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太医院关于圣珠和“美人笑”的后续工作料理完,张晓终于抽出空来搬家。
雍正派了高无庸帮忙。
张晓拿着玉牌,一路畅通无阻。等二人来到目的地时,张晓抬头一望匾额,惊了一惊——
“深柳读书堂”。
张晓转头问高无庸:“你确定皇上让我住在这里吗?”
不怪张晓惊讶,实在是历史上雍正喜静,没事时最爱一个人呆着读书弹琴,写诗赏月。
而这“深柳读书堂”,不仅是雍正亲自写诗咏赞过的圆明园十二景之一,更重要的是,无论雍正登基前后,这个地方从来没失宠过。雍正时不时就爱来这逛一逛,逛完还要写诗纪念一下。
她的住处居然被安排在这里?
高无庸恭恭敬敬道:“张医士手中有通行玉牌,上去一问便知。”
对!张晓反应过来,这玉牌是一对一的,如果不是这里,她亮了牌守门太监也不会放她进去。
张晓握着玉牌上前,守门太监看了一眼,就让路放行了。
张晓:“……”
所以果真是这里!
张晓摇摇头,虽心中仍是奇怪,却不再纠结。找对地方就行,其他的……既来之则安之吧。八壹中文網
张晓迈步而入,走了一段却发现身后无人跟上。她转头一看,却见高无庸竟被拦在了门外。
“一枚玉牌只能通行一人。”守门太监硬邦邦地解释道。
圆明园与皇宫属于两个平行的宫廷系统,高无庸在养心殿的地位纵然再高,也管不了圆明园的太监。
高无庸可怜兮兮地看着张晓,张晓只好回头接过行李,自己搬了进来。
深柳读书堂顾名思义,院子内外都种了一行行杨柳,层层密密的柳荫清凉宜人。更难得的是,杨柳是依水而建的,一条蜿蜿蜒蜒的小溪,从院子外一路流入院中,经过柳林、亭台、假山,最后流到院子后方的西北角,汇成一个小湖。
环境倒是挺清新。
张晓绕着院子逛了一圈,再回到前院时,发现自己的行李都不见了。她悚然一惊,回头却见一名样貌清秀的宫女站在身后,毕恭毕敬地朝自己行礼:
“奴婢是梅韵,是陛下专门吩咐来伺候张大人的。”见张晓东张西望似在寻找什么,梅韵柔声解释道:“陛下安排大人住在东厢,大人的行李奴婢已叫人搬进屋中了。”
她一边说一边带路,二人很快到了东厢。
张晓率先推门而入,眼睛四下一扫,顿时挪不动脚步了——
屋子中央整整一排书架,摆的全是古今中外的医书经典,张晓仔细看去,发现有些竟是御药房也没有的珍本。
再一看书架后面,竟是整一面药架子,成百上千的小抽屉分门别类地放着各种药材的小样!最下面一排,居然还摆满了各种调制药材的工具。
这意味着她不仅可以看书增进理论知识,还能即时动手把药调配出来!
张晓:“!!!”
真是太好了!
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工作室!
她已经可以想象,住在这里闭关苦读磨练医术静待系统升级的美好生活了!
张晓激动地绕着书架药架走了好几圈,越看越手痒,忍不住从书架上抽了一本书,迫不及待地歪在窗前小榻上翻阅起来。
梅韵上来为她支开窗扇,张晓漫不经心抬眼一瞄,忽然愣住——
窗外正对着的,竟是后院的小湖。湖边搭了一个简易的草堂,堂中央是树根原木做的桌凳,野趣十足。而真正吸引张晓注意力的,是草堂下的一株大树。
草堂地基很高,此树的树干却笔直高大,几乎与草堂平齐。从厢房窗外看去,正好能看到一树的嫩叶。
树干看着树龄不小,然而枝条却光秃秃的,只有一些嫩绿的叶芽,像是刚移植过来的。
“这是什么树?”
“是内务府新移植过来的水泽木兰呢。”梅韵笑着解释,“木兰本长于江南地区,喜欢阳光和温暖湿润的环境。内务府为栽植这棵木兰,特意引了溪水至此,又特意减少后院的柳树种植,只建了个草堂遮阴……这段时日为了赶工可费了不少功夫……”
梅韵轻声细语地解释着,张晓听得内心一叹:雍正这是有多喜爱木兰啊,明明是最吝啬的皇帝,却为了在他喜爱的院子里栽一株木兰,如此耗费人力物力……
大概是真的喜欢的不行吧。
张晓摇摇头,低头继续看书。一本医书翻完,窗外已是日落西斜。一旁梅韵轻声询问:
“已是晚膳时分,张大人可要在此用膳?”
张晓合上书,摇了摇头,她就今日一天搬家假期,在这里已经耽搁大半日,得抓紧时间去看望绿芜了。
张晓看向梅韵:“你可知怡亲王爷住在园子何处?”
“就在桃花坞,离这里不远。”梅韵笑着回答。
“那你带我过去一趟。”
张晓起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