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战神朱祁镇 > 第18章 国库没钱

第18章 国库没钱(1 / 1)

金英在宣宗时期就执掌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位,已近二十年。

金英爱财,取之有道。他倒也不是见钱就毫无底线,平日也不用权来结党营私,他的批阅,算的上公正。

这是朱祁镇下口谕放他出来的主要原因。

有他在,朱祁镇今后才能放心的脱开身。

金英处理起内阁审阅后的折子,很有一套,他与内阁学士们,毕竟身处之位不同,看待事务的角度也不同,他能一眼就看出,内阁成员们在折子上的建议,偏向于谁,有什么自己的想法等等。

对于一些有明显偏向的、建议不可取的,金英给直接打回内阁,让其重新审阅。

这也是秉笔太监权力之大的原因。

当然,一道完成可下达的奏疏,在秉笔太监之后还有一道卡,那就是掌印太监,他如果觉得内阁审阅后的建议,秉笔太监批阅同意后,掌印太监觉得不妥,他是可以拒绝盖上印章的。

没有印章,自然只能退回重批,这也是掌印太监比秉笔太监更容易出权监的原因。

当然,如果皇帝每天都亲自批阅,那两大太监都只能是写写字,盖盖章的工具人。

由于今早朱祁镇未去早朝,今日送来的奏疏,有很多一部分是都察院御史们劝诫、谴责的折子。

朱祁镇在金英身旁指点道,“金英,以后碰到这种折子,劝诫的,字少的,你就写个阅字。废话多的,谴责朕的,要朕如何如何的,你就写上,一派胡言,回退内阁。让内阁再退回给他们。”

刚从牢里出来的金英不敢多言,“奴婢遵旨。”

朱祁镇又道,“还有,替朕写一道御旨,从明日起,早朝会取消,日后如有上朝之时,着锦衣卫专门通知。”

朱祁镇又把小太监张宝给叫到一边,告诉他,由他临时暂代掌印太监之职,掌司礼监之印,但无驳回之权。

简单点说,你当个工具人就行,负责盖章就行。

朱祁镇允许他可以观看奏疏内容,给他学习提高的机会,如果有明显不妥之处,要随时向朱祁镇亲自汇报。

最后朱祁镇叮嘱了一句,“不管干爹还是内阁学士,记住你的主子是谁!”

张宝颇为激灵,不然也不会被提督太监高洪礼看中。

“奴婢为陛下眼耳也。”

朱祁镇欣慰的拍拍张宝的肩膀,“金英年迈,汝当勉励之,司礼监的未来是你的。”

日后的政务处理安排妥当,今夜留两人处理折子,朱祁镇自己回去睡大觉了。八壹中文網

当老大最大的能力,是知人善用,用人扬长避短。

事事亲身躬行,并非上上之策。

“今夜养精蓄锐,贞儿不必侍寝。”

朱祁镇对万贞儿说道。

傍晚体能训练,耗费了朱祁镇太多体力,这身体一下子吃不消这么高强度的体能消耗的。

要克制,要节制,来日方长。

次日辰时,朱祁镇起床,身着贴身汗衫,走出乾清宫。

清晨的阳光,宁静淡雅,比卯时那还黑漆漆的时分,美上太多。起码对现在的朱祁镇来说,是这样的。

随行宫女太监一路跟着,心想陛下又魔怔还没好吗?

万贞儿斗胆问了一句,“陛下,您这是……”

“锻炼身体,你们该干嘛干嘛去。”朱祁镇又道,“如果再被朕发现有去它宫通风报信的,杖毙!”

朱祁镇可不想自己搞下体能,结果弄的后宫都不安宁。

说完,朱祁镇活动了下身体,昨天的训练,让这具躯体有些酸疼,待身体微微发热了,他就围着乾清宫跑了起来。

随行太监宫女们不放心,跟在后面,跟昨天一样,跟着跟着就落下了。

等朱祁镇做了一组运动,他们才三三两两,气喘吁吁的回来。

朱祁镇一想,总是这样也不行,要调动乾清宫的运动细胞,把氛围搞起来。

“来来来,都过来。”

朱祁镇把在殿外的人都喊了过来。

“贞儿,来,你站前面”

“都站好,跟着我学。”

朱祁镇站在队伍前方,把殿外的二十几人给列队好。

“来,一,抬起你们的左腿,用你们的手掌拍脚尖,二,换你们的右腿,同样用手掌拍脚尖。”

待到他们学会基本动作后,朱祁镇又吩咐懂音律的,搬出乐器。

“吹奏,吹欢快的曲子”

运动与音乐,绝配。

“好,别放松,动起来,腿抬高点”

朱祁镇心想,自己堂堂一特战队员,在乾清宫门前当起了健美教练。

还好这个世界没有同行,要不然会被笑死。

万贞儿由于站在领头位,跳起来格外的认真专注。

“不要小看这些运动,以后多跳,能强身健体,塑造完美体型”朱祁镇边跳边对着众人说道。

等把他们折腾累了,朱祁镇让他们休息着,自己又开始练起格斗术。

这点运动量,对于朱祁镇对自己的要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格斗术的招式,基础在于身体的反应能力与协调能力,不练成本能反应,招式也是虚有图表。

有些体力好些的太监宫女,站了起来,为了在陛下面前留个好观感,他们主动的跟着朱祁镇的动作比划起来。

这特战格斗术,哪是健美操那种简单的动作可以比拟的,太监宫女们,学着动作,像是孩童般在比划。

朱祁镇练了几遍之后,见他们歪歪扭扭的模样,有些好笑。

“分工一下,以后清晨,男的练军体拳,女的跳健美操。练不练,都随意哈。”

能在乾清宫当差的宫人们,已经是整个内宫最为幸运的那一小波人了,但凡能多接近这座皇城最尊贵的存在,他们削破脑袋也要往里挤。

眼看这帮太监还挺有动力,朱祁镇开口道:“来来,那个谁,站前面,打个样,你们都跟着我学。”

军体拳也不是健美操,饶是太监们再努力学,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的有模有样的。朱祁镇本就是调节下运动气氛,陪他们玩会就让其散去了。

擦了下身子,换上常服,用过早膳,朱祁镇开始了皇帝一天的工作。

不上早朝不代表就不管事了,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朱祁镇要做的准备工作还很多。

朱祁镇把办公地点移到内宫与外宫的交界处,乾清门。

反正最近这段时间,就是不出内宫。

“高洪礼,宣英国公、户部尚书。”

自朱祁镇下旨后,英国公一日连上三奏疏,要求见朱祁镇。

后面两道奏疏,是联同户部尚书王佐一起上的折子。

朱祁镇想着,这两人找我肯定有事,应该不是无聊的劝诫啥的。

会客厅内,新任镇京大都督、英国公张辅,在行礼之后,获得朱祁镇的赐坐。

他安做在紫檀雕花椅上,抿了口杭州进贡的西湖龙井,流露出陶醉的深色。

倒是一同前来的户部尚书王佐坐不住了,“陛下,您要给臣说句公道话啊,老国公不讲理啊!”

英国公又抿了一口茶,并不反驳。

朱祁镇看他这死样,知道肯定是王佐是受害一方。

他俩不是一伙的嘛?这是唱哪一出?

“王爱卿,请讲。”

“陛下,自您圣旨一下,老国公出任镇京大都督总领重组三大营事务后,他老人家就赖在我户部不走了。我下值回寒舍,他也赖着微臣,跟着微臣回寒舍,昨夜还在微臣家中歇的”

“哦,这是为何?”

“他是向微臣要钱啊,可国库哪有钱拨给他。”

英国公飘了一句话,“钱这种东西,挤一挤总会有的。”

王佐懒的理会他,给朱祁镇算着帐,“陛下,正统十四年四月,国库余银二千六百五十三万两,这是数年积攒下来的银子。六月,为筹备二十万大军出征的用度,花去了一千四百三十六万两。回朝之后,阵亡将士的抚恤,要花费五百多万两银子,如此一来就只剩六百多万两银子了。”

不等朱祁镇开口问,王佐马上就接着说道,“每年光禄寺三百多万两的开销要留,全国的荒赈、灾赈、这一些个大的小的,哪一个不要花钱。老国公张口就要一千万银子,我去哪给他筹措去。”

光禄寺是掌管国家祭祀、筳宴、宫廷膳羞、接待外国使臣等事务,就连宫里的诸多开销,也是光禄寺负责的。一年三百多万两银子,正常。

每年全国各地总有些天灾人祸,户部不备点存银,就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补救支援。

英国公说道,“甭在这哭穷了,你就当陛下的面,说能给我多少”。

“今年最多只能拨给你二百万俩,剩下的明年再说。”

朱祁镇心中盘算着,他这个时期的大明,是仁宣之治给他留下的深厚家底,就如同大汉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在其基础上创下的滔天武功。

不同的是,汉武帝用老爹爷爷攒下的家底,扬大汉之国威。英宗这坑货,老爹爷爷攒下的家底,一战败光。

一年赋税是两千多万两,刨除正常的开支,在没有大规模的天灾人祸之下,每年是可以剩下三四百万两的。

但还是太少了,如果等三大营彻底重建完毕,那是后年的事了。

朱祁镇不想熬到后年。

重组三大营不单单只是针对瓦剌,还有一点对于朱祁镇至关重要,那就是成为他日后改革的武力保障。

因为朱祁镇准备动的是大明贵族、士族的奶酪。

仁宣牺牲掉北线的部分军务,换来的国民经济复苏增长,结果到头来,国库还是缺钱。

其源头就是,贵族阶级享有的不纳税的特权,加之土地兼并严重,使得他们是越来越肥了。

就说如果碰到天灾,老百姓没有余粮,吃不上饭,只能有什么卖什么。

儿女都可以卖了,何况田地。

而贵族、地主,就可以购入这些田地,田地到了他们手里,百姓原本要上交给国家的那部分,在贵族手里就不需要再上交了。

这也是帝国三百年一轮回的原因。

一个内宫太监,贪污受贿都能搞到几百万两银子,而整个王朝,却拿不出几百万的军费来。

朱祁镇问道,“能不能再挤一挤?”

王佐一听,跪在地上,“臣无能,望陛下批准臣告老还乡。”

朱祁镇心想着,你特娘的,你一个五十不到的中年人,说什么告老还乡,看来是真把他逼急了啊。

英国公站了起来,“王大人,老夫也不是把你往死里逼,老夫的意思就是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嘛,老夫今年七十五了,就想在有生之年,再能看到我王师雄风再起,出塞外,破瓦剌小贼。”

户部尚书王佐叹气道:“老国公,我也是跟随陛下,跟随大军亲征的人啊,我难道就不想吗,可是如今这状况,王某无能啊……”

“好了,王大人,你也算尽力了,你户部先拨两百万给英国公,三大营的事务先运转起来,剩下的朕来想办法。”朱祁镇说道。

“陛下”英国公与王佐齐喊道。

他们本意绝非是把这事情往皇帝身上推的,两人无非是一个要钱想让朱祁镇施压一下。一个哭穷,述说一下自己的难处。

朱祁镇说道:“放心,放手去干,钱不是问题,事情要做好。瓦剌给予朕,给予尔等的耻辱,勿忘。”

英国公担忧的看着朱祁镇,说道,“老臣斗胆一劝,陛下切莫鲁莽行事。”

朱祁镇回视着他,“放心吧,张老,朕心中有数。”

英国公莫名的心定了下来,原本准备好劝诫的一番话,放在心里,说不出口了。

如果陛下真能解决这个难事,干了实事,那上不上早朝又有何关系。

两人内心感激,告退。

此时朱祁镇脑子里就一个心思,要搞钱啊。

盘算了一下,金英那里有五百多万两,可以拿出来,那还差三百万不到。

可剩下的这大两百多万,不是小数目啊。

一两十六钱,一两银子在百姓手里可是很值钱的。

要知道,户部尚书这个正二品的大佬,年俸也才61石的米,折算成银子才八十多两银子。

“来人,传召锦衣卫指挥同知樊忠。”

朱祁镇吩咐道。

他要让樊忠,把这些上折子谴责这,弹劾那的御史,先查一遍是否有贪污受贿。

要知道,明朝开国的那位老朱皇帝,是农民出身,他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针对贪污受贿而定的刑法,可是很重很重的。

朱祁镇要逮出几个,抄了他们的家底。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唐小庄主 红警:杀敌过百万,我成战争之神 都市之绝顶战神 红楼玉阙 一梦越万年 狂兵龙王 我不是奸臣 混在南宋当皇帝 风起云来 汴京上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