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车展(1 / 1)

朱雀大街又封锁了,不过这次只封了朱雀门前两里长的路段。

这次是长安城的第一个车展,能工巧匠会带着他们的得意之作来此,希望能得圣上的青睐,名利双收。

两里长的街道就是他们试车之地,两旁早就围满了百姓,正眼巴巴地等着。

李世民坐在搭好的台子上,两旁是文武百官和来看热闹皇亲国戚。

宦官尖着嗓子一声喊:“工部阎立德进献车辆。”

阎大匠推着一辆自行车上来,拜见圣上后,将车辆推到李世民跟前。

许嘉也受邀坐在李世民身边,一看阎立德这车,跟店里的自行车基本没什么两样,除了车架和轮子的木头做的,外形上基本一样,仿了个彻底。

李世民还是很满意的。他要的自行车自然是和许老板卖的是一样的,既然已经有了样板,照着做就是了。

就是不知道这个除了链轮和关键的连接件是精钢打造的外,其余都是木头的自行车能有原版的几分能力。

阎立德上车,一蹬脚踏,稳稳起步,在台上绕了三圈,就从坡道下去,沿着朱雀大街一路前行。沿途百姓欢呼雀跃。

没几分钟,阎立德骑车回到台上。

许嘉看了一下手表,时速大约在15公里左右。

还可以,这种木头自行车就不要和原版的自行车比速度了,这个速度对大唐人来说已经算快了。

李世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种车只要量产出来,可以大大减少大唐的马匹消耗。

“陛下,我这辆车加了个后座,可以搭一个人,也能载上百斤的货物。”阎立德向李世民讲解完后,招手叫了一人上台,搭着他在台上转了几圈。

台上坐着的官员和贵人都纷纷赞叹,都说这个搭人载物的后座加得好。

许嘉也上去骑了一两圈,除了木头轮子比较颠簸,其他都挺好。

但李世民和一众官员都不以为意,跟骑马比起来,这点颠簸根本不算事。

最终这种车型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获得了赏赐,不过因为是仿制现有的自行车,专利就没有了。

不过阎立德还有另一款车。

他把车推上来,许嘉一看,阎立德太有才了,这是双人自行车。

坐在后面的贵人都站了起来,伸长脖子想看看这辆有两个座垫和两个脚踏的自行车。

阎立德招呼同伴一起上车,两人一蹬脚踏,车辆起步,两人一起踩车,速度快了几分,在朱雀大街上前行,引来围观百姓的惊呼。

“快看啊,竟然有两个人一起踩的自行车。”

“好快啊。”

“两个人当然把一个人快了。”

没多久,阎立德他们回来了,许嘉算算速度,差不多到20公里了。

其实从物理学上看,双人自行车并不会比单人的快,但双人的省力,可以轻轻松松地维持比较高的速度,不会一下子就没了力气了导致车速降下来。

李世民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用途是驿站。

大唐每隔二十到三十里就设一个驿站,用于传递信息。为了节省马力,经常是一路上换马不换人。

即使这样,按大唐官方规定普通驿马也只要求一天行180里左右。

如果用上双人自行车,按时速15公里,就是30里来算,只要6小时就可以送到。

这个速度让大唐的官员满意至极。

什么,两个人连续踩车6小时太累了。普通信件没那么急,中途休息一下好了。加急件可以由沿途的驿站换人换车。如果是那种需要专人押送的急件,专员可以坐在后座,上坡时帮忙踩一下,平时还可以在后座上打个盹吃点东西,沿途换人换车不换专员。这样比长时间的马背上颠簸好多了。

当然那种八百里加急还得用传统的换马方式来传递,这是拼极速的时候,还得靠马。

李世民和众位大臣讨论了一番,一致认为用双人自行车来送信是最好的方案。

这样今天的第一个专利就被阎立德斩获。

下一个上场的是程咬金家的车辆。这是他家的工匠设计制造的,当然所有权也属于他家。

程处默推着这辆车,大家一看,这是三个轮子的车。

车头是自行车的样子,车尾却和马车的车厢类似,只不过车厢不是封闭的,敞开了可以看到四周景致。

这三个轮子一前两后呈三角形,让车子立得稳稳当当,就算松开手也不会倒。

这是将自行车的后半部分按马车来做了。

“陛下,我这个三轮车既有能载人的,也有能拉货的。”

说罢,就有家仆推着另一辆三轮车上来,这车的后面就是两个轮子上支撑着平板。

李世民颇感兴趣,问道:“这车能拉多重?”

“回陛下。载人的车可载一人,不过这是因为车厢做得有点小,不过如若陛下需要,也可以做成两人的车厢。拉货的车可拉三百斤。”

李世民听罢便道:“那倒要当场试试。”

便招来侍卫弄了几袋米,堆在三轮车的平板上,平板四周的护栏立起,倒也稳当。

至于载人的三轮车,要找一人来乘坐。李渊这时起身道:“让我老人家试试。”

太上皇亲自试乘,程处默赶紧来担任车夫,扶着他上了车。

两车一前一后起步,朝朱雀大街而去。

程处默使出浑身解数,把三轮车蹬得飞快,李渊坐得那叫一个爽。吹着凉风,看着两旁的景物飞快地倒退,还有百姓们一片叫好声,这才叫兜风。

“小子,踩快点。”

“好嘞。”

程处默一身蛮力,蹬出了赛车的感觉,一老一少玩得不亦乐乎。

后面的三轮车虽然跟不上,但围观百姓都看见车后堆的几袋米,能估计出它的负重,对于拉着几百斤货还能跑这么快的车子,大家也不吝掌声。

当三轮车回到台上后,李世民等人都围上来,请李渊下车,也好好看看这个三轮车。

在大唐,拉货多用马车牛车,但牛马数量不多,而且养马的开销也不小,大多数人是用不起的,只能以人力拉车,既慢又拉得少。

所以运粮就成了个大问题,车马不够,靠人力,走得慢,耗费时日多,路人拉车的人消耗的粮食就多,运到目的地粮食就消耗大半了。

如果用上三轮车,拉得多,走得快,路上消耗的粮食就少,这样就能又快又多地运输粮食了。

李世民越想越乐,大手一挥,第二个专利给了程咬金家。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娘子请自重我要写书了 无双小侯爷 我竟成了万古第一暴君 大明劫之我助娘子当皇帝 千秋帝师 逍遥少将军 大丰逍遥人 大宋桃花使 北宋纨绔之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大唐让你救灾民你搞科技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