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卫东也知道,他的重生和老太太的摸骨算命,这都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他不愿意说出自己秘密,老太太也不会给他点破,双方这样心知肚明的就挺好。
在卫东和海军还有朱大军的一起努力下,食品厂的职工在三班倒的情况下,日工作量达到了20个小时,才勉强的把日产量达到了800公斤。
卫东已经和刘卫中联系过好几次了,由于卫中那里没有相应的生产设备,现在所有的机器都需要他们手工打造,所以完成的速度非常慢。
按照目前他们的速度来看,要全部把所有的机器完成,最少还得需要20天。也就是说怎么也得到了12月初的时候,食品厂的日产量或许能达到1200公斤到1300公斤。
这两天村里也给卫东来了电话,报纸上的新闻他们也看到了。尤其是知道食品厂正式投产以后,村里的好多年轻人心都活了,纷纷找到王茂才,表示想去省城到卫东的食品厂里去上班。
作为家长的,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这些村里的孩子,就和王茂才自己的孩子是一样的。
出于他的本意,也想让这些孩子到省城去长长见识。所以他才给卫东打了电话,把这件事情和卫东描述了一遍,话里话外都透着,想让卫东同意让村里的年轻人,去省城工作。
卫东也知道现在村里的实际情况,虽然王家湾现在已经有三个村办企业了,养鸡场养猪场,还有一个饲料厂。
但是因为当初在开始投资的时候,王茂才,王茂林,谨小慎微怕赔钱,质始养鸡场和养猪场的规模都过小,还不能把全村的剩余劳动力都安排进养殖场工作。
现在想要出来工作的这帮人,其实都是毛头小伙子,大部分还不到20岁呢。这些人全是目光短浅,只看到了上学的苦,以为去工作才是甜。
等到若干年以后才能幡然醒悟,醒悟醒悟,醒了就误了。
倒不是说省城安排不了,他们这几个人的工作。
梁晓亮早就给卫东发过牢骚,说他现在手底下的人不够用,他们现在不单单是要做便利店的工作,还要做服装专卖店的装修。
还有甚至是他们在某一个店面干活的时候,附近的居民都要来找他们干活。在那个年代像他们这样,有组织有纪律的装修队伍,在整个省城也是绝无仅有的。
所以晓亮不止一次的向卫东提出,要求给他加人,这次村里面年轻人的事情,正好是应了这个机会。
卫东让晓亮简单的把工作安排了一下,和自己回趟村里,他也好长时间没有回家看过大琳姐了。
村子里的如今的变化,和卫东半年前离开村里出去的时候,有太大的变化了。从村里到县里的县级公路已经修好了,保证能让大卡车正常通过。路面也全都硬化过了,保证不会再像以前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了。
卫东回来的时间,正好是村里午饭的时间,村里人吃饭的习惯众所周知,村里面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都会在小广场“会餐”!
虽然这次回村,离上次也没有多长时间。但村里人见到卫东,就像是欢迎大领导回来一样。尤其是年轻人,看到卫东,就像是后世的年轻人看到偶像一样。
因为卫华和卫彪都去县城上学了,房子里是空空的,从实质意义上讲,卫东在村里已经没有自己的家了,他回来的时候自然是要去大爷家……王茂广家。
小亮在进村以前就已经和卫东分手了,他也要回自己的家,看看父母和妻儿。
王茂才,王茂林及一众村里的干部,得知卫东回来的消息,就如同是到王茂广家开村委会一样,纷纷过来聚集了。
最先到的是妇女主任杨小翠,因为她家和王茂广住的是邻居。
对于杨小翠这个妇女主任,卫东好像从记事起,她就已经是在这个位置了,她今年也就三十八九不到40岁。
对于这个女人用一句新名词说,就是”丰满”。用一句文言话叫“壮硕”。用村里的话就是大,什么都大,大胳膊大腿大脚丫,大屁股,大胸脯。
30多岁的妇女接连生了三个儿子,这在村里的面也不算多。她家老三现在已经十一二岁了,是她当妇女主任以后生的。
卫东还能记得,村里面早些年有的人说老三长得像王茂才,也有的人说长得像王茂林,反正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茶余饭后越传人们越高兴。
现在老三也有十一二岁了,跟他那两个哥哥一样,活脱脱的像他爹,村里面的人也都不瞎传了。
由于杨小翠接连生了三个男孩儿,所以就对王茂广家的4个姑娘特别的感兴趣。
按照她的想法,除了大琳以外,二琳配他的大儿子,三琳配她的二儿子,四琳就配给她三儿子就可以了。所以她以前的时候,有事儿没事儿就经常一天三遍5遍的往王茂广家跑。
可是自打今年卫东去县城发展以后,先是二琳跟着卫东在矿区安排了工作,接着又是大琳家的梁晓亮,跟着卫东去了省城,据说现在光手底下的工人还十好几个,还有就是老头子王茂广,据说现在也成了卤肉厂的技术副厂长了。
以前的时候,杨小翠自认为自己大小也算是村里面的干部,而王茂广就是个普通农民,自己家的儿子配他家的姑娘,从社会地位上来说,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是现在一看,人家的姑娘都吃上商品粮了。而自家的三个儿子还在土坷垃里面刨食吃。眼看着就要配不上人家的姑娘了,她这心里面就像猫抓了一样,痒的实在难受。
今天听她家老三说看见卫东回来了,饭都没有吃完,撂下碗就跑过来了。就想着趁别人还没来的时候,赶紧和卫东说一说,把他家老大也领到省城,哪怕就是当个小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