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建国思索着齐国为何要抓太子去美洲的时候。
东野西伯又对着虎小六询问道,
“太子有没有告诉过你们,太子被绑以后发生了什么?”
虎小六连连点头说道,
“知道,知道,太子曾经跟虎彪大哥说过。”
虎小六如此一说,众人立刻又将目光投向了虎小六。
随后虎小六回忆了片刻,开始讲述从虎彪口中得知的太子被绑经过。
太子说被绑以后,被人一路带到了燕国。
而太子在燕国境内的时候找到了一个机会逃跑了,随后开始四处流浪。
毕竟太子当时太小,很快就被人卖为奴隶了。
太子做了几个月的小奴隶以后,被来回转手卖了好几次。
最后被人卖掉到了箕子朝鲜,带上了船。
那个船上不单单有成年的水手,还有许多男男女女十来岁的奴隶孩子。
就这样太子跟随这个船来到了当初还只是营地的乌托邦。
然后他们就在乌托邦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所有人也都被免去了奴隶的身份。
从虎小六口中得知,就是因为乌托邦大部分是奴隶,而到达那里以后实行的是人人平等,所以整个社会氛围非常融洽。
整个城邦的凝聚力也非常强,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而且那里真的实行按劳分配,这更是大大提高了众人的归属感,整个乌托邦更是很有秩序。
因为乌托邦大部分的人口组成一开始就是奴隶与野人,无田无产的自由民。
所以这样的生活,他们更加的珍惜,他们也没多少人想回到故国。
虎小六说完太子到达乌托邦的经过以后,总感觉怪怪的。
不是说虎小六说谎,虎小六转述的应该是真的。
但是抓走太子的那些人,可以轻松秒杀前卫国国君的护卫,却让一个孩童从眼皮底下溜走了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周建国对着东野西伯询问道,
“先生觉得这件事可不可疑?”
此时周甲突然插嘴道,
“王上,这件事太可疑了。”
“哦?说说你的看法。”周建国对着周甲询问道。
周甲随后讲述了自己的看法,周甲也觉得掳走太子的一行人在郑国,卫国的活动显得都非常专业。
但是却在燕国的时候让年幼时期的太子逃走了,这个事情的发生概率几乎没有。八壹中文網
他们没有杀太子,而是掳走太子足以说明他们不是为了杀太子。
但是让一个孩童逃走,那么太子必然九死一生。
可是太子逃走了,而且还在机缘巧合的被送到了乌托邦,足以说明太子逃脱为奴,最后被送到乌托邦都是局。
而且这个局是单纯的为太子做的,目的自然是让太子觉得到达乌托邦显得很自然。
周甲觉得,如果太子是直接被绑以后,然后直接带到乌托邦,太子肯定会接受不了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必然会日日思念返回周国。
在遇到虎彪他们的时候,肯定立刻就会想回来。
而如今太子面对虎彪表明了身份,竟然表示不愿意回到周国。
那就可以说明一件事,太子在为奴的那几个月肯定也是吃了不少苦,甚至有可能差点丧命。
而到达乌托邦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让太子渐渐的喜欢上了那里。
周甲的分析很透彻了,太子能溜走,然后成了奴隶,最后混在一堆奴隶里面被卖到齐国的船上。
足以说明做这个局的人心思非常缜密,甚至连太子的情绪都考虑到了。
听完周甲的分析以后,东野西伯也是瞬间恍然大悟。
周甲这么一分析还真是这么回事,周甲掌管天知局,天天在刺探情报与反刺探。
所以周甲的心思与思维必然会比常人更加缜密一些。
周建国听完周甲的分析以后,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这件事看起来太子是机缘巧合去了乌托邦。但是仔细一推敲,的确是一个局。这个局还是精心设计过的。”
东野西伯随后赶忙行礼道,
“王上,要不要召见齐国使臣?或者王上直接召见齐国庆惠?让他们接回太子?”
周建国摇了摇头,随后说道,
“空口无凭,再说太子并未在乌托邦暴露身份。我们仅仅凭借虎小六的一面之词,就找齐国对峙太过草率。”
周建国这么一说,周甲与东野西伯瞬间觉得的确不好办。
因为现在没有实际的证据可以证明,齐国只要矢口否认,周建国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随后周甲提议道,
“王上,我们何不也建造巨船,去寻找齐国建立的乌托邦?”
周建国再次摇了摇头,随后说道,
“美洲那么大,齐国的乌托邦到底建在哪里,我们根本不知道。而且沿途航道是怎么走的,我们也根本不知道。开辟一条航道不是那么简单的。”
航海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庆克前前后后派出去了多少船队?更是投入了多少人力财力?
更何况美洲那么大,如何才能找到乌托邦?如果没有齐国的协助,天子可能也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
毕竟周国不沿海,建造巨船的成熟工匠周国是缺乏的,而成熟的水手那更是在沿海才有。
这些准备工作就需要一两年,然后再去探索航道,寻找乌托邦。
那么周建国要投入巨大的精力与财力,统一华夏的事情就要被搁置。
而且齐国庆氏是寻找美洲,然后在一个合适的地点建立了一个基地,乌托邦。
周建国要做的不单单是寻找美洲,而是要去寻找庆克在美洲建立的乌托邦,这个难度系数就更高了。
总而言之,没有齐国的协助,天子想去乌托邦接回太子,短时间内是完全不可能的。
此时周甲看向虎小六,一脸期待的询问道,
“如果我们有船,你能找到乌托邦吗?”
虎小六听到周甲的询问,一脸愧疚的说道,
“小人只是学了一些水手的活,航道上的知识一窍不通,还请大人恕罪。”
此时周建国赶忙对着周甲说道,
“你不要为难于他了,航道方面的知识,不是一个水手能在短时间内学会的。”
因为这个时代华夏的航海知识几乎是空白,就算有航海知识也需要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带队才行。
就算是老船长带队,在海航上远航依然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毕竟没有很多现代化的设备预测海上天气情况。
这些都是需要反复记载,需要丰富经验的。
这也是为什么齐国庆氏花了十余年时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