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汉军的骁骑营既然到了柴桑山,那么汝南应该就是魏延的神策营!”就在众人都讨论,周瑜鲁肃如何救柴桑山时,刘晔突然说,“神策营如今只剩下三万多兵马,而且是疲惫之师!”
“主公,子扬言之有理啊!”陈群听了刘晔的话,一下子显得非常激动。
曹操听了之后,虽然依旧眉头紧锁,但是他的心动了。
汝南可以说是曹操的伤心地,自从张绣占领了那里之后,他几乎是屡战屡败,而且每一次都损兵折将。
这一次对他来说可是个机会啊!
张绣远在江东,汝南只有三万多疲惫之师。
“主公,不只是汝南,南阳、洛阳、河东,这些地方汉军兵力都不多!”程昱又补充道。
“那我们的兵马……”
曹操此时有点后悔,夏侯惇率领五万兵马去了江东,臧霸率领五万兵马去了武陵。
如果有这十万兵马在,拿下汝南易如反掌。
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
他的兵马若是没有派出去,张绣肯定不会南下。
不过现在,阳翟徐晃,还有五万兵马。
“主公,我们既然已经和袁绍结盟了,那兖州的兵马可以调来!”荀彧说道。
“好!”曹操点了点头,“传令韩浩、毛玠,将兖州的三万兵马集结起来,立刻前往阳翟,兖州刺史董昭负责调配粮草、兵甲器械,于禁的屯田兵负责押运,刘晔为军师,本相要亲自率军攻打汝南!”
在张绣的手里,曹操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可是汉军没有张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荆南四郡,他们孙曹联军不是也取得了好几场胜利吗?
“诺!”
曹操的命令下了之后,许都城里也立刻行动起来。
一切政务,曹操交给程昱负责,荀彧、陈群等人协助。
而军务交给了曹洪,李通为其副将。
丞相府后宅。
曹操的次子曹丕得知父亲曹操要出兵的消息之后,闷闷不乐。
以前有几次出兵,他都想随父亲去军中历练。
可是不知为何,这两年来,父亲一直没有让他在军中。
难道是因为年龄小?
可是弟弟曹彰,才十四岁,已经在军中了,而且有自己的部曲。
父亲不但将他经常留在府中,还找了一些文士,徐干、应玚、阮瑀、刘祯等人,专门教自己诗文。
曹丕是喜欢诗文,可是他更喜欢的是带兵打仗。
还有一个新任的文学掾司马懿。
不过司马懿好像不喜欢教自己诗文,反倒会教一些兵法权谋。
“来人,将司马懿传来书房!”相比于其他文士,曹丕对司马懿倒是有些好感。
“诺!”
时间不大,司马懿来到丞相府后宅曹丕的书房。
“文学掾司马懿见过公子!”司马懿拱手向曹丕行礼。
“仲达不必多礼!”
曹丕摆了摆手,示意司马懿跪坐在旁边,并让丫鬟上了茶。
“多谢公子!”
“仲达可知,父亲要出兵了?”
“江东传来消息,张绣率领大军到了柴桑,突然占领了彭泽,将孙策困在柴桑山。而张绣所率兵马,乃是汝南的骁骑营,丞相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仲达言之有理!”曹丕点了点头,“我想随父亲出征,不知仲达可有办法?”
“公子太高看在下了,在下只不过是将军府的一个文学掾,职位卑微,又怎能给公子帮此忙呢?”司马懿连忙向曹丕拱手。
“自从兄长不幸战死之后,父亲便让我与三弟学习兵书战策,从十三四岁开始,便在军中历练。可是如今,三弟仍在军中,可以统兵,而父亲却让我在府中只学习诗文。其实,真正擅长诗文的是四弟,我怎么学都超不过?”曹丕满脸忧愁,“那我怎样做,才能让父亲同意我以后随军出征!”
“公子的志向,可是做一统兵将领,征战沙场?”司马懿面带笑容,问道。
“是!”曹丕想了想,点了点头,“如今乱世,群雄四起,跨郡占州,拥兵割据,父亲身为大汉丞相,当整饬朝纲,自然要南征北战,我应该为父亲分忧!”
“不知公子统兵作战之能,与三公子曹彰相比,何如?”司马懿问道。
“这……我不如也!”
“那不知公子写诗作赋之才,比之四公子曹植,又何如?”
“这……我亦不如也!”
曹丕听了司马懿这番话之后,低下了头。
虽然兄长曹昂死了之后,他已经成了父亲曹操的长子,可他总能感觉到曹彰和曹植对他的威胁。
“公子可曾想过,三公子曹彰会做诗文否?四公子曹植会统兵打仗否?”
“这……”曹丕被司马懿这一问,搞得有些懵,“他们当然不会了,只是……”
“丞相志在平定天下,可如今,张绣崛起于南方,占据四州之地,为最大祸患,江东孙策也是野心勃勃,大将军袁绍更有不臣之心,想要堪平天下,绝非易事,丞相需要有人能够担负起他的重任,而这个人,不能只是勇而无谋,也不能只会写诗作赋,不知公子可明白?”八壹中文網
“这……”曹丕听了司马懿这番话,眼睛一下子瞪圆了。
他仔细的想了想,三弟曹彰除了练武之外,只是读过一些兵书,而四弟曹植,从来没有涉及过军旅之事。
这岂不是说,父亲心目中,能够继承霸业的人选,就是他吗?
他一下子豁然开朗,不再为三弟曹彰武艺高强而自叹不如,也不再为四弟曹植,常常能做出让父亲欣赏的诗文而自惭形秽。
“多谢仲达!”曹丕向司马懿拱了拱手,“仲达之言,让我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公子,我可什么也没有说啊!”
“哈哈哈……”
两人都大笑了起来。
司马懿离开丞相府,心情舒畅,脚步也显得非常轻。
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曹操开始了对曹丕的培养。
而如今天下的形势,已经非常明了。
张绣到了江东,誓灭孙策。
之后,天下将形成南北对峙,鼎足三分之势。
谁能够最终结束这乱世,不会是曹操、袁绍,而还要看他们的下一代。
至于张绣吗?
他倒很乐意与之斗一斗,不过,不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