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周老头和周老太心里梨衣始终是个娇娇软软的小闺女。
这回听到周国伟的生动解说,对自家闺女的大胆和武力值有了深刻的意识。
梨衣也是松了口气,以后自己再干啥肯定不会被拦着了,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心里满意的点点头,妈妈再也不用为我担心了!
嘻嘻!感谢三哥的无私奉献。
梨衣回来第二天就回到学校上课了,还把徐晓军,周瑞杰都塞了进去。
时间匆匆,一转眼就到了一九七七年十月,梨衣知道离宣布恢复高考的日子也不远了。
这两年大河村发生了很多变化。
全村几乎家家都盖起了砖瓦房,村里的路也是修得又宽又平坦。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重生女知青孙雪,居然又嫁给了钱卫国。
要说孙雪为什么会吃回头草,还是因为梨衣。
孙雪十分嫉妒梨衣,她知道梨衣学习好,长的好,又有那么疼爱她的家人和对象,本来八分的嫉妒也变成了十二分。
她明明记得上辈子大河村没这么好,也没这么有钱。
梨衣也没有公社书记的对象,刚开始她还害怕,后来又觉得这是自己引起的胡蝴蝶效应,变得很是自得。
嫉妒和自大冲昏了她的头脑,她开始常常在钱卫国身边提起梨衣,夸梨衣长的好看,家里条件也好,巴拉巴拉一大堆。
受孙雪的影响钱卫国也有点心动,但是钱卫国到底没那么蠢,这大河村现在谁不知道梨衣的对象是公社孔书记啊。
长的俊美,又前途远大的,钱卫国可没有那个自信梨衣能不要孔宣看上他。
孙雪看着钱卫国迟迟不行动就急了。
想了一个损招,她让一个孩子去找梨衣,说孔宣在小河边等梨衣,还给了孩子五毛钱。
又让人去找钱卫国,说是有人在河边等他。
等两个人都到了,自己就大喊,让全村人都知道梨衣和钱卫国约会。
也不知道孙雪哪来的自信,觉得村里的孩子会向着她害梨衣。
这两年大河村养兔子,又种了蘑菇可是挣了不少钱。
那年梨衣从云南回来就建议大伯种蘑菇,平菇蘑,榆黄蘑,杏鲍菇,金针菇这些大河村现在都有。
靠着这些大河村村民每家最多一年能分五百左右,最低的也能分三百多。
村里人又不是白眼狼,哪能不感激梨衣。
孙雪找的小孩子钱照拿不误,转眼就把事情告诉了梨衣。
梨衣一想就知道怎么回事,决定将计就计,假装带着几个孩子去捞鱼,又让孩子藏在不显眼的地方。
等钱卫国也到了,梨衣又假意的打了声招呼,这时孙雪果然跳了出来,在那上窜下跳说些有的没的。
梨衣也没惯着她,上去就给她两巴掌,给她直接打到河里,然后周家几个孩子也跳出来指责孙雪,更给力的是那个报信的小孩子,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引得大河村人和其他知青鄙视不已。
梨衣又用小石子打了钱卫国的大腿,让他跌到河里和孙雪搂成一团。
本来梨衣没想扯上钱卫国的,可谁让刚才孙雪跳出来的时候钱卫国装模作样,想顺杆爬呢!
梨衣觉得这种贱人就应该锁死,别祸害别人了。
本来孙雪这辈子不想嫁钱卫国了,可是得罪了全村的人,其他知青也不搭理她了,想了想又觉得钱卫国家庭条件也不错,嫁了也不亏。
反正这辈子她觉得高考没问题,也就不会再被离婚了。
就这样两个人这辈子又结了婚,可是梨衣会让她顺利的参加第一次高考吗?
再说老周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先是一九七六年八月周国伟结了婚,结婚对象就是七六年过年前他接回来的那批知青里的一个。
周国伟从云省回来后两个人接触变多了,就互相看对了眼。
他媳妇叫林兰兰,也是个北方姑娘,为人热情爽朗,和周国伟很是般配。
周国伟一结婚,老周家就分了家,并都盖起了砖瓦房。
本来周老太也想给周国栋盖的,梨衣劝住了,透露了高考的事。
老周家上下都信梨衣说的,全家除了周国梁夫妻因为是初中毕业,也真的不喜欢读书没复习外,其他人都开始了复习。
还包括周大伯家的二堂哥和堂姐一家。
等一九七七年梨衣大哥周国栋和李梅回老家过年,梨衣也和他们分析了当下的局势,周国栋也觉得恢复高考希望很大。
李梅也决定参加高考。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那次进修还是周国栋去的,回去没过多久就升了副营长。
等他们回云省的时候带着瑞杰,和棉棉还有徐晓军一起回去了。
也就是说徐晓军在周家生活了快一年。
周家上下都挺喜欢他的,他刚到的时候周家人听说他是自己跑上的火车,都觉得这孩子真虎实,上山下河都带着他,给他玩的乐不思蜀的。
周家人不觉得有啥,但是徐家可就不好意思了,经常邮钱邮票的。
等徐晓军一回家,徐家再一看他带回来的日用品又觉得亏了周家,实在是东西太多了,他们家给邮的钱票根本不够。
而徐晓军不仅长高了一大节,就连学习上也是进步很大,人也不那么跳脱了。
又听徐晓军说在周家吃的怎么怎么好,玩的也好,徐家众人都麻了。
给徐家其他孩子羡慕的不行,他们也想天天吃肉,上山打猎下河捉鱼啊。
除了大河村,其他几个村在孔宣的带领下也是越过越好了。
有的村搞起了大棚蔬菜。
还有的村养鸡,养鸭,养猪。
也有的村学习大河村养兔子。
总之有孔宣在的大石头公社成了全县甚至全市最富裕的公社。
本来凭借着孔宣的政绩可以顺利调走的,但是孔宣没答应,他准备参加第二次的高考,就考政法大学。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政法,军校这些都没恢复。
只能参加第二年的,不过两次高考间隔也就不到半年。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早上,梨衣早早就把收音机拿到了大队部,并打开了大喇叭,让全村听收音机。
也没人觉得不对,因为梨衣经常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