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内。 陈正儒正赶往守仁学堂。 如今大魏又要面临一次巨大的考验,他如何不急? 只是陈正儒打算先去与许清宵谈一谈,看看许清宵有什么看法,同时再告诉许清宵这件事情,也让许清宵做好准备。 然而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没走到守仁学堂,便发现十二异族国弹劾许清宵之事,竟然已经传开了。 陈正儒将目光看去,下一刻,他的目光变得有些冷冽。 是大魏儒报。 百姓手中拿着的是大魏儒报。 一瞬间,陈正儒买了份儒报,一眼扫去,很快关于十二异族国弹劾许清宵之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在了儒报之上。 “该死。”
陈正儒死死捏着这份大魏儒报,眼神之中充满着愤怒。 不仅仅是因为大魏儒报针对许清宵而生气,更主要的是,大魏文宫竟然将这件事情直接说出。 这不止是要针对许清宵,这还是再针对大魏啊。 眼下,大魏应当封锁一切消息,尤其是涉及战争话题,因为百姓们逐渐开始务农,各地大兴种田,虽然现在条件还很艰苦。 可至少百姓们看到了希望。 然而,又发生战乱,这对百姓来说简直是噩耗,不管大魏能不能赢,对百姓来说都是噩耗。 所以,他才会提出让陛下压下这则消息,尽可能的拖延。 不是怕异族国,而是让大魏有点时间喘气。 他提议拖延半年,不是说大魏半年之后,就能国富民强,而是可以做好一切应策之法。 最起码如果突然打起来,很多事情都无法安排妥当。 大魏需要时间。 哪怕是要打,也需要时间去准备。 不是说,半年大魏就能打。 可现在大魏文宫发布的新报,直接将这件事情捅出来了,那么朝廷就必须要重视,必须要面对这个问题。 女帝就必须要处理此事,不能逃避这个话题。 如果没有捅出来,那么女帝就可以随便找个借口搪塞,就说事务繁重,暂时不处理,这些异族国也没话说。 现在异族国就是想要找理由,找机会,脱离大魏王朝,从而使大魏王朝征战。 这手段他看的清楚,所以他才会想出这个应策之法。 可没想到!大魏文宫这一手,将局面彻底打乱,激化矛盾,这当真是该死啊。 一瞬间,陈正儒捏着大魏儒报,直接朝着大魏文宫走去。 面容冷冽。 两刻钟后。 陈正儒来到大魏文宫,他面容阴沉,直奔儒报馆。 “见过陈儒。”
“陈儒好。”
一路上,有不少儒生朝着陈正儒打招呼,只是陈正儒脸色冷冽,压根就没有心思回复。 不多时,陈正儒来到儒报馆。 而此时,儒报馆中坐着三四位大儒,正在审查一些文稿。 砰! 下一刻。 陈正儒走入其中,直接将大魏儒报拍在陈心桌上,面容阴沉无比道。 “陈心,看看你做的好事。”
陈正儒真的气坏了,他身为当朝丞相,见惯大风大浪,城府极深,可今日他实在是忍不住。 大魏儒报将如此重要的事情公开,如若只是为了针对许清宵,那他今日当真要闹上一闹。 可如若是针对大魏,那他更要闹了。 此事,做的太过分了。 陈正儒的怒吼,让房内众儒有些沉默,很显然他们知道陈正儒为何事而来的,莫名有些心虚。 “诸位先下去吧,老夫与陈儒好好谈一谈。”
陈心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而是让其他大儒先退下去。 “陈儒,我等先行告退了。”
众儒起身,而后纷纷离开,毕竟这件事情谁都不想要沾惹麻烦。 待人走后,最后一人将房门关上,陈心这才缓缓起身,朝着陈正儒一拜道。 “陈儒,我知晓你现在心有怒气,但此事......并非我抉择的。”
陈心语气平静,没有因为陈正儒的态度,从而愤怒。 “不是你抉择的?”
“大魏儒报,不是你主笔的吗?”
陈正儒微微皱眉,当他听到这话后,脸上的怒意也消失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好奇。 “唉。”
“陈儒,这种事情,你觉得我能知道吗?”
“这是我准备的大魏儒报,可今日子时,上面便让我更替你手中的这份。”
陈心如此说道,给予回答。 可这话一说,陈正儒不由看向陈心手中的儒报,两者内容大致是一样的,不过陈心的儒报,没有写异族国的事情。 但这一份写了。 “是蓬儒?”
陈正儒开口,这般询问。 “恩。”
陈心点了点头,随后他看向陈正儒道。 “莫要看我是大魏儒报的主笔,可实际上真正的主笔,是蓬儒。”
“虽然我不知道蓬儒到底想要做什么,可看得出来,大魏文宫要出事了,大魏王朝只怕也要出事了。”
“蓬儒让我来主笔,无非是要堵住天下百姓之口,无非是想要限制许守仁罢了。”
陈心缓缓开口,他成为了大魏儒报的主笔,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好处,反而麻烦一大堆。 他做不到像严磊一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认认真真去做,也导致莫名得罪了一批大儒,毕竟文无第一,选谁都得罪人,不止是如此,有时候蓬儒让自己更改一些内容。 他不想更改,可却无法抗命。 就好比这件事情。 他哪里不知道此事影响很大,可问题是,这大魏儒报是他陈心的吗? 答案显而易见。 他只能选择做或者不做,若不做的话,也会惹来麻烦。 “我这就去找蓬儒。”
陈正儒转身,他想要问一问蓬儒到底想要做什么,可却被陈心一把拉住。 “不用去了。”
“蓬儒不会见你的。”
“而且你想问的问题,无非是蓬儒为何知晓此事,又为何将此事宣告出去。”
“你的问题,我都问过了,这事乃是异族国读书人传来的消息,此事不假,至于宣告出去,蓬儒也说了,百姓有权知晓国家大事,国威不可辱。”
“至于国家大事,应当由六部审核,蓬儒也说了,此事是大魏之事,应当大魏子民知晓,无需六部审核。”
陈心有些无奈道,因为陈正儒想问的问题,他都问过了,而且蓬儒的回答,也滴水不漏。 当陈正儒听完此话后,不由陷入了沉默之中。 房内,两人皆然沉默不语。 但过了一会,陈心继续开口。 “陈儒,最近文宫召来了各地大儒,来了几天就走了,具体是什么事情,我就不清楚了,但......我感觉得到,大魏要迎来一场惊天变动,所以无论如何,做好一切准备,无论是什么。”
陈心开口,他说出自己这段时间看到的事情,告知陈正儒。 “好。”
陈正儒点了点头,而后朝着陈心一拜,算是告罪,紧接着转身离开了。 既然知道是蓬儒发布的大魏儒报,那么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如陈心说的一般,对方已经给出了答案,而且这个答案滴水不漏。 大魏最强的情报网,就在文宫当中,天下读书人都是大魏文宫的眼线。 至于宣告而出,蓬儒也没有做错,毕竟这么大的事情,若是压着不说,对百姓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万一真打起来了,百姓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备。 只是这件事情轮不到蓬儒来发号施令,也轮不到蓬儒来处理。 对方到底在想什么,陈正儒不知道,但陈正儒知道的是,蓬儒并不希望大魏安安静静发展。 不仅仅是蓬儒,很多人都不希望大魏安安静静发展。 只是,现在没有任何手段去针对他们。 想到这里,陈正儒不由朝着守仁学堂走去。 他离开了大魏文宫。 去找许清宵了。 而当陈正儒走后,文宫之中,几双眼睛也收回了目光。 不多时。 陈正儒出现在了守仁学堂。 “见过陈儒。”
“我等见过陈儒。”
“陈儒,先生正在房内。”
守仁学堂的学子们纷纷起身,朝着陈正儒一拜,有人知晓陈正儒前来的目的,当下引路。 “好。”
陈正儒点了点头。 随着对方走去,很快便在房内,看见了许清宵。 而此时,许清宵面前,也赫然摆放着一张‘大魏儒报’。 显然许清宵已经知晓了这件事情。 不过许清宵面容上还是显得十分平静,也就是见到自己后,起身笑道。 “见过陈儒。”
许清宵起身,朝着陈正儒一拜,面上带着笑容。 “无需多礼。”
陈正儒摆了摆手,而引路前来的学生,十分自觉地退出房内。 待房间只剩下两人后,陈正儒开口。 “守仁,这大魏儒报你看完了吧?”
陈正儒问道。 “看完了。”
许清宵点了点头,直接回答道。 “你有什么想法?”
陈正儒直接问道。 听到这个询问,许清宵不假思索道。 “他们是在试探大魏底线。”
许清宵开口,一语道破这件事情的核心。 “何以见得?”
陈正儒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许清宵竟然与自己的想法一致,而且这么快就猜到了。 要知道许清宵可没有什么情报机构,肯定不知道北境发生了什么事情,能猜到对方的目的,足以证明许清宵聪明绝顶了。 “十二异族国,没必要因为番商与礼部之事来得罪我。”
“陈儒,并非是许某狂妄,以许某如今在大魏的地位,莫说十二异族国,即便是十二位大魏亲王来弹劾许某。”
“想来陛下也不会罢免许某之职,这十二异族国,岂会不知这个道理?”
“而且身为附属国,竟敢插手主国之事,他们没有这个胆量,哪怕如今大魏式微,他们也不配。”
“这一点,他们比许某更懂。”
“而明知弹劾不了许某,他们还要这样做,只能证明两件事情。”
“要么他们有绝对把握能让许某被罢官,要么他们想要借题发挥。”
“附属国最大的梦想无非就是超越主国,亦或者是成为第一附属国。”
“很显然,这十二异族国根本不想成为第一附属国,他们想要离开大魏了,成为独立的国家。”
许清宵缓缓开口,将自己的猜想说出。 陈正儒坐在许清宵对面,再听完许清宵的理论后,不由点了点头。 “守仁,你所猜想于老夫不谋而合。”
“这群异族番邦,可谓是狼子野心,本来老夫是希望陛下压而不发,先拖延一段时间再说。”
“却不曾想到,蓬儒直接公布消息,逼着朝廷选择,守仁,你有何良策,可以压制一番?”
陈正儒问道。 “有。”
许清宵开口,让陈正儒眼前一亮。 “何策?”
陈正儒继续问道。 “杀光这些异族。”
许清宵淡淡开口,这是他的解决方案。 陈正儒:“......” 说实话,陈正儒一开始还满是期待,可听完许清宵所言后,他的期待全部没了。 杀光异族? 他也想啊,可问题是杀的光吗? “守仁,莫要打趣。”
陈正儒叹了口气道。 只是许清宵摇了摇头,看向陈正儒道:“陈儒,学生没有开玩笑。”
“这群异族,不过是大魏的附属国,他们敢跳出来,显然做好了准备,而且其他附属国也在观望,一旦大魏不主动一些。”
“只怕惹来的麻烦更大,到时候就不是十二国了,而是百国。”
许清宵如此说道,他还真不是开玩笑,这个麻烦如何解决? 简单,杀光就好,杀到无人敢叫嚣。 可此话一说,陈正儒摇了摇头。 “守仁,其实还有很多事情你并不知道,这些附属国,虽然是附属我大魏,但自从靖城之难后,大魏国威损伤极大。”
“这些附属国便开始蠢蠢欲动,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时不时拉拢与联络他们,为的就是想要离间,使我大魏国运不畅。”
“如若大魏真敢率铁骑而战,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也必然会援助他们,到时候北方蛮族也势必卷土重来。”
“一旦如此,那便是全面战争,最可怕的是,大魏内部也不安宁,藩王之乱,迟早会爆发,如若大魏正的全面开战,这群藩王也将会在第一时间兴兵造反。”
“所以,杀不得,也打不得啊。”
陈正儒认真解释,将眼下的局面情势告知许清宵。 不是大魏不想打,而是大魏不能打。 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是,许清宵明白这个道理。 他缓缓起身,随后开口道。 “若不战,便陷入敌人的圈套之中了。”
许清宵如此说道,而陈正儒摇了摇头:“对方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从他们发难开始,我等就已经陷入了这个僵局。”
“他们早晚会出手的,只是没想到会这么早,他们急了。”
陈正儒给予回答。 “那,陈儒的意思是?”
许清宵问道。 “不战,拖。”
陈正儒回答道。 拖? 许清宵稍稍沉默,对于这个办法,许清宵也想过,可以说以目前的情况,拖是最好的。 大魏的的确确需要休养一段时间了。 如今水车工程已经开始运行,第一批实验结果马上出现。 大魏商会也井井有条,至少底层的商人赚到了银子,已经吃到了红利,八大商吃了亏,但从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好处。 大魏的农商,逐渐稳定下来,这是良好的发展形式,持续下去,最快三年,最迟十年,大魏将会有天翻地覆的改变。 只是有些人看不得大魏安稳发展,所以故意发难,想通过这件事情来限制大魏的发展。 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 至于是什么,许清宵不知道罢了。 “恩,拖,拖半年,甚至一年,至少让大魏有时间做好应战准备。”
陈正儒回答道。 “大魏儒报已经将事情宣告出去,如何拖?”
许清宵继续问道。 此话一说,陈正儒沉默了。 的确,大魏儒报将这件事情宣告出去,朝堂就必须要尽快做出抉择,即便是女帝有意拖延。 能拖多久?三天还是五天? 早晚还是要面对这个问题的。 “我想想办法,此事能压就压,实在压不住,也压下来。”
陈正儒咬着牙说道。 然而许清宵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毕竟眼下的确是一个死局。 十二异族国弹劾自己,想要罢免自己的职位。 大魏肯定不会同意,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现在的作用,更主要的还是,如果大魏答应了,岂不是有损国威? 区区一些番邦小国,竟然敢插手大魏的事?还要求罢免大魏户部侍郎? 你今日要罢免户部侍郎,明日是不是就想罢免大魏丞相? 这种事情绝不可能发生,损国威之事。 可如若不同意,十二异族国肯定会有后招,大魏的行为,正中他们下怀,这帮人必然会借题发挥,提出脱离大魏的要求。 曾经依靠大魏不知道占了多少便宜,得到过多少援助和赏赐,现在看大魏不行了,就想要抽身而走? 这可能吗? 根本就不可能。 只是大魏又不能出兵,这让陈正儒实实在在有些头疼,也让大魏陷入僵局。 只怕明日上朝,朝堂要闹翻了。 “陈儒,如若真需要罢免许某官职,倒也不是不可以。”
许清宵忽然开口,让陈正儒一愣。 只是很快,陈正儒回答道。 “陛下不可能罢免你的官职,老夫也不会同意的。”
陈正儒如此说道。 但许清宵没有回答,而是取出毛笔,快速在白纸上落字。 写出四个字,许清宵递给陈正儒道。 “陈儒,守仁之言,皆在其中。”
许清宵如此说道,陈正儒接过许清宵手中白纸,扫了一眼,眼神中不由闪过一丝疑惑。 白纸上赫然写着四个字。 ‘仁者之师’ 这四个字,让陈正儒仿佛想到了什么,又不知道是什么,十分古怪。 可他没有多说,而是看向许清宵道。 “这几日,如若没什么忙的话,去朝堂吧,身为大魏侍郎,你几乎没有上过几次早朝。”
陈正儒留下这句话,便直接离开了。 而等陈正儒离开后,许清宵的目光,不由落在白纸上。 这次异族弹劾,许清宵的确有良策,但这个良策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缺一不可。 他方才告知陈正儒,可以罢免自己的官职,这句话并非是气话,也不是妥协,而是他的计。 平乱之计。 只不过,想要让这个计划完美实行开来,需要满足很多因素,一个因素没满足都不行。 再者,许清宵也要拖。 只要时机成熟,他有信心,一举歼灭这些叫嚣的异族国。 弹劾自己对吧? 行,一个个都记下来,不弄死这帮异族国,许清宵还真对不起自己这些布局。 就如此。 转眼之间,便到了翌日清晨。 十二异族国弹劾许清宵之事,传遍了整个京都上下。 百姓们极其愤怒,各大酒楼也纷纷在讨论此事,没有人不觉得愤怒,哪怕是一些曾经并不是很支持许清宵的人,也不由加入了声讨大军中。 原因无他,区区附属国,竟然要让大魏罢免许清宵? 大魏是什么?是上国之上啊,大魏的国事,轮得到你们这帮臭鱼烂虾插手吗? 说句难听的话,你们配吗? 这是百姓们的愤怒。 而各大国公以及列侯武将们,也一个个暴怒了,先不说他们支持许清宵,其次身为武官,听到附属国这样的要求。 上上下下都炸锅了。 这些附属国,当年就是太祖的小弟,一个个被太祖教训的鼻青脸肿,如果不是留着布局,这群异族早就杀光了。 后来看这帮异族这么乖巧,而且一个个如此听话,再加上能够弘扬大魏国威,大家也就忍了,甚至太祖之后,还给予番商优待,援助各种资源,动不动赏赐牛羊马群。 也算是皇恩浩荡了。 结果这帮家伙,不但不感恩,现在竟然敢弹劾大魏官员? 谁嗅不出这当中的阴谋啊?谁不知道十二异族国想要做什么啊? 他们知道,所以更加愤怒。 今日朝堂当中,武官屡屡开口,想要谏言,讨论此事,但都被陈正儒给压下去了,女帝也丝毫没有提起此事的意愿。 以致于这些武官一个个心里窝火,退了朝会后,把各家儿子吊起来抽了一顿,以泻心头之怒。 但又一连过了四五日。 朝堂之上,压根就没提这事,女帝似乎故意不提,想要强行压下此事,而京都依旧有人在讨论这件事情,但很快又被一股力量给压下来了。 不允许京都讨论此事。 可人的嘴怎可能堵住? 京都不让讨论,事情也早就传开来了。 五日内,大魏上上下下都听说了这件事情,民间谣言四起,大致意思就是,许清宵为人狂妄嚣张,以致于异族国大怒,难以咽下这口气。 所以才会书写奏折弹劾许清宵。 虽然有这种谣言,可百姓们压根就不信啊。 以往,许清宵的民望很高,除京都之外,许多郡府百姓也都知道许清宵这号人物,对许清宵还是颇有好感。 换句话来说,许清宵的路人缘还算不错。 而这一次,纵有谣言四起,可无论如何有一件事不可否认,那就是附属国插手大魏内政,这谁忍得了? 大魏百姓最起码还是有血性的,这是民族国家的荣耀感。 七次北伐是输了,可大魏的骨气没有消失,甚至还耿耿于怀记着这件事情。 自然而然,明白此事后,民间百姓直接炸毛了,各种谩骂这些异族国不是东西。 哪怕讨厌许清宵又能如何?许清宵是好是坏,由大魏百姓来说,再怎么也轮不到外人说吧? 所以,民间的态度几乎一致,就是支持许清宵,抵制十二异族国。 可朝堂上迟迟不提此事,以致于民间百姓都有些好奇,不明白女帝到底作什么打算。 又是如此。 五日之后。 自大魏儒报刊登十二异族国弹劾许清宵之事,已经过了十天,这十天内,女帝对此事充耳不闻,任凭武官如何去提,都被其他事情给压住了。 民间有怨言,毕竟百姓们并不知道这件事情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已经开始谩骂朝廷了,大概意思就是,人家都骑脸了,大魏竟然无动于衷。 这些武官是不是被打断了脊梁骨? 武官们知道民间怨言后,一个个气得暴跳如雷,他们不可能找百姓麻烦,只能自己从自己身上发泄了。 武官们是知道这背后藏着什么事情,可他们理解但忍不了啊。 这一日,终于有武官出面,强行提起此事,但陈正儒依旧将此事压下,想要如之前一般拖延。 可这一次,兵部侍郎直接破口大骂陈正儒,将民间百姓之怨言说出,试图将此事闹大来,逼着皇帝给予一个答复。 但结果便是,兵部侍郎直接被拖出去,罚二十军棍,外加上禁足一月。 这个结果,导致武官一脉齐齐怒了,文武之间原本因为许清宵而缓和的关系,急剧下降。 大家都有自己的目的和思考方式,陈正儒等人思考的是大魏国势,武官思索的是大魏国威,两者都很重要。 大国就必须要有国威,若无国威,势必会影响到大魏国运,若不是这点,这些武官也不会如此激烈强求开战。 谁不想有钱有粮打仗?谁希望一仗打完,自己赢了,可国家没了? 总而言之,这段时间很憋屈,极其的憋屈。 如此,又过五天。 已到十二月份。 十二月月初,京都发生了两件事情。 大魏文报搞了个什么庆年活动,三折低价售卖大魏文报,持续一个月,在外人看来是许清宵想要通过降价方式争取市场。 而大魏儒报,则在十二月份,刊登发表了一篇新的文章。 【隐而不宣,尽失国威,泱泱大魏,有何可惧】 这是大魏儒报最新发表的文章。 这篇文章发布后,一时之间,激起千层浪。 文章开篇便是指责六部意图将此事隐而不宣,不告诉百姓,想要压下,贪生怕死,而后更是阻止世人讨论此时,想要逃避,害的大魏失去国威。 文中重点就是,大魏王朝乃是上国之上,面对区区异族国的挑衅弹劾,竟然不敢回应,这都已经过了半个月了,同时还特意写了几段来自异族国读书人的言论。 如今大魏所有的附属国,都在笑话大魏,说北伐打断了大魏武官的脊梁骨,打没了大魏百姓的骨气,言语犀利,而且字字珠玑。 最后结尾更是质问。 质问大魏到底在怕什么? 这篇文章,每一个字都是下了功夫的,许清宵看完之后,也不由大赞此人文笔犀利。 短短几句话就能将人的情绪调控起来,说实话自己估计都没这个能力。 不仅仅如此,这篇文章的精妙性,让许清宵不得不认真研究。 许清宵知道,大魏文宫是在施压,借助天下百姓向朝廷施压,但这个施压有两种意思。 一种意思就是真正替百姓发声,可这帮大儒岂能看不出十二异族国的用心?他们看得出,知道十二异族国在针对自己,所以故意这样做,想要让自己背锅。 还有一种意思是,大魏文宫不是针对自己,而是在针对大魏王朝,自己不过是导火线罢了。 许清宵更希望大魏文宫是针对自己,最起码这样的话,大魏文宫只是某个人用心险恶罢了。 可如若大魏文宫不是针对自己,而是针对大魏王朝的话,那就不是其心险恶这么简单了。 而是真正的没有良知与道德。 最主要的是,若是后者的话,大魏文宫又在图谋什么呢? 果然,随着地位越来越高,了解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 不像之前一般,自己怼个大儒,怼完了就怼完了,哪里有那么多是非。 将大魏儒报放在一旁,许清宵又安静的开始练字,他最近喜欢上了练字,所以没事就练练字。 一切还在掌握之中,大魏文宫所做的事情,也都在许清宵掌控内。 而此时。 随着大魏儒报的出现,武官一脉彻底炸毛了。 安国公府,一道道谩骂声响起。 “他娘的,我等什么时候被这群儒官这般羞辱?说我等脊梁骨被打断了!去他娘的。”
“这帮儒官,当初北伐的时候,怎么没看他们如此有骨气?现在居然这般讽刺?有本事让他们上战场啊。”
“是我等不愿征战吗?还不是陈正儒非压着我们!还有陛下也是的,拖了半个月,不给他们一点回应,哪怕先回应一下再说啊。”
武官们的叫骂声彼此起伏。 而诸位国公们脸色也不好看,他们身居高位,岂能不知道这件事情背后隐藏了什么? 可武官背负的使命和意义完全不一样,这种事情,文臣们可以忍下来,可以从长计议,但对他们来说影响极其不好。 尤其是这份文报一出,只怕大魏百姓要骂死他们这帮武将。 对他们来说,算是失去了民意,如此一来的话,他们如何能安稳等待?又如何能安心等待啊! “好了!”
最终,安国公的声音响起。 他面色有些阴沉,望着众人如此说道。 一时之间,众人安静下来。 皆然沉默不语,望着安国公。 “这件事情,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不过,已经拖了半月之久,也差不多到了时候。”
“明日上朝,老夫亲自启奏,尔等回去,好好休息,明日上朝,看老夫神色行事。”
安国公如此说道。 他身为武将之首,自然而然要站出来说话,底下人不服气了,他也必须要出来做个表率。 眼下,等了半个月,他也忍不了了。 “我等敬遵国公之言。”
众列侯武将再听到安国公这般回答后,一个个跟着开口,既然安国公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 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等明日上朝吧。 “散了。”
安国公喊了一声,众人也纷纷起身告退。 而待众人走后,安国公看向自己的儿子道。 “帮为父拟一份奏章,爹去找守仁一趟。”
安国公起身。 十二异族国针对的是许清宵,可整件事情,许清宵仿佛消失一般,压根就没有出面过,也没有发过声。 甚至安国公本以为许清宵会在大魏文报中写一点自己的想法,换取民间支持,可没想到的是,许清宵如同消失一般。 眼下局势到了这个地步了,他必须要找许清宵一趟。 看看许清宵到底是怎么想的。 吩咐完此事后,安国公直接动身,想要去找许清宵。 但就在此时,管家的身影出现了。 “老爷,老爷,许大人的学生让我给您送一份信,说是许大人写给您的。”
管家跑来的时候有些急,步伐很快,来到安国公面前如此说道。 “守仁给我的?”
安国公接过信纸。 摊开一看,上面只有短短四个字。 “由心而行。”
这是许清宵的字迹,他看的出来。 “由心而行?”
安国公站在原地,他一时之间不明白许清宵的意思。 可想了想,安国公明白许清宵的意思了。 当下,安国公朝着书房走去。 “爹,您不去了吗?”
世子询问道。 “不去了。”
“奏章也不需要你写,爹亲自来。”
安国公直接回答,甚至要亲自上手,写明日的文章。 大魏京都。 一间密室之中。 蓬儒与怀宁亲王对视而坐,周围还坐着两道身影,坐在阴处。 气氛很诡异,众人都没有说话,显得十分寂静。 过了半响,蓬儒的声音缓缓响起。 “老夫已让大魏儒报发表抨击朝堂的文章,若不出意外,一日之内便能传遍整个大魏,到时民间怨气剧增,此事女帝不想管也要管了。”
蓬儒缓缓开口,道出自己所做之事。 “蓬儒,此事本王已知晓,不过这般激进,难道蓬儒不担心女帝找文宫麻烦吗?”
怀宁亲王开口。 原本按照计划,他们还会继续等待一个月的,可没想到大魏文宫居然发表了一篇这样的文章。 这篇文章他看过,字字珠玑,不仅仅是把朝堂上下官员骂了一遍,更是戳中了武官最大的软肋。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这两日大魏朝堂必会发生大事。 只是这样做,好是挺好,可在女帝眼中,大魏文宫的所作所为,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没必要这样。 “为民出声,陛下不敢怪罪老夫,这一招也是向许清宵学的。”
“不过,文宫已经做了该做的事情,剩下的事情,王爷要抓紧了。”
“一切按照计划来,每一步骤都不容有任何失误。”
“如若此计能完美而行,于己于尔,都是天大的好事。”
“大魏,也是时候改变一下了。”
蓬儒开口,督促怀宁亲王不要出问题,该做的他都做了。 “蓬儒放心,只要大魏给予回应,后面的事情,本王都能立刻实行。”
怀宁亲王给予回答,语气笃定。 “恩。”
得到这个回答,怀宁亲王点了点头,只是就在这一刻,另一道声音响起了。 “如若女帝答应罢免许清宵之职,没有中计,该怎么办?”
声音响起。 蓬儒面无表情,而怀宁亲王开口了。 “不,她不会答应的。”
“她与许清宵之间本身就有隔阂,若真答应了,那大魏便少了一位旷世奇才,对我等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也不会妨碍我等计划,无非是再让她拖延一段时间罢了。”
怀宁亲王如此回答,语气斩钉截铁。 “王爷,我明白这个道理,我的意思是说,假意免职,毕竟罢职与升职,不过是在女帝一念之间罢了。”
“再者,即便是不给职位,许清宵依旧可以为大魏出谋划策啊,据我手下探子回报,许清宵没上过什么早朝,这段时间都是围绕大魏文报和他的学堂做事。”
“莫名感觉,许清宵有没有官职,都是一回事。”
他如此说道,有些想不明白。 而此时,蓬儒缓缓开口。 “许清宵罢职与不罢职,都无所谓了,我等并非是针对许清宵,他不过是替罪羊罢了。”
“总而言之,这一次的计划,无论如何,对我等来说都是有利的。”
“女帝即便是做对了每一个选择,也只是给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罢了。”
“行了,就这样吧,不出意外,明日朝堂上会有热闹看了。”
“老夫先告退了。”
蓬儒显得十分自信,不过说到后面,他杵着拐杖,缓缓离开。 待蓬儒离开后,怀宁亲王的目光之中,也露出一抹好奇与疑惑。 因为他并不知道,为何蓬儒会来帮助自己。 只是为了打压许清宵,以及提高文宫地位吗? 他莫名有些不信。 自他入政时,他就明白一个道理,读书人......靠不住。 只是所有念头收起。 他没有多想,也起身离开了。 就如此。 翌日。 卯时。 皇宫之外。 武官一脉,齐齐神色冷漠,显得有些气势汹汹。 陈正儒等人察觉到了这种神色。 一时之间,他不由暗自叹了口气。 他知道,今日朝堂上,势必是一场龙虎之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