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悠闲的下午
何雨柱还没有汽车。
当然,不是因为他买不起汽车,只是他觉得太显眼了。
他最高只做过轧钢厂的副厂长,连王厂长这个正的都没混到买汽车的地步。何况他如今的外在地位只是一个无业游民,开四个轮子的小汽车实在招人眼热。
四合院里的人还好,之前他开张书记的汽车时院里人只是看个稀罕,最多夸夸他有本事。
附近的邻居可不这么想,那时候厂里经常能收到他贪污轧钢厂经费的举报信。那些眼红的人恨不得牵着保卫科到他家里头抓人。
好在那时他是轧钢厂的半个天下,四合院的人又全都唯他是从,就一个刺儿头许大茂,还因为投机倒把进去了。这几年来何雨柱就没有不如意的地方。
以后就不一样了,小汽车自然是要有的。
他想着自己起码有个名头,等榨菜厂运营起来了,自己大额财产有了来源,想要什么买不了。
第一间民办工厂老板...额之一,买辆汽车怎么了?到时候大家看到他买汽车会以为个体户多赚钱,也是算为了宣传国家政策做贡献了。
就算这个时代没有咱们也可以自己造。等以后研究院发展起来了,何雨柱就负责提供资金,提出论题和方向,其他的交给里面的研究员。自己就可以坐享其成。
想象是美好的,可惜现今的研究室各方面水平都达不到何雨柱的标准。里面研究人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只有一个黄知行是他用惯的,几年磨合下来,如臂指使。
其余一些新招来的或者张书记送来的研究员都没法跟上何雨柱的思路。通常情况下是何雨柱把想法跟黄知行沟通,再由黄知行传达给下面各部门。
小黄真的是个人才!
手机、新型钢化玻璃、晶体管计算机...每一次当自己的想法落实成实物的时候,何雨柱都不由感叹把黄知行挖过来真是物有所值。
唯一可惜的是这个时候的计算机功能太少,尽管何雨柱已经在各种方面给研究院启发,关于计算机的研发进度依旧缓慢。
他很难让这些没有经历过信息爆炸的年轻人理解计算机的发展应该是怎样多姿多彩,而不仅仅只能有数据运算的功能。
他恨不得做出扫雷,让这些小伙子们看看计算机的娱乐性。可惜他不会做游戏,或许以后他可以当一个游戏策划,把后世的一些经典游戏提前带入人民的视野。
但当他这么想的时候,又有些犹豫。电子游戏对于自制力不强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鸦片。
过早让游戏面世不一定是件好事。
即使随着人民生产力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到来的脚步无法阻挡。
但在如今国家和人民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刻,他的确是不合时宜的。何雨柱能做的只是顺应时代发展按部就班接受他的到来,并在他繁盛的时刻为他助力。
笔记跟纸张接触的声音倏然停止,何雨柱合上手中的笔记将其收回空间。然后就看到热瘫在桌子上变成一滩猫饼的何雨点。
随手抱起它走到有风扇的地方。这小家伙明明受不了热气又非要赖在桌子上不走,坚持陪着何雨柱在这写写算算。
为了报答小家伙的义气陪伴,何雨柱给它倒了小半杯酸奶。何雨点瞬间精神了起来,埋头在酸奶杯子里小口小口的舔食,没一会儿就舔得干干净净。
何雨柱又给意味未尽的何雨点水盆里加了一点点蜂蜜,吸引它多喝水防止天热中暑。
今天是周末,秦京茹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医院做定期身体检查。
何雨柱难得一整个下午没接到任何电话,难得浮生半日闲。
门窗都开着,他抱着吃饱喝足的何雨点躺在沙发上,电风扇斜斜的吹着。
闭上眼睛,久违的将精神探入空间内,里面用笔记本上选了个电视剧播放。
融融的暖阳,轻拂的微风。屏幕中男女主相遇的剧情俗套到很快就让他昏昏欲睡。
傍晚时,何雨柱将醒未醒时听到自家闺女的声音。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能醒?我想让他看看今天冉老师给我画的小红花。”
然后是秦京茹压低的声音传来。
“再等等,你爸最近事情太多了,让他好好休息休息,你跟弟弟说话小点声知道吗?”
睁开眼的何雨柱缓缓站起身来,揉了揉在木质沙发上睡得僵硬的脖子,只觉得这一觉睡得精神焕发。
“爸爸醒了!”
眼尖的何恬恬兴奋的跑到何雨柱面前,手中还拿着一个小本子。
“爸爸,快看!这是冉老师给我的小红花,表扬我今天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
何雨柱摸了摸女儿的发顶,夸奖道。
“恬恬真厉害,竟然都能回答课堂问题了。爸爸也要奖励你,下周带你去公园玩。”
“我也要!我也要去公园。”茶几前坐着小板凳正拿着花花绿绿的卡纸何哲成闻言抬头道。
面对儿子期待的眼神,何雨柱面色不变的温声开口。
“可以啊,只要你能在下周末之前能在课堂上拿到一朵小红花。”
何哲成认真的点头。“我会拿到的,一定!”
那边秦京茹已经开始做晚饭了。
今晚的主食是米饭,配着冬瓜汤。在秦京茹催促中,何雨柱带着两个孩子去卫生间洗手,出来时桌上已经摆好了黄瓜炒鸡蛋,青椒炒肉,还有一道凉拌柿子。
这么长时间在他的熏陶下,秦京茹的厨艺总算有所长进,虽然什么珍馐美食还做不了,家常菜还是没问题的。
再加上何家跟院里其他人家不同,秦京茹做菜的时候舍得放材料,整个四合院就连一条狗都知道何家的饭最好吃。
饭桌上温馨而寂静,一家人偶尔聊上一两句。
“杨卫红在老太太那边没问题吧?”何雨柱突然想起来院里还有个借住的姑娘,顺便又想起另一件事来。
“我都忘了,今天是不是轮到咱家管老太太的饭?”
“是咱家。”秦京茹撂下饭碗道。
“不过今天小杨说带老太太去国营饭店下馆子,我就没带老太太的份。”
这些年老太太的吃用都是何雨柱家和一大爷家两家轮流照顾,今天何家明天易家轮流交换。这不光是因为老太太是院里的长辈,更因为她是烈士家属,她的儿子为国家献出了生命。
供养这样一个老人没有什么可推辞的,何况聋老太太对何雨柱一直当做亲孙子疼爱甚至偏爱。
这几年家里两个孩子到后院老太太屋里玩回家的时候经常被老太太塞上几毛零花钱。
有次回来何哲成脖子上被挂了个剔透的玉葫芦,何恬恬则是手心里攥着个小小的宝石戒指。
一问就是奶奶塞的,从那里后何雨柱就叮嘱两个小家伙不准随便从老太太那拿东西了。
聋老太太还不高兴,气得拎着拐杖从后院跑过来骂他。叫唤着我的东西不给曾孙给谁?现在给跟以后给都一样之类的话。
何雨柱无奈又不能跟老太太较劲,倒是秦京茹让家里俩孩子去后院的次数更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