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当他把这件事跟肖丽丽说了之后,肖丽丽不但不安慰他,和他站在一起,还说他的确没有做成一单买卖,需要自我反省一下。
这时,他突然想到前几天一起吃饭的几个港商,他们手里有的是钱。
他一定要再争取一下。
说着,他从沙发上弹跳起来,着急忙慌出了门。
.......
十天后,刘桂芳康复出院,建军找了一辆拖拉机载着她回家。
杜鹃和建军也跟在车上,一路颠簸。
当时,杜鹃就在想,要是能买上一辆车就好了。八壹中文網
这个时候的轿车很少,卡车倒是不少,最常见的是解放。
要是能买一辆解放也不错,能坐人,还能拉货。
要是有一辆轿车,那就更加拉风了,不知道该有多少人羡慕。
杜鹃打听过了,一台解放汽车六万四,北京吉普212要卖五万多,上海轿车最贵了,要八万块。
以她目前手里的钱,还远远不够。
看来,想要过上舒适的生活,还得想办法挣更多的钱。
刘桂芳回家后,坤坤和涛涛都高兴坏了,围在她身边,一个劲叫奶奶。
刘桂芳把他们抱起来,一条腿上,放一个,在他们脸上亲来亲去,好像永远都亲不够。
等傍晚的时候,静静也放学了,见到奶奶,飞奔过来,问奶奶做手术疼不疼。
建江和小花见到自己妈安然无恙,也很高兴,自觉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小花能干,洗碗,扫地都干得特别好。
反倒是刘桂芳怕她耽误学习,什么都不让她干。
家里的电视也封存了起来,电视一开,就把村里的一帮闲散堂客们吸引过来,吵吵闹闹的,烦心,还耽误学习。
索性,大家都不看,图个清静。
杜鹃干脆给刘桂芳买了一个收音机,平时没事可以听听广播。
建业可是不敢想着出去跑了,老老实实种菜,至于卖菜的事,都交给杜鹃。
她认识的人多,随便找个车,就把菜收走了,批发价虽低一点,好在比较省时间。
通过卖菜,建业一个月也能搞几十块钱的收入。
他的收入在村里不算低,和杜鹃他们一比,就只是毛毛雨了。
家具店经过几个月摸索,已经进入正轨,高档实木家具也越来越受到认可。
城镇职工家庭多,住房、医疗都不怎么用花钱,钱都用在吃穿上,有富裕的钱,便买家电、家具。
不管哪个时代,年轻人结婚,都少不了要添置东西,不少人都会选择给房子添一套新家具。
高档家具,胜在高档,那说出去,都是有面子的事。
尤其那些个体户做大的,更加需要脸面,做出来多少实木家具都能卖出去。
这个月,店里的营业额一下达到了一万块,朱一文和小满都获得了丰厚的提成。
不过,小满因为订单少一点,提成比朱一文少了一半。
究其原因,还是小满不如朱一文能摸开脸面去推销家具。
朱一文以前做过泥工,又在砖厂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脸皮早就锻炼出来了。
干销售怎么才能干得好?
脸皮厚加上嘴巴甜呗!
当然,在杜鹃看来,朱一文虽然业绩不错,还是心态有点浮躁,为了业绩难免会不择手段,制造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相反,小满则要沉稳很多,推销东西都会站在客户的角度分析。
各有所长,很互补。
整体来说,杜鹃还是很认可他们的。
开一家店,避免不了遇到各种问题,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呗!
至少他们知根知底,还在尽心做。
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家具店的生意就会越来越好。
这天,杜鹃还在店里忙着结算,几个穿着华服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朱一文赶紧上前迎接,
“先生您好,请问看什么家具?”
一个穿着深色呢子西装的中年人,看上去斯文有涵养,开口却是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
“小伙子,你们这有红木办公桌吗?”
朱一文回想,他似乎听过这种口音,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杜鹃听到客人说话,赶紧小跑着走了过来,笑容可掬道:
“先生,我是这里的老板,你要的红木办公桌在这边。”
朱一文这才想起来,这个儒雅的装扮,这个腔调,是港城那边独有的。
家具店来了港商,小满也赶紧过来,给他们沏茶倒水。
陪着港商过来的赵小军见到杜鹃后,也自我介绍,
“你好,我是肥皂厂的赵小军,前一阵我们厂在这里买过家具,品质不错,所以把杜老板介绍过来了。”
杜鹃心想,这人就是李春花的儿子啊!
他怎么还跟港商认识了?
不过,她也没有想那么多,进门是客,杜鹃亲切地给他们介绍起家具来。
朱一文紧跟在杜鹃身后,时刻注意着客人的动向。
港商杜余庆是过来投资开厂的,因为之前在一个饭局上,赵小军见过他,为了解决肥皂厂的问题,主动联系了他。
杜老板为人豪爽,喜欢广交朋友,赵小军便是他在镇上认识的第一个工厂朋友。
他当然知道,赵小军这么殷勤的原因,但资金在他手上,只有真正盈利的工厂才会进入他的法眼,私交和生意,他分得很开。
像他这样的港商,各个县城都是抢着合作的,他自然是择优选择。
逛了一圈下来,杜余庆对这里的家具还算满意,但因为没有定下最终办公地点,所以不能马上提货。
他先交了五百块定金,要求杜鹃定做一套三米长的办公桌,图样也必须按照他提供的图纸来做。
杜鹃把图纸收好,满口答应,一个月后一定交货。
临走的时候,杜余庆还给了杜鹃一张名片,说有事可以去港豪宾馆找他。
港豪宾馆可是望月镇唯一的宾馆,比招待所的条件好多了,是有钱人和港商才能住得起的地方。
之前,望月镇也只有招待所,后来受改革春风的影响,一些港商不断涌入内地投资建厂,高档宾馆便渐渐多起来。
等杜余庆一行人走了之后,朱一文才用崇拜的眼神看向杜鹃,
“表姐,你有两下子啊,连杜老板偶尔说英语,你都听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