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白术解释说,“当时我说的橡胶树是指三叶橡胶树、是一种热带雨林树种,大烨应该没有这种树,可是天然橡胶不止一种,杜仲就是其中之一。”
说着,白术就表露两三兴奋地往他所看到的杜仲树方向走去。习宸和白逸连跟在他身后。下山可比上山快多,三人没多久就来到了杜仲林前。
白术端详着这树,确定其与他记忆中的杜仲树图鉴几无二致才对习宸说道:“师兄,你能把这棵树的树皮削一块下来吗?”
身为鹤鸣山弟子,习宸的星宸剑是从不离身的,听到白术吩咐,他干脆利落地拔剑一挥——因为只是削树皮、他并没有用上内力,可当剑入树皮时、他突兀地感到一股不寻常的阻力。
“这树皮后有东西?”习宸不解,稍一用力将那树皮削下。
随后,习宸就发现削下的树皮和那树的创口处都有一种丝状的白色物体。
“真是杜仲!”白术将地上的树皮捡起、将其拦腰一折,两半树皮之间连着像是蚕丝一样的东西,“师兄、逸逸快看,这就是杜仲胶了。杜仲的树皮可以充作中药,即可补肝肾、强筋骨,又可安胎。先前我问师兄们好像都不曾听过这种药材,我还以为大烨没有杜仲。杜仲当中的这白色丝状物即杜仲胶、是一种极好的天然橡胶。”
习宸想了想白术似乎确实曾经问过路恒和七师叔他们“杜仲”这味药,不过更让习宸关注的是“天然橡胶”这四个字。
“这就是传说中的橡胶?”习宸也不免凑近瞧那杜仲胶,“你所说的大烨要工业化必不可少的‘运输带’?”
白术点点头:“正是。”
橡胶在白术前世几乎是随地可见,少有人去歌颂它,可正是这个“随地可见”就证明了橡胶的重要性。从电线外的绝缘体、流水线上的运输带、到各种器械中的小零件,这些都是橡胶。橡胶不止只是流水线上的运输带,更是工业上的“运输带”。
在这两年间,白术和鹤鸣山一直试图推动工业化,可是要工业化却离不开橡胶。本来一直没有在大烨发现天然橡胶,白术只得将希望放在出海上,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竟然让他偶尔出一次山门就发现了杜仲。
杜仲和三叶橡胶树各有优异。在种植上,杜仲耐性更好、比三叶橡胶树易于种植,也是白术前世华朝的特有植物,在和华朝气候相似的大烨养殖想必也不是什么难题。但是在提炼难度上、杜仲胶提炼起来比起三叶橡胶树更困难。
不过凡是困难都有克服之法。
白术思虑了一会将那树皮埋在树叶下,对习宸和白逸说道:“今日能发现杜仲的存在确是大喜,不过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给江州城泄洪。这些杜仲的方位并不会受泄洪影响,等重建江州城、开始设立工厂,我们再来研究这杜仲不迟。”
习宸和白逸自然都是听他的。
在白术三人发现杜仲之时,冯家村也有进展,不止是村民们的行李被慢慢收整起来。村长儿子更是直接带着另外两个村子的契约回来了
“小仙君,看吧、我就说了保证给你把他们的手印带回来。”村长的儿子邀功地说到。
这效率着实是令人瞠目结舌,白术连行礼:“多谢善信,多谢各位善信的大义。”
“小仙君客气了。”村长儿子挠挠头,然后话头一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小仙君,我们这三个村子是直接走吗?不知道……我们可不可以看着你们泄洪。”
村长的儿子说这话时脸颊泛红,显然是觉得自己提了个“麻烦”的请求、有些不好意思,但他的眼睛却又干净又坚定。
“有何不可?”白术看着他的眼睛说。
其实本来在白术的计划中,是打算等村民们走后、再安排人破坏这个山谷前的堤坝进行泄洪,免得村民们看了伤心,可明显这些村民更想与这片土地做个最后的道别。
这三个村子看上去破落,可是村民们的家当也收拾了一车又一车。有很多东西,别人看上去是无用的垃圾,他们却舍不得丢弃。尤其是现在已深秋,每家每户都囤了许多粮在地窖中,现在这些粮又被他们从地窖里搬到了板车上。即便村民们动作再麻利,这些东西也足足收拾了三天。
三天后,所有村民都带着自己的全身家当、跟在白术身后,走出了村子、离开了自己的家。
不过当他们走到山顶时、就没有继续走下去了,只是远远眺望着山谷。
忽地、平地一声雷,孟江那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江上猛地炸开一朵水花。只见河坝倾塌,孟江水倾涌而下!
山上的村民们眼睁睁看着那江水一点点吞没他们的田地,流向他们的村子。孟江水流啊流,有村民的泪水也不禁流了下来。
“我家那田本来种啥啥不活,我就一年一年地堆肥、好不容易才把田里的土养得黑了些……”
“以后就再也不能给它们施肥咯。”
也不知道是谁带得头,村民们纷纷抱着孩子在地上跪下,朝远处拜了拜,拜这山、拜这水、拜这养育了他们、承载了他们成长的土地。
与此同时,孟江的水位越来越低,一直在江州城决堤处守着的单学见了随之挥手下令。一声令下、清风寨的人立刻从船上扎入水中、将他们曾经填在堤坝口的沙袋、树木搬走。
“你们看!”鹤鸣山上有人眼尖地指着江州城的方向喊,“城里的水是不是退了!”
“好像是啊!”
欢呼声立刻笼罩了鹤鸣山,差点把鹤鸣山的房檐给掀翻。
与鹤鸣山对比,远处无名山上的气氛却显得凝重。不过没有多久,村民们就从地上爬了起来,只擦擦脸上的泪水就继续跟着府兵们朝江州城的方向而去。
白术则带着白逸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不知过了多久、一个马蹄声追了上来。
“师兄,没事吧。”白术上下打量着习宸,刚刚正是习宸独自一人去给孟江开堤放水。
“我能有什么事?”习宸摸了摸身下的马,“倒是马儿受惊了。”
“走吧,回山给它补补。”白术松了口气说。
归时不比来时路,来时白术一行人每个人都骑着好马、一路驰骋,自然是快些。去时他们却带着拖家带口、步行的村民们。为了不累到这些百姓,白术有意控制队伍的速度走得慢些、夜里还安排在山上露营了一宿。是以,一行人足足走了两天一夜才回到鹤鸣山。
此时江州城里的洪水已经退去,除了个别家被冲毁的可怜人,大部分百姓都回了自己家,百废俱兴。
而丁知州则捧着几本册子在鹤鸣山候着。
“臣见过殿下、小仙君。”等到白术安排了冯家村一行人,丁知州才上前恭敬地迎接着他们。
白术始终不习惯别人如此待他:“丁大人客气了,你在此候了多久?”
“不久不久。”丁知州连连摇头,“微臣猜测殿下和小仙君应是今日回山,便在此候着了。”
“你倒是有心。”白术赞道。
丁知州诚恳而谦逊地回答:“微臣只是想让殿下和小仙君第一时间看到江州的目前情况。”
白术看了他捧的册子一眼,接过翻了起来。只见一本上面写着《江州城受损房屋登记表》、一本上面写着《自愿服役名册》、还有一本上面只有简单的两个字——《账本》。
“确实有心了。”白术肯定着然后将这几本册子交到白逸手里,白逸自觉翻阅了起来。
趁着白逸翻阅册子的时候,白术问丁文建:“丁知州,对于江州重建,你可有何想法?”
若是以往,丁知州大概会非常“上道”地答道“一切听从殿下和小仙君的吩咐”。可是丁知州却沉思片刻,朝白术说道:“回小仙君,江州城北面的城墙已经坍塌大半,我以为不如索性将其打掉、扩建江州城。”
丁知州这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大烨的地方官权利还是很大的,因为和中央沟通不变、对于大部分事情当地知州都有决定权,但是却少有知州敢直接下令扩建城池。总体来说一个城池的强盛对于大烨是好事,可一个城池太过强大也不免让皇室担心……
不过“扩建”一事却正中白术下怀,白术面对江州城方向说道:“知州此言正合我意,现在的江州城还太小。山人欲在江州城设新城区、丁知州以为如何?”
“新城区?”丁知州不解其意。
白术趁着洪灾之时拿下江州,是为了白逸、为了增强鹤鸣山的实力。可是并不是丁知州一人愿意听从白术、白逸,鹤鸣山的实力就能增强多少。
江州城到底是大烨领土,丁知州是大烨安排的官员。如果白逸要参与夺嫡,丁知州或许可以给白逸一点助力,但是这在白术看来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