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在半山腰的祭坛前,坐着交流着彼此的行军过程。
短短的个把月,竟让朱祁镇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如果不是碰到东北军,归途之路,生死难料。
英国公等诸将,原本对此次东北军的所打下的战果是自信满满的。
没想到啊,听着特战队员们诉说的行军路程以及沿途的战况后,是越听越心惊,越听越惊讶。
东北军横扫鞑靼,在他们面前,竟有些自惭形愧。
一支刚千人的部队,一战零阵亡,全灭数百人的瓦剌守军。
祁连山下,狭道的伏击战,又是零阵亡,击杀了几千人的瓦剌骑兵。
这简直就是战场的奇迹。
听的英国公等诸将的第一反应就是,别特娘的瞎吹,瞎扯淡。
但是,战斗是有迹可循的,完全可以验证的。
陛下亲自率领的先锋军,没必要撒谎。
再说,冒领军功是大罪,陛下天子之身,没必要这么做。
英国公等诸将,看着先锋军将士们那股精悍杀伐之气,这无疑是经历过大战大胜之后才有的气息。
入草原的数次战斗,每一次,分开来说,都是大获全胜,是绝对碾压式的大胜。
以千人,历经数次大战,一路北山草原,横穿草原,到达草原圣山狼居胥。
除初战之外,之后的战斗,先锋军次次以弱胜强,次次大获全胜。
这等丰功伟绩,足以在史册上记上浓重的一笔。
相比较之下,东北军倾大明大半数精锐,以强敌弱的几次大战,就显得有点稀松平常了,一点都不耀眼。
英国公感叹道,“陛下,您功胜大汉霍骠骑啊。”
朱祁镇不以为然的笑道,“英国公,你有吹嘘朕的嫌疑了哈”
“当年的霍骠骑,是大军出发,随后才孤军深入的,您这是从头到尾,一直都是孤军啊!”
“额”,怎么在他们口中,自己率的先锋军好像做了旷古烁今之事一般呢。
朱祁镇心想着,随即说道,
“淡定,先锋军只是常规操作,你们东北军这回是立了大功。”
英国公老怀欣慰,年轻的陛下立下如此战功,竟还能保持着胜不骄的平常心。
朱祁镇则是从英国公等东北军将领口中得知,他们竟然不知晓大明境内之事。
看来是东北军行军速度太快,一头就深入大草原,信使没能成功把消息送达到东北军的手上啊。
待英国公等人一听大明境内的状况之后,一股担忧之色笼罩在众人心头。
在草原上的大获全胜,如果是建立在大明本土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基础上,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赶紧的,加速祭天流程。”
英国公吩咐了下去。
东北军人多势众,一路扫荡而来,俘敌无数,缴获牛羊无数。
这些都被东北军给带在大军之中。
就在他们在半山腰重逢交流之时,牛羊,酒,俘虏,被军士们给往上抬着。
东北军自一路大胜而来,越往深处,英国公效仿汉代霍骠骑代君祭天之心就愈盛。
所以,他准备的非常的充足。
作为先锋军仪式主义者的代表人物,梅明珠在热络的忙前忙后。
祭祀,是祭祀天神,祭祀上天。
在紫禁城的大祭坛,这些祭祀尤其的繁琐,光期间叩拜的次数就数不胜数。
不过这些流程,都被朱祁镇与英国公给省略掉了。
香火点上。
宰杀的牛羊摆好。
坛子倒上了酒。
最后,几个草原上的俘虏被押到石坛前。
这几人,是鞑靼王族,皆是成年男子,在草原上拥有着一堆的头衔。
他们被蒙着眼睛,木然站立着。
英国公要以草原王族之血,在草原圣山之上,祭拜天地。
“陛下……”英国公示意朱祁镇上前。
大明天子亲在此。
草原王族的血,自当由大明天子来割戮。
朱祁镇毫不犹豫的上前,走到鞑靼王族的身前。
对于这些人,他不会有丝毫的同情,当年蒙古南下,杀的中原平民百姓,血流成河。
鲜血的味道,朱祁镇很习惯。
两世为人,他的手上,都沾染过敌人的血。
蒙面之后的一无所知,一刀切之后,杀起来没有一点快感。
朱祁镇摘下了蒙在此人眼部的布条。
鞑靼王族在恢复视野之后,慌乱的看向四周,看完之后,更加的惊恐慌乱。
朱祁镇要的就是这种眼神。
斩马刀闪过一道亮眼的刀光,鞑靼王族人头落地,献血飘洒在祭坛之上。
随后的每一个,朱祁镇的解开其布条,然后长刀斩之。
鲜血洒满一地。
朱祁镇把刀身还在滴血的斩马刀向天举起,嘶声大喊:
“明军威武……”
所有将士们报以震天的回应。
“明军威武……”
“……”
嘶喊声响彻天地,久久回荡在圣山之中。
朱祁镇坚信,总有一日,草原上各部不再有战争。
“启程,回家……”
正统十四年,十月十四日,大明将士在狼居胥山封禅祭天。
同日,六万大军,踏上回朝之路。
踏下山的路上,朱祁镇与英国公等诸将商谈归途的具体安排。
别看东北军先头部队齐整威武。
其实他们的尾部,混杂的很。因为尾部有上万人的鞑靼俘虏,还有数量更多的牛羊、马匹。
还有从鞑靼大小部落缴获的大量物品。
这些是东北军的战利品,他们战果的最直接体现。
同时,这些也是一笔数额巨丰的财富。
牛羊、战马自然不用提,这些本就是有价之物。
俘虏,那是一笔更大的财富。
这些人,是东北军“精挑细选”之后的结果。
老弱病残的,连当俘虏的资格都没有。
其中不乏草原上的贵族,日后鞑靼部落想要赎回,得付出不菲的代价。
普通草原人,那可都是壮劳力,能用的着的地方很多。
这些俘虏中,有着不少年轻女人,这也是白花花的银子。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因为这些,东北军想要疾行回大明,也是不可能。
在朱祁镇的意识里,大明境内定然会风雨飘摇。
做最坏的打算,北京城被破,都不无可能。
东北军几次大战折损的将士,在经过收拢整合鞑靼部落的降兵后,队伍军士的人数不减反增。
眼见东北军实力,朱祁镇有了十足的信心。
主力大军早一日回去,就能早一日收拾残局。
分兵是必然的结果。
朱祁镇很快与诸将商议定下。
由英国公率领两万原东北军将士,押运俘虏等战利品。
之所以是英国公这个主帅亲自善后,主要还是英国公深知自己已经力不从心,身体再也经不起长途的奔行。
另外一点是,这是漠北大草原,草原的深处,鞑靼的国度。
哪怕是鞑靼主力被东北军数次打散,也不能掉以轻心。
留两万精锐东北军给英国公,由这个百战的老帅坐镇,稳妥。
朱祁镇则是亲率余下的东北军、先锋军,鞑靼降兵,如同当初东北军刚出征时一般,组成清一色的骑兵,再次开启疾行模式。
回大明,回家。
这支五万多人的军队,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在归途之路上,再次把还有战斗力的鞑靼部落,顺手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