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姐来了!”
看到陈静婉,花轩阁里的丫鬟婆子立马笑着上前问安。
陈静婉点了点头:“你们家小姐呢?”
立夏笑道:“小姐还躺在床上呢!”
陈静婉摇了摇头:“这个懒丫头,看我去把她闹起来了。”说着,就踏入了房门,径直朝着卧室走去。
看着花颜披着银鼠小腰靠着床头,慵懒的翻看着话本,陈静婉顿时笑了:“自从周家姐姐走后,你是越发的懒了。这都快晌午了,还不起床。”
花颜见了,也没坐起,只是放下手中话本,拍了拍床沿,示意陈静婉过去坐,然后才笑道:“明儿就除夕了,你怎么还有空往我家跑?”
陈静婉脸色一板:“怎么,你这是嫌我了?”
花颜拿起话本掩嘴笑了笑:“陈大小姐大驾光临,小院蓬荜生辉。”
听了这话,陈静婉这才笑了,然后自顾自脱了靴子,坐上了床。
见此,花颜锤了她一下,然后快速往床里头移了移,边移边说:“你这刚从外头进来,身上还凉着呢,可不能钻进我被窝。”
陈静婉白了她一眼:“谁要钻你被窝了!”说完,也学着花颜斜靠在抱枕上。
花颜让人拿了毯子过来,给陈静婉盖上,这才重新躺下去:“我父亲又去你家了?”
陈静婉点了点头。
花颜:“这段时间麻烦陈爷爷了。”
对于这次进京述职,便宜爹很重视,最近这些日子,只要有空就会到陈家拜访陈老太爷,听他讲解京城各家的关系,以及皇上的忌讳。
经过三年的相处,如今梁家和陈家,也算得上是交好之家了。
所以,陈老太爷也没藏私,细细的和梁致高分析着京城的利害关系。
陈静婉随意道:“咱们两家交好,这不是应该的吗。”
花颜笑了笑:“我给祖母做了药膳,等会儿回去的时候,你给陈爷爷带点。”
陈静婉点头:“好啊,我爷爷喜欢吃你做的东西。”说着,翻过身子,面向花颜,“我听我娘说了,这一次梁伯父肯定是要高升的,不管是进京,还是调去别处,日后咱们可要分开了。”
见陈静婉面露失落,花颜拉了拉她的手:“别这样,日后咱们可以常常通信呀,若是我父亲调任的地方离禺州不远,我们还可以时常约着出去玩。”
陈静婉叹了一口气:“可是,总归不如现在方便。”
花颜点了点头:“是啊!”
沉默了一会儿,陈静婉突然说道:“我哥的亲事已经定了,我娘说,等忙完我哥的事,就轮到我了,花颜,以后咱俩见面的机会不多了。”
听到这话,花颜也叹了一口气:“真不想长大。”
陈静婉一脸惆怅:“可不是吗。”当天,陈静婉在梁家吃了午饭,玩到下午才回的家。
将陈静婉送走后,花颜刚回到自己院子,就看到王玉儿和谷雨、立夏在说着什么:“什么事说得这么起劲?”
王玉儿看到花颜,立马将门帘掀开,等她进房后,才跟着进去,边走边说:“刚刚老爷从外头回来,被五少爷和三小姐堵住了。”
花颜挑眉:“他们这是要给陆姨娘求情?”
王玉儿给花颜倒了一杯茶,笑道:“真是什么事都瞒不了小姐。”
花颜端起茶杯:“父亲怎么说?”王玉儿:“老爷说五少爷和三小姐孝心可嘉,允许他们过年期间到双喜院陪陆姨娘吃饭。”
花颜:“没给陆姨娘解禁?”
王玉儿笑着摇头:“没呢。”
花颜笑了笑,吹了吹茶杯子里的茶沫,慢慢喝了一口:“但愿父亲能一直这么清醒。”
……
永兴十九年的春节,因为梁致高要准备进京述职,要忙的事太多,所以,梁家并没有太过热闹。
担心路上耽搁,初三一过,梁致高就带着梁文修、萧师爷和秦五几人离开了。
他们一走,梁家就有些冷清了。
花颜倒是玩得挺开心的,可能是因为要分开了,陈静婉几乎天天过来找她玩,两人要么窝在院子里谈论经营店铺的事,要么约着一起外出遛马,日子过得很是自在。
……
梁致高一行人是在元宵节前一天到的京城。
一到城门,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梁家下人就迎了上来,身旁还跟着杨家的下人。
梁致高瞥了一眼杨家下人,神色有些冷淡。
在他时运不济的时候,杨家的做法实在太过难看,要不是想到妹妹是杨家的媳妇,这样的亲戚他真的一点也不想来往。
“我们风尘仆仆的赶了十多天的路,要先回家洗漱休整一番,改日再登门拜访吧。”
杨家下人立马弯腰应是。
对于四夫人这位大哥,杨家可不敢拿大,即便他家大老爷官职还在其之上。
出门之前,大老爷特意交代过,要小心伺候,不可得罪了人。
“带路吧!”
梁致高对自家小厮说了一声,然后就重新坐回了马车。
梁家上下都以为宅子比较偏僻,等站到宅子大门前时,才知道,宅子距离皇宫,竟只有几条街的距离。
梁致高沉默了半晌才转头看向梁文修:“你妹妹说,这宅子多少银子来着?”
梁文修苦笑道:“两千两!”
梁致高顿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回去后,让你娘把银子给小王爷补上。”
梁文修摇了摇头:“小王爷不会收的。”见梁致高皱着眉头,笑道,“咱们家和小王爷的关系,不在这一天两天的,日后慢慢还回去就是了。”
梁致高点了点头,见附近有人打量,没再多说,带着人踏入了大门。
宅子管事一边带路,一边笑着介绍周边的情况:“周围的宅子大多差不多,住户都是近年来的新贵……”
梁文修一边听,一边心中感叹。小王子这宅子送得真是太合心意了,也符合他们当下的身份,不会太打眼。
杨府。
杨老太太见梁致高没来,脸色有些不好看,瞥了一眼低着头不说话的小儿媳妇:“你大哥,这是和咱们家生分了,来了京城,也不说住咱们家。”
梁思语心道,这些年杨家是怎么对娘家的,老太太心里没点数吗,也好意思说出这样的话来。
杨大夫人见四弟妹不说话,想到丈夫之前嘱咐务必要交好梁家的话,不得不笑着打圆场:“娘,梁家在京城有宅子,这才不好意思叨扰我们的呀。”
“知道你老急着见亲家,这人都进京了,也不急着这一天两天的了。”
杨老太太脸色这才好了些,问道:“梁家的宅子在哪里呀?”
梁思语回道:“东郊街。”
闻言,屋子里的人纷纷一震。
东郊街,这可挨着内城,比他们家距离皇宫近多了。
沉默了半晌,杨老太太看着梁思语:“你娘家怎么买到那里的宅子了?”
越靠近内城,宅子越贵,而且还十分的难买,没门路可不行。
梁思语知道宅子的位置时也是吃惊的,开口道:“儿媳这些年和家里联系不多,并不知晓。”
一听这话,杨老太太和杨家另外三个媳妇没好再多问了。
这些年,他们家对梁家确实疏于来往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