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勋贵子弟行成了一个小团体,此时他们抽空围坐在一起。
孟文成问道,“你们说,教官这次把我们往西北方向带,会执行什么任务?”
“管它呢,教官把我们往哪带,我们就紧跟着教官身后就好。”
说话的36号石文瑞,特战队垫底的渣渣,如今,他也有机会,底下带二十个人了。
张席东惊讶道,“瓦剌不会真的从西北突进了吧……”
“不会吧……我们这点人也不够啊……”
“项兄,你怎么垂头丧气的,你怕了?”
“放屁,项兄怎么可能会怕,他一直是请战最积极的好嘛。”
“那他是怎么了……”
围坐的几个人都觉得项城有点异常。
要是平时,有人说他项城怕,怯战,项城立马会站出来,打嘴炮还是打一架,你随意挑一个。
可现在,他依然还是低着头。
“项兄,项兄……”
几人有点担心,教官第一次把他们出营,项城却变成这样。八壹中文網
这时,项城突然抬起头,问道,“你们说,教官是不是个好教官,陛下是不是个好陛下。”
张席东愣了一下,随即就说,“额,这不废话吗……”
孟文成,“废话+1”
石文瑞,“废话+2”。
这几人知道教官的真实身份。
作为教官,虽然折腾他们,却也是实实在在教会了他们许多东西,方方面面的东西,让他们成长了太多。
从这次急行军就能看的出来,他们已经与普通士兵相比,有了很明显的优势。
而且这体现的只是一小方面而已的优势而已。
作为皇帝,陛下一直励精图治,一心要收复失地,复仇瓦剌。
他没有躲在深宫夜夜笙歌,不问朝政。
身体力行,时常与自己手下的队员,训练在一起。
身为他手下的队员,日常与陛下紧密接触,这是多大的幸运,只要牢牢跟紧陛下的脚步,日后飞黄腾达,简直不要太简单。
从入队之初,最艰苦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想过要退队。
几人不解,项城这是怎么了,怎么会问出这样的话。
项城的情绪,从出征前他父亲项文石的亲卫来寻他时,说的一番话之后,就变的一直这么凌乱。
教官对队员与外界接触,把控的很严。
但自己的父亲是锦衣卫代指挥使,近日正逢战时,与五军营有着密切的往来。
派个亲卫给他传句话,轻而易举。
但是这个话,项城听后,如同五雷轰顶。
父亲要自己随时与他报告,陛下的动向。
如果有机会,让陛下永远不要回来了。
项城知道自己父亲不入陛下眼帘,不受陛下宠信。
项城知道父亲一直憋着一口气,想把他的官职锦衣卫指挥使,前面的那个代字给去掉。
可为了去掉一个代字,却要犯一个诛九族的滔天大罪?
项城的第一反应就是,父亲疯了吗?
项城今年二十有三,早过懵懂无知之龄。
为了他能够下狠心,父亲也没有瞒着他,把计划跟他托出讲诉。
可能自己的父亲,一直认为自己对当今陛下心中有恨吧。
在紫烟阁陛下让心高气傲的自己当众吃瘪。
在五军营,自己这个当朝勋贵子弟,跟平民军户们,被折腾的不像个人。
可是父亲不知道的是,这近一个月,自己在快速成长着,自己找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有了充足的动力。
父亲不知道的是,这些日子里,我项城早已对陛下心服口服了。
父亲为虎作伥,即使谋事所成,日后还不是要被天下人唾骂。
知情不报,如何对得起陛下。
报与陛下知晓,父亲人头落地,家族安能存乎。
可陛下若是不知,局面会更加的雪上加霜,到时候天下大乱,大明危矣。
项城心中苦笑,自古忠孝两难全,今日落在我项城的头上了。
两难的选择。
自己直接死掉,该多好。
这时,张席东说道,“项兄,你惆怅什么,跟着咱们教官混,以你的能耐,日后成就必超令尊大人。”
项城苦笑,“呵呵……是嘛。”
那位谋反的朱家子孙,可是许诺事成之后,会给父亲裂土封王呢。
父亲也许诺自己,陛下如果回不来,自己回去之后,就是王府的世子,未来大明的异姓王。
我项城有这个本事靠自己赚的军功封王吗……
封个侯,顶天了吧。
但是封侯拜将,那是自己赚来的,惠泽后世子孙。
那靠谋反而来的王爵,却是会遗臭万年的。
“好了,项兄,打起精神,要出发了。”
先锋军连夜继续急行着。
…………
九月二十六日,大明东北方向。
七万骑兵经过两日的快速挺进,已抵达边境。
主帅英国公张辅在了解东北边境情况后,果断下令,七万骑兵全军出击。
这支东北军由清一色的骑兵组成,一大优势就是速度。
所谓兵贵神速,打的就是一个措手不及。
鞑靼、女真两部兵分三路,中路大军兵力最盛,也最近,抵在山市口要塞的不远处。
东北边境原先三万守军足够应付联军两路人马,从中路山市口出击,完全没有问题。
鞑靼摩伦大汗完全没想到,大明军队会来的如此之快,来的如此之多。
在摩伦的潜意识里,大明最多会派遣三万左右的人马,而且到边境起码也要七日之后。
然后会看居庸关与西北方面的战局走势,决定是否与本方两大部落,开战。
期间交战与否的主动权,是在自己手里的。
我想打,就打。
我不想打,你们就只能守着。
大局如此。
联军的计划是牵制住大明的一部分兵力。
摩伦也没有要强攻东北的打算,他也在观望。
没想到,大明军队直接给他的中路军来了一场闪电战。
鞑靼、女真联军在山市口外的抵御一触即溃,大军向草原上溃逃。
此役大明东北军斩敌三千余人。
但,这只是小范围的一场胜利,与大明整个战局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两部联军的中路军,未与大明骑兵正面决战,战事稍有败像,即刻溃逃。
小败却也未影响其存在的作用性。
瓦剌、女真的主要任务,就是牵制。
牵制力仍然在。
两部中路军并未剿灭,在面对溃逃的敌军,英国公自然选择了乘胜追击。
东北军倾三大营大半数精锐,他们的任务是击溃鞑靼女真生力军,一战定东北。
这只是打了一场小胜仗,开门红而已。
大明骑兵在英国公军令下,直接追击溃军到大草原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