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去很快。
李恪说了不少自己知道的东西。
没办法,也就是笼统说一说而已,因为他也忘记了。
随后,实验结束的时候,李恪带领着这些教授们前往会议室开会。
“在今日之前,朕已经让朝廷商议一个奖励,用于奖励给教授之上的奖励,属于终生荣誉奖,今天,朕想到了这个奖的名称。”
李恪带着笑容,看向在场将近一百个教授。
从今日开始,这些教授开始真正分别出谁才是真正的能人。
当然,不管是否分别出来,他们都会有五年的考核期,五年后才是他们真正的关键。
李恪会给时间他们去进步的,也会给时间他们去改变的,只要他们真正的想要改变。
话音落下。
众人神色一震,呼吸都变得急促。
帝都大学的这些教授们,最关心的就是现在朝廷讨论的奖励问题。
他们已经被规定,不会成为官员,只能在帝都大学继续教导学生或者发明东西。
而其中,即将出现的奖励,将会成为在场众人利益相关的奖励,将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努力。
现在李恪说出,让他们心中激动不已。
“朕决定,帝都大学第一个终身荣誉奖,先进奖!”
“将会授予发明先进人士,如交流电、蒸汽机、纺纱机这些能够起到很大作用的发明人士。”
李恪沉声道。
目光扫向今天的华正阳以及李承宗,还有最近纺纱机的发明者。
这几人被李恪的眼光看过去之后,当即脸色都红了,呼吸也随即变得更加急促。
这是出自国家对他们的认可,对他们付出的认可,是走在帝都大学最前端的那一批。八壹中文網
对他们他们来说,将士终身的荣誉,那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东西,是一种无价的荣耀。
“陛下圣明!”
众人高呼,激动不已。
由皇帝亲自确定的奖励和朝廷确定下来的奖励,有着很大的不同。
自然,是皇帝亲自确定的奖励才是最好的奖励,也是众人更加看重的奖励。
“授奖人员,不会只有刚才说的三个而已。”
“朕回去之后,会立即让人拟好明白,以及相关的奖励,皆是召开全体大会进行颁奖,由朕亲自颁奖。”
李恪笑道。
看不少人露出紧张的神色,他对此表示安慰。
这里面还有其他人也是可以得到先进奖的,比如发明出新武器的人等等。
有几个,李恪一时间也不知道,但是有存档的,回去之后李恪再根据他们的成绩做出判断。
“谢陛下。”
众人心中再次一喜。
能得到陛下的亲自颁奖,是他们的荣幸。
皇帝亲自颁奖,说出去都是倍感开心的事情。
没多久。
会议就此结束。
和孙思邈几人收集点信息之后,李恪回宫。
回到太极殿,李恪就召集杜如晦和房遗爱等重要大臣。
“关于帝都大学的奖励,朕已经想好名字。”
“朕让你们想好的实质奖励,想得怎么样了?”
李恪询问道。
之前就让他们进行商议的。
如今其实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还没有给出一个结果给朝廷。
“陛下睿智。”
“臣等想出了几个奖励。”
“其一,每个月薪水比之前多两倍。”
“其二,孩子可以进入国子监,家中有长辈的直接发放养老金。”
“其三,奖励终身制,凡是得到这个奖励的,四品以下官员见到需要向对方行礼。”
杜如晦代表进行描述。
一连三个奖励,听上去确实不错。
不过其实并不能让李恪感到太大的满意。
想了想,李恪多加了一条:
“奖励小区房,以直属人口算,低于五人的奖励一套,超过五人的奖励两套。”
关于小区房,现在看上去是不怎么贵,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的,也是不菲的价格。
而且还有一点。
那就是有市无价,不是你想买就能买,还要你被选上才行。
其中,李恪还有个想法,那就是这些顶级的教授,应该要确保他们的安全才行。
以现在的小区房购买方式来说,人们是鱼龙混杂的,什么样的人都有,安全方面是没有能够得到保障的。
而这些人才,国家是不可能让他们失去的,也就是说国家要保护他们的安全,尽量不要给他们和普通的小区居民一起住。
最好就是仿照后世的一些群体建筑。
这些教授们安排在一个小区,这个小区大部分都是那种工作者。
还有大唐的官员们,也应该如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确保彼此之间的安全。
“陛下睿智。”
杜如晦等人行礼。
对李恪的这个提议并没有意见。
哪怕是李恪给予更多的奖励,他们也不会有意见的。
大唐的变化,都是这些人改变的,理应享受着一定的待遇。
“那就着手准备吧,朕想要近来给他们亲自颁奖。”
李恪点点头道。
给一本记账本给他们。
上面是帝都大学这些年来教授们的研究成果记录。
上面的记录就是那些教授们的功劳,比如研究出一种东西多少分。
只要分数达到那个数字,就能够得到终身奖励,得到李恪颁布的先进奖。
都是有记录的,每个人做了什么东西,都有记录在上面,而不单单是一个人一件事就觉得了他能否得到先进奖。
这也就是李恪安慰他们说,不单止那几个人而已,还会有其他的。
“臣等遵旨。”
杜如晦等人应是。
拿着李恪给予的登记本离开。
他们要尽快选出这里面符合的人选给李恪。
等他们离开之后,李恪开始批改一天剩下来的奏折。
说实在,李恪对于当前的政务还是有点反感的,觉得政务很多。
可想要想要减少自己的权力,又担心权力外放会太严重,以至于皇权遗失。
有点像按照明朝创立内阁,但三省实际的职务就是跟内阁差不多,又感觉没太多必要。
想了想,又无语地继续批改奏折。
在这种信息太过闭塞的时候,权力外放并不是好事。
很多地方的权力都过大,百姓可能还不知道皇帝到底是谁。
算了,政务就这样做吧,权力不能外放太多,否则就是自己这个皇帝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