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章、选题(1 / 1)

“呵呵,其实我还没想好呢。”

“我去。”

“反正你尽量多唱我那首歌曲,等你稍微有点知名度了,我再给你写一篇报道……”

“对,对,炒作一下。”

中午的大硬菜确实很顶饿。

回家了好一会儿,李满堂也不觉得饿。

正好黄毓也想喝粥了。

李满堂就在炉子上煮了点白米粥。

反正还有两天轮椅车才能拿回来,黄毓第二天就背着吉他出去转悠了。

李满堂则再次来到北青报。

来了好几次,李满堂都有经验了。

他们这些编辑记者一般都九十点钟以后才来上班儿。

来早了反而显出他们的懒惰了。

所以,李满堂也索性稍微晚一点。

等他来到报社时,大多数记者编辑都已经到了。

看门的保安都认识李满堂了,不仅不用登记,还主动向他点头致意。

到了办公室里,郝延已经到了,正在电脑前写稿子。

看见李满堂也只是点点头,把昨天的报纸递过来,然后继续打字。

李满堂低头看着报纸,心里嘀咕着。

郝老师的态度跟昨天好像有点不一样。

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对呢?

等郝延稍微停下手来,李满堂连忙说:“姐姐你昨天还好吗?”

“挺好的啊。”

“我昨天坐出租车回来时,司机说我傻。”

“他为什么要那么说呢?”郝延微微有些脸红了。

“我也琢磨呢,后来回家一想,姐姐喝酒了,要是磕了碰了怎么办?我昨天真该送姐姐上楼。”

“小东西,想那么多干嘛?”郝延说着,拧了李满堂脸蛋一把。

“出租司机那么说,一定是绕路了,结果你还没看出来,所以他忍不住说你傻。”

“我就说嘛,有个路口我觉得他走了两次。”

“今天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安排?”

“没有啊。”

“那一会儿开选题会的时候,你跟着我一块儿报选题好了。”

“嗯,好的。大概是什么内容?”

郝延笑笑:“别着急,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郝延继续打字,李满堂就低头看一会儿报纸。

李满堂文化水平低,看报纸也特慢。

别人是一目十行,他得逐行逐行看,要是身边没人都能念叨出声来。

才看完了两版,就听见有人大声喊:“走咯!开会咯!”

郝延也推一下键盘朝李满堂点点头。

李满堂连忙跟着郝延一起起身了。

各个隔断里也一下起来七八个人,大家一起向一间办公室走去。

这七八个男女都很年轻。

最大的估计也就二十五六的样子,年轻的也就二十一二,脸上还有几分学生的青涩。

相比之下,郝延是最大的了。

李满堂不知道她的年龄,只能大概估摸,她的年龄在32至36岁之间。

之所以定36岁,因为李满堂的老妈都才36岁。

众人鱼贯走进办公室里。

桌子前坐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

头发微秃,五短身材,******。

一进来,郝延就连忙介绍:“这是冯主任。”

冯主任起身:“这位就是李满堂吧。”

李满堂赶紧过去跟他握手:“冯主任好!”

冯主任使劲握着李满堂的手,好一会儿也没松开。

“听说咱们小李同学还不到十八岁呢。”

“我生日大,过了春节就十八了。”李满堂连忙强调。

其他人都笑了。

“那咱们这算是雇佣童工啊。”

“十六岁以下才算童工吧。”有人说。

“哈哈,那咱们这算是正常的了,坐,坐,都坐。”

除了李满堂,其他八个人中有五个是男的,三个是女的。

办公室逼仄,椅子也不多。

五个男的要么两人挤在一张椅子上。

要么坐在桌子上。

三个女的各自坐了张椅子。

剩下一张椅子就让给李满堂这个未成年人了。

刚坐下,冯主任就说:“这一周,我们要着重表扬一下郝延同志。西红柿这个新闻抓的好啊。这个线索在咱们手里都放了两个月了,总算是落实了。”

郝延脸上有几分得意,其他人脸上却有些不自在。

“而且李满堂小同学并不是科班儿出生,刚刚高中毕业是吧?”

“啊……”李满堂一下就反应过来,多半是郝延替他遮掩的。

“新闻采写的非常扎实,有头有尾,完全是个老记者的做派。”

“是啊,”一个坐在桌子上的男记者说,“不过西红柿最后流入哪家批发市场,甚至哪家零售市场这个,哈哈……”

李满堂倒没觉得怎么着,郝延脸色却有些难看。

“你,你什么意思?不会是觉得最后这部分是我们编的吧。”

“没,没,我可没那个意思。就是觉得难度比较大。”

另一个男记者也说:“是啊,农用车半夜没人的时候能跑四五十个,不开车,不骑摩托,不太可能追得上。”

李满堂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在质疑这个问题。

新闻作品不是写小说,记者的采访过程是不会呈现出来的。

以他们的能力和境界自然理解不了。

“我,我那天骑的是自行车……”李满堂解释说。

两个质疑的男子相视一笑。

“我就说嘛……”

其他人也纷纷笑一笑。

郝延有些不自在。

李满堂接着说:“我要是骑自行车追得话,肯定追不上。而且黑灯瞎火太危险。我当时就仔细打量了一下周边。田地附近只有两条大道,一条通往村子里。一条去往城里。所以……”

“所以你就直接到路边等着是吧?”冯主任两眼炯炯有神。

“是啊,我就在有点颠簸的路口等着。因为农用车上拉着西红柿,到了颠簸路段,司机肯定得减慢速度。等他过来时,我就骑车追上去,就这样子抓住车子的后挡板,一直跟着它……”

说着说着,李满堂戏精上身了,一边说一边比划。

另外两个女孩儿都听得眼睛湿润了,小声嘟哝:“好辛苦啊。”

五个男记者中,两个年轻的也直点头,并投来钦佩的目光。

“有勇有谋啊!”冯主任竖起大拇指。

“未来可期!你会成为一名最出色的记者的。”

郝延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不过,我采访的过程都是郝老师提前设计好的。”

李满堂不忘把功劳推给郝延。

“她给我具体分析了采访的过程,给我制定了采访计划。当然,跟车这段是我擅自主张,因为我暂时没想出其它办法。”

郝延也连忙说:“是啊,要是知道这么危险,我真不会同意他这么做。毕竟安全第一。”

“对,”冯主任点头。

“但不管怎么样,咱们小李同学智勇双全。年龄不大,考虑问题很周到啊。咱们老同志应该向他学习。”

大家忍不住一起鼓掌。

“现在,来报一下你们的选题吧。”

大家纷纷开始报自己的新闻选题。八壹中文網

听他们说了一会儿,李满堂才大概分清他们的岗位。

除郝延外,其他五男两女,有一男一女是编辑。

其他五个都是记者。

唯独郝延是采编合一。

一个年轻的男记者先说了自己的选题。

李满堂一听就来了精神了。

原来,他说的是房地产。

房子!房子!

这可是李满堂这一世的小目标。

“我想做一个房价是涨还是降的新闻,估计读者会感兴趣。”

冯主任皱着眉头听了会儿。

“可你想怎么做呢?”

“采访一下相关专家,让他们分析一下。”

冯主任摇摇头:“先放放吧,最好找个由头。没有由头泛泛地分析,那不成广厦周刊的文章了吗?不算新闻。”

又一个女记者说:“前天读者反应东市口医院收红包的事儿,我想再跟踪一下。”

“好!这事儿抓紧时间。”

其他几人也陆续提了自己的选题。

最后轮到郝延了。

她一本正经地打开大记事本,一字一板地介绍。

“嗯,我想做一个号贩子的深度新闻……”

“什么号?”

“就是医院的专家号。咱首都医疗资源丰富,全国各地都来看病。专家号也洛阳纸贵。我听说光是一个号码都能卖200块钱。”

“是啊,是啊,”其他几人也连连点头,小声议论几句。

冯主任点点头:“这个题材相当好,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不过,不太好采访啊,费时费力,也有一定危险性。”

“我自己肯定不行。”

郝延说着,看一看李满堂。

李满堂也搞不懂什么是“号贩子”,只是心里清楚他得挺郝延。

便连忙表态:“对,对,只要郝老师订出方向,我一定能采访到东西。”

“好!”冯主任挺高兴,“既然你们都有信心,那就抓紧去干吧。需要什么尽管言语。”

“好的。”郝延点头。

“不过,这个题材的难度比西红柿那个要大的多,你们恐怕得用一个星期来完成采访。”

郝延说:“是啊,我们会尽量采访的扎实一些,反正这个是深度新闻,不需要时效性。”

散会的时候,郝延还留在办公室里,李满堂先到郝延的隔断里坐着等她一会儿。

刚坐下,有人就在他肩头拍了一把。

李满堂认出是王军。

就是昨天吃自助餐李满堂顶替的那个人。

刚才他也报了个科技方面的选题,李满堂都没听懂。

李满堂有些不好意思:“昨天本来该你去,我占了你的位置。”

“唉,客气什么,我昨天有事去不了,就让你去了。”

“谢谢你啊,昨天那个……”

李满堂还想说昨天赚了300块钱,要不咱俩对半儿分吧。

可一想钱都花了,还怎么分啊。

就把下半截咽回去了。

两人又寒暄一会儿,王军拍拍李满堂的肩膀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

“你太老实了……”

然后转身走了。

啥意思嘛?

这斯文人说话咋阴阳怪气的呢。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量版婚宠,秦爷宠妻花样多 我把龙神九子给炼了 游世之锋 上门女婿会炼丹 无敌神婿在都市 绝情爱恋:首席前夫的宠爱 错嫁总裁:爹地,太腹黑 天使暧昧:跨越禁忌(完本) 龙飞世界 都市终极无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