,史上似乎没有太大的恶名。  唯一的就是性格懦弱,日后干出了一些荒唐事。  譬如兵变来时居然弃城而逃,连老婆都不要了。  也算是个奇葩。  王霖觉得将莱州交给赵明诚其实很不靠谱。  这样的人让他专心研究学问,吟诗作画没有问题,让他为人父母官,怕是很不称职。  赵明诚被王霖盯得有些紧张。  他不知道王霖为何格外关注他。  他怎知道,他的一切对于王霖来说,都无所遁形。  包括他一些性格上的缺陷,也包括一些私德上的瑕疵,甚至包括他们夫妇两人时下因为赵明诚在莱州纳妾而生出的一些嫌隙隔阂。  所以赵明诚去莱州赴任,李清照没有相随,独自居在青州。  所谓赵明诚移情别恋、弃城而逃的事儿,史上有诸多典故,王霖上辈子可是当八卦看得多了去。  “下官赵明诚,拜见使君!”

为了掩饰尴尬和紧张,赵明诚再次俯身见礼。  王霖轻轻一笑,摆了摆手:“赵大人不必多礼,我只是久仰赵大人的才气、文名,当面见到又见赵大人果然风度翩翩,一时想起了另外一些事……抱歉抱歉,请坐!”

赵明诚如释重负。  “德甫出身名门,若非蔡京迫害,目下应该还是京师名流豪阔公子,焉能在莱州这种偏僻之地担任知州啊。”

赵明诚拱手道:“使君过奖,家父遭蔡党迫害,家道中落,如今所幸使君为国除奸,这六贼一灭,朝纲顿时为之一振,有吕相公、李相公、吴相公三位干臣坐镇京师朝堂,我大宋兴盛指日可待,由此可见,使君实在是有大功于我大宋社稷!”

赵明诚这么一说,其他各位也轮番开始拍王霖的马屁。  王霖虽然心里厌烦,但面上还是笑吟吟给这些人逢迎的机会。  毕竟这是官场,官场上基本的套路。  “莱州为我大宋海防重地,德甫在莱州,可要殚精竭虑,不可懈怠啊。”

实话说,王霖对赵明诚真是有点不放心。  赵明诚立即起身躬身下去:“下官当为朝廷、为使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王霖险些笑出声来。  这么一个毫无决断、性格胆小懦弱的人,鞠躬尽瘁或许能勉力为之,死而后已怕是连自己都不相信。  王霖赶紧转移话题:“德甫在莱州,易安居士却居青州,听闻是因德甫纳了美妾、立了外宅,才导致贤伉俪失和?”

赵明诚面色骤红。  他抱拳汗颜道:“下官惭愧!”

王霖哈哈一笑:“理解,理解,食色性也,人之常情嘛!”

一众官员也纷纷笑着调笑赵明诚几句,不过以赵明诚的身份地位纳妾也属实正常。  ……  赵明诚拜谒王霖完毕,就想直接返回莱州。  一个是新纳的美人正在翘首盼望他归去,二来是他最近与李清照确实因此而生出嫌隙,感情上有了一定的裂痕。  他娶的是个莱州本地商贾之女,女方家对他极为逢迎帮衬,在经济上给了他很大的援助。  当然更重要的是此女风情妩媚,给他别样的感受。  与之相比,现在的李清照在他眼里又矫情,又好强,还多愁善感,喜怒无常,根本不如这小娘子乖巧懂事。  关键还有钱帮衬他做官的体面。  但这是夫妇俩的私事,赵明诚自问外人知道的不多,缘何能传到节度使王霖的耳中?  赵明诚下意识就认为是李清照在与本地士子的交往中,喝醉了酒,酒后失言所致。  于是就有些怒气。  半路上拐去了赵家在城外的别苑,也就是李清照长居的易安小筑。  李清照听闻赵明诚返回,本来还有些欢喜,但见赵明诚怒形于色摆出了一幅兴师问罪的架势,心里就冷了半截。  赵明诚冷笑道:“汝何将吾纳妾之私事公告于众?”

李清照柳眉一挑:“夫君所言从何而起?清照怎会、又怎能将我家私事宣之于众人之口?”

赵明诚冷哼:“没说?那今日王使君缘何当众提及此事,诸位同僚亦对我颇多讥讽之意?”

李清照也是极清高的性子,闻言顿时冷笑起来:“使君如何知晓,奴不知道,但既然赵知州既有纳妾之行,又有宠妾抑妻之实,又何惧人言?”

“不可理喻,荒谬之极!”

“荒谬?那我请问赵知州,赵大人!你纳妾贾氏,至今一年有余,那贾氏可曾来青州拜见我这个大娘子?可按礼制发来书函一封?我去载去莱州,你那妾室闭门不出,住了不及三日,就冷嘲热讽、勾连家中婢女仆从,百般刁难克扣我之起居用度,奴迫不得已,才独自回了青州祖宅,如此种种,可曾见赵知州为奴说过半句话?”

赵明诚面色一红,强自辩解道:“你纵有些怨怼,也不能在外胡言乱语,抹黑我赵家的声名!”

李清照怒极:“奴没有!”

赵明诚跺了跺脚,拂袖而出,不多时就直接乘车离开青州归莱州去了。  李清照神色落寞,静静站在窗前良久,才伏案疾书,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气呵成: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写完,李清照又取过一纸信笺写道:使君因何故戏言清照家事?致我夫妻反目,更生嫌隙。  李清照唤过婢女欢儿:“欢儿,去青州城中王府,给我送这封书函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的姐夫是太子小说 紫荆令 大明:从订婚董小宛开始 大明宫阙 一品逍遥侯 北宋大法官无删减 苍云岭亮剑,我开始无敌了 我在异世界当军阀 争霸之乱世枭雄 世子很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