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卯时,太和殿,时隔一月之后,再次开启君臣大朝会。
朱祁镇一直认为,早朝只是形式主义,折磨皇帝也折磨大臣,所以他觉得没有经常开的必要。
有资格、够级别参加大朝会的朝臣,除了一开始抨击几句后,很快就消停了下来,从心底默认了。
有的人还偷偷的给皇帝点了个赞。
早朝的召开,比起路程最近的皇帝陛下,他们这些在宫外的朝臣,更加的折腾。
住宅离皇宫较远的大臣,丑时就得起来准备上朝。
丑时,是正常人睡的最香的时刻。
形式有时候也是需要的,这不,到了摆形式的时候了。
大明朝今早要在太和殿接待三方使团觐见。
朱祁镇昨夜回到乾清宫,有一大一小两个郁闷。
大的郁闷是,原本他交代内阁先拖住这三方使团的。
不过没过几天就证明了,拖是拖不住的,也不能拖。
首先是,三方使团人数加起来三千多人,在大明土地上,特么都是包吃包住的,拖一天多一天消耗。
第二方面是,三方使团很急,急着觐见,好像待在大明水土不服一样,使官态度非常倨傲,一天要去三遍鸿胪寺。
稍有不顺,就闹事。
从驿站一路闹到鸿胪寺衙门内,官员与锦衣卫因此与这帮使团弄的火药味十足。
这次来,似乎就是专门来找茬的。
朱祁镇想着,赶紧送走这帮瘟神,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浪费口粮,还看着碍眼。
回宫之后的小郁闷是,万贞儿凑巧来亲戚。
这八九天的时间,朱祁镇一直住在五军营里,种子仓库存货都快满溢而出,原本想播撒一番的,这下倒好。
流血了!
闯红灯的事情,很过分,他还没有这么饥渴。
后宫佳丽三千,钱皇后、周贵妃都还长久旱着呢。
不过朱祁镇觉得自己不是个随便的人。
算了吧,仓库还能再存点种子。
明天还要早起呢!
大朝会既然开了,那就得遵照朝会的流程,这点是很讲究的。
要么就干脆不开。
不过今天皇帝与朝臣们,一致赞同把接待使团排在了最后。
一部分原因是,发自内心的不想看到他们,或者说是不想面对他们。
一部分原因是,在心理上让自己有个胜利法。
看,什么瓦剌蛮夷,我大明根本不重视你们,把你排在最后。
朱祁镇坐在太和殿前,心情郁闷又烦躁。
他肯定是不想开,可惜皇帝也不能事事顺意。
第一部分是接待入京离京的人员。
朱祁镇坐着像个木头人一样,任由鸿胪寺官员与喊号太监们,在那里叫唤。
北京城是大明的核心之地,每天都有官员出入京城。
当初朱祁钰、于谦带领钦差团离京的时候,朱祁镇都没有送,更何况这些压根都不认识的官员。
这个形式,可以免。
到了第二部分,边关要务。
兵部尚书邝埜上奏,居庸关总兵井源,收复居庸关外三处边镇。
这事朱祁镇早知晓,之所以放在大朝会上提出来,主要目的还是振奋一下人心。
毕竟瓦剌使团来了之后,把朝臣的心情都整的非常不美丽。
邝埜奏报之后,当即有官员陆续跳出来。
恭贺大明,恭贺皇帝。
其实懂的都懂,收复几处小镇,意义不大,北方防线又无法重新构建,瓦剌大军席卷而来时,这些个小镇还是守不住,要放弃的。
当然,这不是井源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这些本就是大明的土地,瓦剌大军退去之后,留守边镇的那点瓦剌士兵必然不可能让他们继续待着作威作福。
东北防线对应的是鞑靼、女真部,这两个部落,还不敢撩拨大明在东北的边军。
总的来说,一场大战之后,边境暂无大事,各自都在积蓄力量。
朝会很快到了第三部分,处理一般朝政要务。
户部尚书王佐,告了病假。
户部侍郎叶抚,老母亲病重,要尽孝道。
户部的两个头头,一个都没到。
然而,都察院的御史,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这五寺的官员,六部除户部之外的各部官员,还有翰林院的学士们,全部都人站出来。
弹劾户部尚书王佐,卖官鬻爵。
弹劾户部侍郎叶抚,户部各大小官员,与王佐狼狈为奸。
弹劾户部所有官员,祸国殃民,行亡国之道。
朱祁镇早知道今早的喷子会很多,但没想到会这么多。
部分御史在太和殿前的石板上,磕的头破血流。
“请陛下处斩王佐这奸佞!”
朱祁镇心笑:斩你老母,这是老子让他干的。斩了你,我都不会斩他。
王爱卿,你辛苦了!回头我煤矿生意好了,请你去紫烟阁潇洒,给你前后左右叫四个妹子伺候你。
平日里见不到陛下,无法直达天听。
上的折子,回传之后上面也一个阅字。
这回好不容易逮到了皇帝,朝臣们岂会善罢甘休!
朱祁镇眼看这帮人没完没了了。
心想,果然搞块钱还是有明显的副作用的。
朱祁镇只能选择暂时平息下来,等过了这个大朝会,继续躲。
“此事交由东缉事厂、北镇抚司,共同详查……”
底下樊忠出列,“臣领旨。”
东缉事厂,掌邢狱审讯,社会监视。只向皇帝负责,其一些职权更在锦衣卫之上。
它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东厂。
这一任的厂督,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金英兼任的。
朱祁镇说的好像很重视,东厂、北镇抚司齐齐出动,调查王佐。
然,这两个部门的头头,一个是金英,一个是樊忠,全是自己人。
查嘛,反正不查个十年八年,是查不出什么结果的。
暂平卖官鬻爵这事后,朝臣们又因一些政务,诸多团体政见不合,吵了起来。
这也是朱祁镇不想开朝会的原因之一。
这底下的朝臣们,打架不咋地,吵架第一名。
一个个说的还特么都挺有道理。
朱祁镇让传令官呵斥,制止。
终于到了今天开这个早朝会的主要环节。
接待外邦使节。
按大朝会礼仪流程,接待外邦使团,是在第一部分,在朝廷走好离京入京官员的形式流程后,就开始。
不过考虑到,接待了瓦剌使团,朝臣们已无心情再论事,所以由鸿胪寺官员奏请,特意放在了最后。
在传令官一声声传递开来的高喊声,三方使团踏入太和殿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