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
在这些小诸侯国的债券利息一路飙升的时候,其实不少大商贾与有钱的大贵族内心已经蠢蠢欲动了。
首先就是回报率太高,这个回报率已经超过了他们很多生意可以得到的回报。
再者就是,有些人为了说服自己,他自己给自己进行洗脑。
比如这些诸侯国虽然小,也是有国土与疆域的。
其次就是这些国君不应该会冒如此恶名,而去做这件事。
人的自我洗脑,很多时候都是自欺欺人,而有些大商贾与有钱的大贵族之所以会选择自我洗脑。
那完全是因为他们抵御不了这些小诸侯国债券背后的巨额利息。
其他外界疯传,天子会收买这些小诸侯国的债券,但是唐子陵旗下的商行并没有出手购买小诸侯的债券。
这也是让这些大商贾与有钱的大贵族们犹豫的地方。
只要天子出手,他们必然毫不犹豫的跟进。
就在这些小诸侯国的债券利息翻了好几倍的第五天的时候,
一个惊天的大消息,在王都内部的大商贾圈与贵族圈炸开了。
那就是王都突然出现了一些名不经传的小商贾,突然出现在王都,竟然在债券交易行购买那些高利息的小诸侯国债券。
因为这个时代的大商贾们对天下的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了解。
虽然天子与齐国双双推动工商业,一时之间天下增加了不少商贾。
但是增加的都是小商贾,而大商贾的数量还是那么几十个。
而且敢买这些小诸侯国债券的商贾,之前大部分都没有出现在王都过。
这个事情就非常反常了。
所以不少大商贾与有钱的大贵族,立刻利用他们的关系网,利用他们的商业情报系统,调查这件事。
虽然这些买债券的小商贾的行为非常低调,但是他们做的事情是大贵族们都聚焦的。
这样一来,他们哪怕再低调,也会让人查出他们的来历,身世,背景。
很快这些低调的小商贾就被查了出来。
原来这些小商贾很多都相互不认识,但是他们都与滕钱,卞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个时候,事情就变得明朗了,肯定是滕钱与卞和在暗中购买。
而滕钱与卞和虽然不是天子官方商人的代言人,但是他们与天子的来往也是非常密切。
滕钱本来只是一个中等商贾,财富等级在天下大商贾里面根本排不上名号。
卞和更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商贾,更是没有身份,没有名号。
但是仅仅是炒作面粉提货单这一件事,就让滕钱从一个中等商贾一跃成为天下前十的大商贾。
而卞和则一下子也是名声鹊起。
虽然唐子陵控制的财富远比滕钱与卞和多,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唐子陵那是天子的代言人。
而滕钱与卞和就不一样了,他们只是与天子合作,他们的财产是个人。
所以滕钱在这短时间从天子那里接到了不少商业大单,在周国个人财富上,滕钱已经算是名副其实的首富了。
其实滕钱被称为周国的首富,但是与齐国的那几个还是有点差距,毕竟滕钱也是刚刚崛起。
但是好歹以滕钱现在的地位与身份,那一举一动也是备受关注的。
因为滕钱从事的行业,立刻就会获得很大的收益与回报。
所以滕钱的商业行为,是仅次于庆氏的商业风向标了。
只要跟着滕钱后面,就算发不了大财,也会是稳稳的小赚,这已经是在王都商界的铁律了。
毕竟滕钱的个人经历,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立志的代名词。
周建国为了宣传商贾可以改变命运,早就命人将滕钱的个人经历编写进了各个学宫的教材。
滕钱并不是贵族,只是一介草民出身,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有了如今的成就。
还娶到了贵族的女儿,这可不就是屌丝逆袭的典范吗?
任何一个时代,要推广某一件事,一定需要立一个标杆。
滕钱在商贾上,就是周建国这些日子立的标杆。
所以在周建国的刻意宣传下,滕钱也成为了周国明星版的人物。
滕钱的确传奇,但是周建国不会宣传滕钱第一次财富的飞跃,是因为做了滕氏的女婿。
滕钱第二次的财富飞跃,那还是因为天子的点拨与资源的倾斜。
如果滕钱不是想方设法做了滕氏的女婿,他永远只是一个小商贾。
如果滕钱不是遇到天子,他已经打算带着全家人去齐国了,在齐国他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商贾。
毕竟他当时齐国的上商贾多如过江之鲫,他的财富在齐国不算什么。
宣传性的东西,自然不会去宣传贵人的作用,都是人定胜天的设定。
这样才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才会让后辈们迸发出热情,趋之若鹜。
也更会突显出滕钱的传奇性。
因为滕钱的传奇性的宣传早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滕钱的商业行为也有一定程度的引导性。
所以当这些名不经传的小商贾进入王都买高风险债券,又与滕钱扯上关系的时候,
那么滕钱的传奇性,还有滕钱背后与天子的一些联系。
这就不得不让大商贾与有钱的大贵族们浮想联翩了。
因为他们的调查过程非常曲折,这也的确如天子所料,这些大商贾与有钱的大贵族们对调查结果那是深信不疑。
他们觉得要么就是天子通过滕钱的手,在隐蔽的秘密买入小诸侯国的债券。
要么就是滕钱有什么商业机密,所以滕钱派人秘密买小诸侯国的债券。
总而言之,滕钱秘密购入小诸侯国的债券,一定是拥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或者说天子与这些小诸侯国国君在上次见面的时候肯定达成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约定。
反正就在这两日,各种消息又是满天飞,每个人都声称拿到的小道消息都非常准确。
但是这些小道消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只要买这些小诸侯国的债券,就一定能赚大钱。
可是这些小道消息的源头到底是什么,根本没有人关心,也根本查不到出处。
经过几天的发酵,已经没有人在意这些小道消息的源头,因为他们已经深信不疑了。
这个时候不少绷不住的大商贾与有钱的大贵族,已经开始涌入债券交易行,购买这些巨额利息的小诸侯国的债券了。
每个人都生怕错过这次赚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