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端午之后,迎来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但凡是想要奖学金的学生都鼓着劲儿的学习。
就连一向爱没事儿喜欢找赵青禾茬的杨静也消停下来,频繁出入图书馆,誓要通过期末考试压赵青禾一头。
但这想法可能无法实现,因为赵青禾在这一学期就已经自学完了大一的全部课程。
顺利度过考试周后,等各科成绩出来后,不出所料赵青禾的成绩依然维持在第一的水平。
杨静看到成绩后还是没管住嘴在背后暗戳戳的说赵青禾是因为和钟文走的近提前知道的试卷内容,才考的这么好。
考完试没看成绩就和陆海峰、赵青海、杜佳豪带着陆军回县城的赵青禾自然没有听到她这番话,要不可不会像以前那么轻易放过她。
这一个学期,赵青禾和陆海峰两人几乎把所有能利用起来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要不是为了赵父赵母的事情,估计暑假也会留校学习。
等从火车上下来后,赵青禾和陆海峰想着也待不了几天,自己家那么长时间没住人,也不想再特意收拾,直接跟着赵青海一起回了赵家。
几人刚到家门口就遇到买菜回来的郭奶奶。
“青禾,你放假回来了呀?怎么听你妈说你过几天才回来啊。”
长时间没见,郭奶奶也是很想念赵青禾的,见到她回来就开口邀请道:
“中午就在我家吃吧,去京市这么久,你郭爷爷每天都念叨着你呢,知道你回来他肯定高兴。”
赵青禾正打算拒绝,说改日再去,这时听到门外动静出来的赵母看到几人也是疑惑了一下,
问道:“怎么今天回来啊,之前打电话也没说一声。”
“考完试在京市也没什么事儿,就想着早点回来带你们过去。”
本来也不打算这么急,但是赵青禾和陆海峰两人算了一下时间,不早点去,怕店铺开张的时候赶上他们开学帮不上忙就不好了。
赵母听后点点头。
好言拒绝了郭奶奶的邀约,把从京市买的特产递给她后随赵母一起进到家里。
知道几人没吃饭,赵母就去厨房忙活起来午饭。
等饭菜端上桌后,听到赵青禾从京市回来消息的赵青末也从外边回来了,对着赵青禾问道:“姐,你这次回来是接我们去京市的吗?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呀?”
赵青禾点了点头,将口中饭菜咽下去后,就对着赵父赵母说道:
“爸妈,我们放假时间不长,铺子我和陆海峰已经买好了,装修的事儿陆海峰也找人做过了,但还有一些餐具什么的等你们过去之后到时候让青海带着你们去买,
所以我打算后天就带你们出发去京市,你们这两天把要带走的东西收拾一下。”
之前打电话有说过大致就是这个月要带他们去京市,所以听到赵青禾说后天就要走,赵父回道:
“东西我和你妈收拾的差不多了,随时都能出发,那铺子多少钱,让你妈拿给你。”
“不用给我,就算是我投资你们的。”
这店铺价钱可不低,赵父赵母给她钱估计自己的存款也会少一半,但也知道她爸妈不是那种喜欢占她便宜的人,和陆海峰商量后就这么和他们说。
赵父也知道赵青禾的好意,就没再纠结,点了点头同意下来。
“对了,卤肉摊子的事儿?”赵青禾问道。
“知道你们暑假要过来接我们去京市,早一个月前就开始带着你大姑摆摊了,现在已经上手了。”
赵青禾点了点头,对着杜佳豪说道:“你和大姑说一声,明天先不出摊,后天我爸妈要去京市了,
这一走肯定是很长时间都回不来了,让他们过来一起吃个饭吧。”
闻言杜佳豪点点头,说待会儿回去就说。
“也不用回去说,”
转头看向赵父问道:“大姑是不是现在还在市场上卖卤肉?”
赵父摇摇头,“今年关于养殖这块的政策也变宽松了不少,所以你大姑又养了一批鸡苗,现在上午在家喂鸡做卤肉,下午才带着佳慧过来卖卤肉,这会儿不在市场。”
赵青禾也是第一次听说赵大姑扩大养殖的事儿,心里不由的感叹赵大姑的魄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上的,和他爸一样。
当初自己只是和她提了养殖的事儿,转头就偷偷养了一批,现如今政策变了后,能及时扩大养殖数量。
在这个大部分人还在观望的时期,已经算是走在前面了,照着这个趋势只要赵大姑不是那种有钱之后就想转行发展,未来肯定能成为这一片的养鸡大户。
这边赵大姑一家人在饭桌上也在说着赵青禾,
“这几天老有人和我打听咱家养鸡赚不赚钱,问鸡蛋怎么卖出去的,卖给谁。”闲聊间杜母就提到了这两天和人唠嗑时,一些人明里暗里的和自己套话的事。
“这可不能和他们说,知道了之后不都得抢着养鸡了吗?”杜佳慧说道。
赵大姑笑着说道:“不用担心,就算他们现在开始养,一时半会儿在规模上也不一定能赶上我们家,
何况我们家的鸡蛋可是直接供应县食品厂,这一点是他们都做不到的。”
赵大姑家的鸡蛋之所以能入了县食品厂的的眼,自然赵青禾在其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要不然县食品厂的人知道她赵大姑是谁。
杜母也是不想和这些人细谈,说了几句就离开了,现在想到这养鸡的事儿还是赵青禾给她们家提的建议就感叹道:“你家外甥女是个好的,不藏私,告诉你要多养鸡,这一般人就自己干了,那轮的上其他人。”
“那也是娘之前会做人,不然青禾有好事儿也不会想到我们家”,赵大姑恭维道。
杜母听得心里也是熨帖,现在儿媳妇虽然能挣钱了,但还有还是待她如之前一样。
再想到前天在外边乘凉还听着有人说羡慕她这日子,家里没养鸡之前,可从没有听人说过这话,心里对于赵青禾是越发感激。
瞅着桌子上的炒鸡蛋,以前哪敢想顿顿吃鸡蛋的事儿,鸡下了蛋要不是给杜大姑父补身子,就是卖了换钱。
她们家的日子是真的好了,从今年开始下地赚工分的也只有杜父母了拿的也不是之前的满工分,操劳了半辈子的杜父一时还不适应。
而她平时也就是给在家赵大姑打打下手,在赵大姑去县里买卤肉的时候帮忙喂喂鸡,这日子可让村里的婆婆辈们羡慕的不得了。
这几年景,谁家不是为了年底多分点粮,一家老小齐出动,他们家这样可没少让人背地说些酸话。
但是杜家已经不是之前的杜家,孙子是大学生,儿媳妇会赚钱,这些人万不会当面说一些不中听的话。
杜家一家人也就没把那些背地里的小话放在心上,日子是自己的,别人要怎么说都是别人的嘴,也不能因此委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