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能够收拾一两家不听话的,但是全收拾了,天下都得乱套。
而且还必须证据确凿,比如造反。
他们杀个人,或者是欺负百姓,你也就是罚个款之类的,作用不大。
平时或者是让他们捐个钱之类的还行。
但是想修建淮河河堤,以及那么多受灾的百姓,这都是杯水车薪。
楚杰想了想道:“这样吧,南下的淮南大军,不用你出钱粮了,朕帮你搞定。”
淮南南下的大军,沿着长江北岸预防,大概有不足三万人。
他也不介意,都把他们打成后勤军,跟着他去湖广混混就行了。
给淮南减轻压力。
淮南巡抚听见这话,脸上一喜,这是好事,好歹能减轻点压力。
能节省不少的钱粮支援受灾百姓。
但是他又干巴巴的问:“陛下,那淮河大堤的事?您看,给点补助?”
补助个屁,楚杰现在还穷呢,几十万大军的军饷,都指望他一个人呢。
他还指望这些巡抚给自己捞钱呢,像是韩宗昌,多能收钱。
还有方东耀,在那么穷的河西都能给自己送钱。
以及川蜀巡抚,就连西南三个巡抚,都能从那群穷的穿补丁一片的土司手里扣钱分享。
东南那边是天天围着海商转,逼迫海商交钱。
你不交钱,那就查你走私,反正家家户户都走私,而郑家不用管,人家是不用走私,里面是皇帝的一半股份呢。
何况郑家也交税,和当地官府关系不错。
其他海商就郁闷了,自己怎么就送不进去皇宫闺女呢。
也能跟皇帝混混,可是皇帝对他们的闺女没兴趣。
而郑家现在不但是海商做的热火朝天,更是还得到了皇帝的资助,一些船上还有火炮。
简直羡慕死他们了,在海上这种火炮,简直就是利器,普通海盗看见都吓得乱窜。
陆地上还要被巡抚逼迫拿钱,交税。
多半都进了楚杰的口袋。
要么像是杨博那样,没钱给你,但是杨博给铁料啊。
那么多的铁矿,煤矿,不断的挖掘出来,只要是管那些俘虏吃就行了。
一批批的原材料送到京城,简直比交钱都爽。
每个巡抚都给自己带来不小的利润,韩宗昌在江南更狠,不但是经常交钱,还能自己找钱拉起来大军平叛。
这样的巡抚谁不爱呢?
但是也就淮南,别说交钱了,天天要钱。
开口都是几百万两,百万石粮食的要。
楚杰被烦的不行了,偶尔让户部给人家点,淮南是真的苦,还经常发洪水,百姓吃不饱怎么办,真的等他们造反?
户部也没办法,抠抠搜搜的拿出来百万两银子,还叮嘱巡抚,别乱花啊,都用在刀刃上。
楚杰劝说:“这个,朕会督促户部,在帮你拨款一些。”
淮南巡抚眼里都是失望,指望户部,得饿死他们整个淮南灾民。
不过又重整旗鼓:“陛下,银子不能给,粮食总行吧?臣听说皇庄大丰收,玉米红薯都分点好么?”
“淮南不要多好,只要是能吃就行,受灾的数十万百姓真的是太苦了啊。”
楚杰郁闷,连皇庄主意都打上了。
他也是无奈:“皇庄每年缴纳两成赋税是铁定的,我也不敢涨赋税,这样吧,朕亲自去让人给你送几十万石,先解决眼前危机在说。”
“臣代淮南百姓谢陛下救命之恩。”说着就下跪磕头。
能减免南下大军的军粮问题,还能要回来几十万石的粮食,已经足够心满意足了。
楚杰让他起来:“你在淮南干的一切,朕都看在眼里,你是受苦了,但是淮南交给别人,朕不放心,还不许有你坐镇。”
“不过你放心,等到朕搞定湖广,灭了楚焕,在回到淮南时,一次性帮你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巡抚并没有高兴,反而打了个机灵。
全国官员都知道,这个皇帝最喜欢的就是银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抄家灭族要银子。
不然他的那几十万大军哪里来的。
几百门的大炮怎么来的,燕山关之战怎么打赢的。
可以说都是抄家灭族抄出来的胜利和精锐。
拿着数千万两撒出去,就算是一群笨蛋也能成为战无不胜的精锐。
巡抚担忧的劝说:“陛下,您可不能在随意抄家他们那些盐商了,不然会大乱的。”
楚杰看看他,有些好笑:“放心,朕是讲道路的,不会去抄他们,除非他们造反。”
有皇帝这句话,巡抚松了口气。
可是整个淮南想搞定,没钱粮不行啊。
比如淮河大堤,那都是最少七八千万两才能修建起来,他这缝缝补补的根本不管用。
皇帝该不会是想去湖广搜刮一阵,然后来补充淮南吧?
如果是那样,可行,绝对可行。
巡抚越想越觉得靠谱,激动了,他才不管湖广被搜刮后,会不会变成人间地狱呢。
只要是我淮南平安就行了。
在加上湖广造反,等到打完仗,只缴获抄家,那得数千万两,那么多银子,嘿嘿。
楚杰不知道他的心里算盘,如果知道了就该骂他了。
你好歹也是一道巡抚,别老想着你的地盘好不好。
要想全国地盘,要让全国都好起来才行。
可惜,人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没人去管。
再次安慰他:“你也不用担忧这淮河河堤,如果建成了,是多年后的事,到时候跟你没关系了,朕在这里给你做个保证,就算是以后这淮河大堤建成了,朕会让人以你的名字命名这河堤的名字。”
巡抚猛然抬头,两眼震惊:“陛下,这可是七八百里的大堤,怎么,怎么能用臣的名字?”
这太疯狂了,这不是只一条小路,这是整个大堤。
楚杰不以为意的笑道:“那是因为这个大堤,是你开始着手准备的,也是你第一个尽心尽力修的,不用你名字用谁的,就算是以后的巡抚,那也是只能是某一段命名,而你只要是好好干,这整条河堤的总名字都是你了,你的字朕记得是玉轩,那以后等到你离开时,这条八百里河堤就是玉轩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