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原始人:我在原始社会建王国 > 第241章 避暑措施大杂烩

第241章 避暑措施大杂烩(1 / 1)

潭边别墅。

小雨淅沥,微风轻拂。

但屋内众人还是感觉闷热无比。

“相公,我再去虎笑那搬点冰块来吧。”

钰握着一片大叶子,使劲挥舞。

但脸上的汗水还是滔滔不绝。

“去吧,多拿一点。”

陈凡也热得不行了,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劳作的族人们呢?

所以陈凡觉得,单单有南冰峰,还不足以解决炎热的问题。

族人们要自己学会制冰!

南冰峰毕竟在城外,如此炎热的天气,族人们出城取冰,走回去就化了...

所以城内也得有冰。

制冰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陈凡对此非常熟悉。

第一种方法就是使用硝石。

硝石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这样就能使周围的水温度骤降,直至结冰。

于是陈凡将旋舞喊来。

现在部落的肥皂已经有不少存货,肥皂厂就可以暂时停摆,闲下来的旋舞,正好可以负责硝石制冰。

“旋舞,我只做一遍,你记好步骤。”

“是。”

于是陈凡准备了一袋硝石,一个罐子,一个盆,带着旋舞来到潭边。

炎木还未恢复,头顶巨大的两个太阳让人难以睁开双眼。

所以陈凡也不墨迹,直接开始操作。

先把罐子和盆都装满水。

然后将罐子放入盆中。

最后在盆中加入硝石。

硝石吸收热量,罐子中的水就会结冰!

旋舞眼睁睁看着陈凡这样搞出冰块,嘴巴大张着,十分惊讶。

“巫祝大人,这...”

她指着结冰的罐子,手指都在颤抖。

“怎么样,很简单吧?”

陈凡将罐子取出递给旋舞,然后说道:

“盆中的水不要倒掉,放到太阳下面暴晒,等水消失的时候,盆底的硝石还可以继续使用。”

“啊?”

“这叫蒸发结晶法,你记住就行,现在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没...没有。”

“好,那肥皂厂暂时就当作制冰厂,你立刻组织人手,要日夜不停地制冰!”

“是!”

等旋舞离开,陈凡又叫来战齿。

有了制冰的手段,当然也要有冰窖才行。八壹中文網

冰窖的制作非常简单,就是挖足够深的地穴,这是原始人很擅长的事情。

陈凡把如何铺干草树叶,如何密封窖口都告诉战齿,就让他自己去发挥了。

第二天。

少部分族人就能在劳作的时候使用冰块了。

他们直接用布包裹住冰块,背在背上。

劳作时,冰块融化成冰水在后背流淌,极为消暑。

休息时,更是直接抱着冰块啃...

“太好了,太凉爽了!”

“这是我过得最舒服的夏天!”

“巫祝大人总是有办法让我们过得更好,啊噜噜!”

“啊噜噜噜~”

族人们热火朝天地干活,普和晴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为了得到更多的冰,让更多的族人能享用冰块,普直接调出三百人支援制冰厂。

铜须也带人加紧赶制罐子和盆。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只是夏子和鱼还没回来,萧也很少上来问了。

这一天。

陈凡看着一趟趟前去南冰峰取冰的钰,心中怜惜。

“钰,过来。”

他抱住钰,身上逸散出清凉之气,给钰降温。

其实他吸收了冰髓的能力,原本可以制冰出来,然而他吸收的神髓种类太多,导致没有了单一的能力。

但是他可以把潭边别墅改造成空调房!

最早的空调房出现在汉代。

当时就有了冬夏两用的“空调房”,冬季房叫“温调殿”,夏季房叫“清凉殿”。

清凉殿以石头为床,用玉晶盘装冰块,贮冰于膝前,四周挂着水晶帘子,还有仆人扇扇子。

盛夏时室内便可结霜,清凉无比。

到唐代,长安等地出现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

这“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犹如民间的水车),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

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

唐诗人张仲素有《杂曲歌辞·宫中乐》一诗咏:

“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

说的就是这种利用“水循环”建成的“凉屋”,此“凉屋”堪称既绿色又环保。

到了宋代,在开封出现的“凉殿”比唐朝的“凉屋”更豪华。

“凉殿”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还在蓄水池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

使冷风带香,芬芳满室,其降温效果之好犹如进入冬天——当然,这种“凉殿”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享受。

一些地方权贵也纷纷仿效,建立起私家“凉殿”,或在宅院里造一雨亭,檐上飞流四注,使酷暑时节倍感凉爽。

科学不断进步。

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当时纳凉有精彩的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不难看出,明代人的消暑又进了一步,而且巧妙利用地理优势,也不乏科学道理。

陈凡的想法是,把这些方法全部用上!

首先就是玉床。

玉这种东西,在蛮荒简直不要太多,非常好找。

然后就是凉井。

在屋内地板下方挖井,井壁上设置通风口,直通室外,室外修建水车,利用水车的动力往通风口扇风。

这样一来,井中的清凉之气就可以进入室内,形成半天然的空调!

而水车也可以将水不断送到屋顶,减轻冰的工作量。

想到就做!

他带着几女开始动手,大家都不是普通人,无论是挖井还是设置通风口都很轻松。

喵喵和双乐下山去寻找玉床。

陈凡和豆开始制作水车。

水车一般都是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利用上游的水流推动水车运动。

小潭正好符合这个条件,上面的小瀑布足以推动水车运行。

水车也叫筒车。

可以适当利用地势和风力,使水车运行效率更高。

陈凡和豆琢磨了一晚上,就造出了一辆简易水车,安装到小潭中,既美观又实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四合院:开局就搬家 大秦摄政王 极品佞臣 朱棣穿越汉少帝 终极杀手 审判之轮回 明末:开局穿越成永历太子 平民首富 穿越之女保僄传奇 冷宫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