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金丹丹敲金大童的门,敲不开。耳朵贴在门上听听,里面的老式吊扇呼呼地转动着。
再拍门时,发现门上有个字条,写着:“别等我了,我今晚有事,不去戏曲茶楼了。”
金丹丹转身,不解地说,说好了一块去,唱《对花枪》的。
她打他手机,关机。
她在戏校门口的烧饼炉前,买了两个烧饼,夹了豆腐串,用食品袋包着,边走边吃。
14
中原路的过街桥上有看头。刘佳庆扶着桥栏抽烟,眼睛向下,目光如雨,热辣辣地洒向下面大道上的汽车和人流。他不知道人家都忙些什么,只知道自己失业了。
他不想再弄那销赃的车辆,他厌倦了机油气。他跨过了锦河,想在热闹的锦花市场里找点事做。因此,他看汽车看人,想的却是那个韦玉,她在市场里做了多年生意,应该能帮上忙。
瞅瞅太阳过了头顶,他去了市场找她。他兜里没多少钱,所有钱都寄往项县县城的女人那里。他想到韦玉那儿蹭顿饭。
韦玉不错,在市场门口的小摊上要了两碗担担面。这种面不是本地风味,一闻便知。吃一口,又麻又辣又烫,还有一滴一滴的红油,让再饿的人都放慢速度,让再冷的人都大汗淋漓。四川女人的叫卖声也充满了麻辣味。
两元一碗,韦玉给人家五元,不让找钱,四川女人认识她。朝她笑笑,将两个蓝边碗盛得极满。韦玉没吃,等刘佳庆扒完半碗时,她将自己的那满碗扒给他一半过去,说我吃不得太多。
两人离开时,韦玉告诉他,我把那女人给你搓合搓全咋样,她可有钱呢。你给她打下手,赚的钱应该更多。
突然有人高叫,市场里失火了。韦玉拔腿跑了进去。刘佳庆稍一犹豫,也跟了过去。
整个市场开始大乱。人叫声,消防车的叫声犀利如刀,刺得人群如同蚂蚁搬家一样朝外跑。
韦玉和刘佳庆让人流挤了出来。
刘佳庆拉了一下她,说咱上过街桥去。韦玉明白,奔向过街桥。从桥上向下看,有五六辆消防车奔向市场的南门。黑色的浓烟也是从南边飞过来的。韦玉估摸一下,黑烟方向离自己的门店还有些距离,稍稍放了心。
她不明白,刘佳庆却下了桥,从东门,逆着人流冲了进去。他去干什么呢?
15
晚上,刘佳庆提了张席子,铺在锦城商场的停车场上,歪着头看那台大电视屏幕。电视里正在报道白天的那场大火。瞅着火红的画面,刘佳庆觉得嗓子干涩,如同吃多了担担面。
到旁边的自来水笼头处喝了几口水。他看见了报拦处围了不少人。报栏里的灯光把人家射到老远的地方。
他挤了过去。
《锦城晚报》批出一大版,对遭到火灾的几十户个体商贩进行了采访,对锦花市场的安全问题提出了质疑。除了反面报道,还有正面的。市场管理人员有两个被烧成了重伤,除了表扬,还配发了四?照片。刘佳庆一看就认了出来。他到火灾一线时,那两个人已经抬了下来,消防车正向火源喷着暴雨般的水雾。
回到席上,他心里若有所失。躺倒又坐起,点上烟,寻找自己不快的根源。一支烟未完,寻到了。如果自己仍干记者这一行,这篇报道有可能就是自己写的。他清楚记得,火势未下去的现场里,人员不多,根本没见一个记者。
等火势渐灭时,才有记者扛了摄像机,距冒烟老远处拍摄。
16
面对一桌之隔的李锐锐,金大童心里嗵嗵直跳。他的目光不敢与她的目光相碰。李锐锐倒显大方,跟他聊着儿时在农村姥姥家听戏的热闹场景,舅舅将她扛在肩上,她听不懂远处戏台上的声音,光知道看大花脸。一旦大花脸不出来,她就要舅舅出来,到后台卖小吃的地方,买花米团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