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大胖:“换个思路?群主,你是什么意思?”
“简单!”
王庭解释道:
“如果这起案子是交换杀人,现在查莉的丈夫已经死了,那杀死班顿的凶手,应该有一名目标,需要查莉帮忙杀死!
说不定,查莉早已经动手杀过人了!”
“可这又怎么样?
查莉杀过人,对班顿被杀案有什么帮助?
又怎么给查莉定罪?”
关洪宇疑惑。
关洪峰则紧接着解释:“我想,群主的意思应该是,跳出班顿被杀案。
既然这个案子证据缺乏,那不如从查莉所作的那起案子入手。
如果我们真的能找到这起案件,不但可以坐实交换杀人,两起案件还能同时侦破!”
包黑炭:“可是,查莉杀死了谁,我们并不知道啊!”
唐仁:“她有没有动手,现在都不一定呢!”
秦名:“倒是可以查一下,查莉最近有没有异常行程。
如果她忽然去了一个地方,但不是出差工作,也没有带孩子游玩,那很可能是去作案。
调查时间可以限制在三个月之内!
因为既然是交换杀人,就算双方计划好要错开时间动手,避免引起调查局怀疑,但相差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否则的话,已经杀了人的一方会有顾忌。
担心还没动手的一方反悔,甚至反手举报!
我个人感觉,三个月已经是极限了!”
方沐:“不过,就算确定了查莉在哪个城市杀了人,也没什么用吧!
我们现在不确定查莉具体的动手时间,也不知道受害者的特征等信息,根本无从判断哪个案件是查莉的手笔!”
侦探们讨论着,越来越觉得这个思路不但有很大的偶然因素,且难度很高。
但王庭却是道:“如果查莉还没有杀人,那这个思路自然什么用没有。
可如果查莉杀了人,那我有一定的信心,通过受害者的特征,寻找到相应的案件。”
思喏:“受害者特征?
就算查莉已经杀了人,我们现在对这个案子,不是也一无所知吗?
连受害者是男是女,是老是幼,都不确定吧?!
毕竟,虽然查莉的目标是丈夫,但和她合作的人,不一定就是女的,这名嫌疑人的目标,更是有无数可能。
难道,群主还有什么新发现?”
“新发现倒是没有,都是早先的线索。”
王庭在侦探群留言:
“大家应该还记得吧,班顿被杀案最突出的特征是,他浑身共有九十八处刀伤。
在中了三十几刀的时候,他应该已经死了,但凶手生生在尸体上补了六十多刀。
我们之前由此推断出两种可能——
凶手和受害者认识,且相互之间有比较大的仇怨。
第二,凶手有精神问题,是变态杀手。
这是在本案是普通凶手案的前提下,得出的推测,但假如本案是交换杀人,九十八处刀伤,就能说明更多问题……”
“咦,我好像明白了!”
方沐:“如果本案是交换杀人,那我们之前的两种推测都会被推翻。
首先,凶手不太可能是变态杀手。
因为这么凶残的变态杀手,通常不屑于选择交换杀人这种手法。
另外!
既然查莉选择了交换杀人,那她选择合作者的时候,自然会尽量选择和班顿没有一点交集的人。
如果对方和班顿有仇怨,那交换杀人就没有了意义……”
kiko:“可是,既然凶手和班顿没有仇怨,为什么要补那么多刀?
难道是为了误导调查局,将调查往熟人作案的方向引?”
“这个,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王庭:“误导调查局,有这个可能,但概率比较小。
原因就在于受害者已经死亡后,凶手在班顿胸腹和四肢头颅上补的六十几刀。
秦名和宋老哥应该发现了,这六十几刀的伤口大小和深度,全都非常惊人,似乎凶手每一刀都是为了要班顿的命,但这个时候受害者已经死了……”
秦名:“群主说得没错!
在肾上腺激素的刺激下,凶手劈刺出三十多刀后,体力肯定会严重下降。
再加上后六十刀如果只是为了误导调查局,那这个时候的凶手,心理上会产生一丝非常微妙的变化,通常不会像一开始出刀杀人那样全力以赴。
所以!
正常来说,后六十刀的伤势,应该相比前三十多刀,有比较明显的减弱。
但本案里,伤势的减弱,很不明显。
而要造成本案里后六十刀的伤势,凶手只有全力挥刀劈刺,甚至强迫自己用力挥刀才有可能!”
宋铁面:“还有一点!
如果凶手劈刺九十八刀,是为了误导,那三十多刀受害者死亡后,凶手就会放松警惕。
甚至,由于体力、精神消耗过大,开始休息。
就算不休息,之后的出刀时间间隔,也会有明显的增加。
但从伤口来看,本案并不是这样!
后面六十多刀的出刀速度,没有明显的减慢,由于出刀太快,我们甚至判断不出刀伤的先后顺序,只能估计出大概情况。
如果仅仅是为了误导,凶手恐怕做不到这种程度。
我个人猜测,出刀时,凶手是怀着极大的个人情绪的。
甚至,这种情绪在受害者死亡后,依旧没有得到释放,这才补了后续的伤害!”
听到两名法医的结论,侦探们都接受了王庭的说法——
凶手劈刺九十八刀,不是为了误导!
可如果不是误导,凶手又和受害者没有任何接触,那是什么支撑着凶手,全力、快速的劈刺出九十八刀?
作为犯罪侧写师的方沐,惊讶开口:
“会不会是……情绪转移?”
情绪转移,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
一般是把对某一对象的愤怒、仇恨或者喜爱等感情,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办法直接向对象发泄或传达,转而将这种情绪,转移到另一有相似特征的对象身上。
这种机制,在刑侦过程中,也非常常见。
“这也是我的猜测!”
王庭留言:
“结合班顿被杀案的信息,假如本案是交换杀人,那凶手劈砍九十八刀,几乎只有一个可能——
凶手将对某个人的巨大仇恨,转移到班顿身上!
那现在的问题是,班顿和凶手仇恨的那个人,有什么相同特征,令凶手可以将情绪转移到他的身上?”
王庭刚刚说出问题,侦探们就同时反应了过来——
家暴!
大家已经仔细阅读过班顿的资料,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家暴!
另外!
让大家把嫌疑集中向查莉的,也是家暴!
而一名家暴受害者,和另一名家暴受害者,交换杀死对方的丈夫,逻辑上也是非常合理的!
王庭继续补充:“大家应该都想到答案了。
如果凶手也是家暴受害者,也能解释之前秦名提出的一个小疑点——
从班顿的伤势来看,凶手和班顿有很大的仇怨,但在行凶时占有完全优势的前提下,凶手为什么没有折磨受害者,而是通过多余的劈砍泄愤?
按常理来说,折磨受害者,应该更能泄愤……”
秦名接过话头:“群主的意思是,凶手由于将被家暴的仇怨,转移到班顿身上,因此劈刺出九十八刀。
但班顿毕竟不是凶手真正仇恨的人,凶手也不是变态,折磨班顿,并不会令凶手获得额外的满足。
这才造就了现在的情况?!
这倒确实说得通!”
“我就是这个意思!”
王庭继续道:
“如果我们的推理没有问题,那凶手现在就有了两个特征——八壹中文網
第一,家暴受害者!
第二,大概率也是女性!
而查莉可能已经杀死的目标,自然也有两条特征,男性、家暴者!
再加上之前大家说的,查莉大概率在之前三个月内作案。
还有,可以调查她的异常出行记录。
结合这些信息,如果查莉杀过人,那应该足够我们找到相应的案件。”
王庭在群里留言,同时在脑海里道:
“系统,提取查莉最近三个月的详细出行信息,并将资料上传。”
【本次提取成功,已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