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新年新气象
开年何雨柱就收到来自张书记的一条好消息。
杂交水稻推广成绩显著,政府要推进农民进城打工,提高城市发展进程,缓解国内贫富差距。
介绍信被取消了。这意味着即将有大批的人力来到城市。何雨柱厂里缺人的难题即将解决。
“瞧您说的,张书记,我肯定支持国家政策啊。我们厂里正缺人呢,三五百不嫌少,一两千也不嫌多。您看着安排就行。”
何雨柱应下了张书记企业联合政府帮扶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另外从张书记拿到了一笔空调试销售的分成。
当初他因为自己没法拉出一条空调生产线,又不愿意国内这方面的发展迟人一步。直接把技术专利上交给了国家。
国家也没让何雨柱吃亏,加上还有张书记的努力,最后决定每卖出一台空调给何雨柱3%的分成。
虽然只有3%,这可是一个国家的销售量,分给何雨柱一个人。长久发展下去也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现在空调的生产量不多,而且只是试销售,所以何雨柱只拿到几百块的分成,放在存折由张书记亲手交给他。
何雨柱一点都不嫌弃,因为他知道过几年后这个存折会积攒多少的财富。
从张书记那里离开后何雨柱去了汽车厂,去取自己年前预订的汽车。
上海sh130,轻型车。草绿色的车身流畅美观,正时链条,额定载重量2000千克。
因为车斗小,载货量不多。何雨柱只订了两台,准备送到张路那边给他们送货。
此时站在前面觉得sh130有点像俄国产的优兹越野面包车。
旁边的是何雨柱定下的上海sh141跟sh142。液压刹车系统,额定载重量4000千克。
跟sh141不同,sh142是平头车型。这个时代很罕见。
这两种车型,何雨柱各定了三台。两台141送去榨菜厂,毕竟是走工厂的账。
另一台由大老板何雨柱自费的141跟三台142让厂家开到服装厂。拉装修需要的材料工具跟工厂的生产材料。
卡车有了,司机也得配上。何雨柱联系两个工厂跟张路那边分别派几个办事认真,头脑机灵的送去学车。
把车停在胡同口,刚进四合院何雨柱就被叫住了。
“何叔。”
回头一看,原来是棒梗,倚在院墙边上,手里拿拿着颗点燃的烟卷。
何雨柱愣了一下。“大过年的,你小子在外边挨冻等压岁钱呢?”
又看到他手里的烟卷。“小孩子家家的,抽什么烟,掐喽!”
棒梗不好意思的把手里的烟掐了,站直身体。他长得已经有何雨柱半头高了。
“何叔我有点事儿想跟您商量。”八壹中文網
“什么事儿咱到家里商量,你不冷啊。”何雨柱看着鼻子都冻红了的少年,不知道他在外面站了多长时间了。
这孩子还是跟小时候一样。
何雨柱首先转身走向自己家,棒梗跟在他身后。
家里没人,秦京茹跟于海棠刘岚几人趁着过年出去逛街了,何哲成何恬恬更是过了初三就被何雨柱送到老师家里补习。
他拿出钥匙打开门锁,进屋后先去看了暖壶,发现里面还有热水。
“坐。”何雨柱对棒梗说了一句,然后沏了两杯蜂蜜柚子茶放到茶几上。
“什么事儿,说吧。”
棒梗握了握手中的茶杯,感觉掌心的温度快速上升。他动了动嘴唇。
“何叔,我不想去服装厂。我,能不能去饭店工作?我的工资可以不变。”
棒梗知道饭店的工资要比服装厂的高,怕何雨柱以为自己是嫌弃工资待遇还特意补充了一句。
何雨柱一看棒梗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你是担心家里的小当跟槐花吧。”
服装厂在郊外,棒梗家没有交通工具,想过去上班就得住宿舍。他们三兄妹从小相依为命,从来没有分开过。不放心是正常的。
“去饭店工作没有问题,至于工资的事儿,不是我管,如果你的水平够了,就该得到你应有的待遇。”关于这一点,小懒猫做的还是不错的。
“谢谢何叔。”棒梗激动得起身给何雨柱鞠了个躬。
“都是亲戚,你这样就见外了。”何雨柱放下茶杯问棒梗道。“中午吃饭了吗?”
“还没呢。”棒梗摇摇头。
“正好我也没吃呢,中午你小姨他们应该是不回来吃了,你把小当跟槐花也叫过来一起吧。”
“哧啦!~”热油下锅的声音对厨师来说不输过音符。
何雨柱换下了一身白毛衫,系着围裙。一边接过棒梗切好的菜在眼前过了一遍大小粗细薄厚。
“还不错。”他夸奖道。
“把盆里那条鱼处理了。”
那是一只六七斤重的虹鳟鱼。这种鱼类属于鲑科,肉质鲜嫩香甜,鳞细骨刺小,做成生鱼片跟熏烤都很好吃。
头部无鳞,眼鳍上有长腋鳞。背鳍、脂背鳍与尾鳍有黑点。棒梗听何大清说过这种鱼,当年朝鲜送给周先生8000颗虹鳟受精卵,这种鱼象征着两国友谊,非常珍贵。
他不知道何雨柱是从哪弄来的,也没有多问。许多老厨师都有自己的原材料来源,密不外传。就连徒弟都不会轻易告知。
何雨柱不知道棒梗想了这么多,这条虹鳟鱼只是从他空间里捞出来的,要知道这种鱼后世国内到处都能买得到。
“怎么处理?”棒梗问何雨柱。
何雨柱看了一眼,“头剁了,剩下的去刺片成片儿。”
“嗯。”棒梗应了一声低头认真处理鱼。
一般的虹鳟鱼很少有这么大条的,但何雨柱的空间里养殖的自然不同凡响。
他拿了鱼头鱼皮下锅油炸,至两面金黄。加水、葱段姜片煮到沸腾。然后撇沫,转小火慢炖。
等棒梗把鱼肉片出来,何雨柱检查了一番用盐和胡椒粉腌制了几分钟。
然后在另一灶口放上平底锅。烧热后放入刷了油的鱼肉,小火煎烤。何雨柱给自己煎了几块就停了手。
他把位置让给棒梗。“剩下的你来做。柜子里有酱汁跟孜然,随你口味放。”
这种鱼何雨柱不喜欢太多的调味,它本身的味道就很好。
另一边的鱼汤已经差不多了,何雨柱加了些葱花香菜就出了锅。
看到洗完菜,收拾完屋子无所事事的小当跟槐花,把她们赶去看电视。
何雨柱去地窖里拿出一袋子煮过的牛筋,又炖了一锅牛筋萝卜。
萝卜是本地的萝卜,但是在地窖里保存得好,水分足。浸满牛肉的味道后越发软烂可口。
牛筋更是炖得入味,用筷子按压又劲道十足。香得看电视的两个女孩子闻到香味都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叮!”得一声,电饭煲上的红灯转绿。
何雨柱正好把手里的菜装盘。
“吃饭了。”他转头冲着里屋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