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很快赶上仪仗和车队,身后是众多前来送行的皇子公主和都城公子贵女,他们或许与文子端并不属于同阵营,或曾与昭君和少商有过龃龉。
可此时此刻,这些少年人心中,无不佩服何昭君的大义,盼她能事事顺遂,平安喜乐。
“不是吧,人要走了,三皇子都不来送一送。”
“这怎么送?这无异于看着新妇再嫁,换了你估计也不会来。”
“说不好,这两人谁比较惨。”
这些话都听在了何昭君耳中,她只觉得无奈,这些人算是有点良心,但是也就一点点,她都这么惨了,还是免不了听几句不咸不淡的嘲讽。
文子端与少商都坐在何昭君身旁,马车中明明非常宽敞,可他们都想要霸占何昭君,此刻两人正乌眼鸡一样互相瞪着。
“啧,得快些找到子晟,免得你整日里黏着昭君。”
“你还好意思说我?我和昭君阿姊感情甚笃,你哪里比的了?!”
“我与她乃是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
“我和昭君阿姊还是闺中密友,亦师亦友呢!”
何昭君用袖子擦了擦脸,她总感觉是谁的口水溅到了自己脸上。
文子端冷哼了一声:“你们刚认识的时候,还不是整日斗嘴,哪里就闺中密友了?”
少商也不甘示弱:“那你忘了,你们还互相伤害的时候,是谁陪着昭君阿姊的?!”
何昭君听不下去了,她连忙打断两人:“别说了!外面好像有人拦车!”果然,下一刻,赶车的顾观就探进头来。
“少女君,快出来看看吧,官道有人拦路。”
何昭君正了正头上沉重的发冠,打开车门站了出来,却被眼前的场景震惊到说不出话来:内城到城门的官道两旁,已经站满了手捧书卷的书生学子,有的白发苍苍垂垂老矣,有人满面稚气尚且年幼。
为首的上前一步,正是袁善见,他捧着一本沉重的书,向何昭君深施一礼,与此同时,所有的学子都纷纷扬扬地向她躬身施礼。
“安成公主,袁某今日,是替天下读书人,前来送行的。若没有你种下的千亩青竹,就没有这薄如蝉翼的纸,没有你的慷慨解囊,许多人此生都没有识文断字、走入学堂的机会。”
何昭君忍不住眼圈一红,她从未想过,会有民众前来送她,更没想到,走在所有人之前的,会是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袁善见显然也有些哽咽:“你说过,在你面前无需跪拜,故而今日,还请收下我们的一片心意,祝你前去西北,能够得偿所愿。”
说着,他将手里的书放在了面前车上的大箱子内:“这是我同门师兄弟,共同编撰收录的我朝经史典籍。”
“是啊,还有我们,根据公主你平日口述,整理而来的农业宝典,一起带上吧……”
“我也有、我也有,民间志怪全收录,给公主你留着解闷吧……”
众人殷切的目光,都注视着站在高处的这位年轻女娘,他们阻止不了战争,无法改变她出使的不归路,可他们愿意倾其所有,为她即将开垦的土地,播种第一批知识的火种。
何昭君看向袁善见,她笑着:“袁慎,替我和子端,守着都城,等我回来。”
袁善见身体一震,随即马上明白过来,他高喝一声:“送!安成公主!”
山呼海啸中,众人闪开一条通往城门的道路。
这条路是那么长,却再也不是一望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