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我给刘备当秘书 > 第598章 功名与天下

第598章 功名与天下(1 / 1)

荥阳。

几度易手的荥阳城早已不复当年的景象,城内到处都是战火侵袭过的痕迹,百姓不敢上街,显得街道十分冷清。

周瑜和鲁肃并行在县府衙不远处的大道上,正逢大雨初停,难得有几分清爽。

“真的不后悔?”

“有什么后悔的。”

鲁肃看着周瑜不苟言笑的样子,转过身起不厚道的笑了起来。

“昔日楚怀王与高祖立下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如今你虽然没有裂土封王的命,可是先定关中,也是不世奇功啊。”

“诸葛亮在陈仓牵扯了关中的大部兵力,钟繇郭淮应对不暇,此时你率兵先破洛阳,再入潼关,一战收复两京,普天之下,还有谁能与你相提并论?”

周瑜一把站住。

“世人都说鲁子敬是个厚道人,依我看来。”

“纯属扯淡!”

“哈哈哈哈……”

鲁肃被骂也不觉得生气。

“说真的,徐晃都明摆着要退守弘农坚守函谷关了,留下李典就是拖延你的时间的。哪怕有的人清楚,洛阳并不是因为我们这边的顺利才拿下的,但是陛下还是会认可你的功劳。”

“你我都不是只谋一地不谋全局的人,就算你站在我这个位置,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周瑜双手背负,雨后的劲风吹过带起衣带,平添了几分儒将风采。

“可别,公瑾的胸襟,我是高攀不上了。”

鲁肃故作叹息,引来周瑜的一阵鄙夷。

“听说你有个很看重的门生,被丞相挖了墙脚?他人现在在何处?”

“可别提了,也真是邪了,丞相怎么什么事都能算到。”

一提到邓艾,鲁肃心里就一阵肉疼。

“那人并非是我的门生,而是辗转到荆州的一个落魄子弟,被官府征召到了粮仓当值。”

“那日我正好去南阳巡视,在粮仓当中被他拦住。起初我还没太在意,等到他把心中的想法都说完后,我就发现此人绝非平庸之辈。”

“区区十几岁的少年,眼光竟然要比我还要远。如果丞相不召走他,我定会把他当做大才来培养。”

“也罢,在丞相身边,他应该会成长的更快。荆州毕竟只是一州之地,跟着丞相,放眼的可是天下。”

鲁肃说着说着伤感了起来,仿佛像是在情场失意的青年人。

不怪你也不怪他,只怪我不够优秀。

“让你说的,我还以为是看中了那个俏娘子没得如愿呢。”

周瑜好不容易抓到了鲁肃的软肋,还不得好好整他一番。

“公瑾怎么想起来问这事?”

“咱们俩退了这么大一步,还不得跟丞相要点东西回来?我这里还没想好,你那边要不要先定下?”

“丞相能同意么?”

“你先告诉我,那个叫邓艾的后辈现在在哪?”

“汝阴。”

“汝阴?”

周瑜心想那当不当正不正的地方派去能干嘛。

“他向朝廷进献了屯田之策,要在颖水和淮河两岸,积兵屯田,战时驻防,农时耕作。这样不出五年,两岸的农田就能供养一支五万人的军队吃上三五年之久。”

“想法确实很新颖,那里我当初也下过功夫,屯田一事,倒是没有想到。”

淮河的战略性毋庸置疑,那是整个江东的屏障。

失去淮河,不但防守压力倍增,进攻的难度也是直线上升。

可如果常年派兵把守,军饷钱粮的支出也是不容小觑的。

好在这些年关羽在豫州的震慑性足够强,遮掩了这一严峻的问题。

“如果再打上十年,我甚至愿意拿徐州的兵力去淮河种地。但现在不一样了,打赢冀州这一战,明年我们还能不能领兵在外都说不准了,邓艾要是留在那里就屈才了。”

“那怎么办?”

“怎么办?抢人啊。”

“这样做是不是对丞相不太公平?”

“子敬啊,你怎么净为别人想呢?你也不想想邓艾走的时候,对你就公平了么?”

周瑜心想鲁肃就是这样,嘴上虽然说的明白,心里还是一副老实人的性子。

受点什么委屈不觉得什么,拿别人一点都觉得亏欠。

怪不得王安到最后才把他放在荆州做周围几大军团的调和剂。

如果是放在自己的位置上,徐州内部的矛盾,鲁肃绝对处理不好。

这与能力无关,而是性格上的优劣势。

周瑜能把矛盾转移到外部,用军功短暂地稳定住局势,确保徐州内部不乱。

换做别人,无论是想彻底解决矛盾,还是想退而求其次,与本土势力谈和,都是行不通的。

“那我到时候该怎么和丞相说?”

“此事你就不用管了,我先想个办法把他调到徐州,等丞相回金陵,肯定会忙上一阵时间,到时候就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了。”

“还是公瑾的想法高,我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呢。豫州是张子布管辖,我与他说了几次都没谈拢,要是当初就把他归到徐州,这事情不就简单了。”

鲁肃一拍大腿,直呼自己心眼太死。

“那就这么说定了。”

“这样算下来,我们两个还是亏的更多啊。”

鲁肃幽幽地说道。

邓艾再有价值也是个待发掘潜力的后辈,眼下他们俩可是付出了太多了。

“怕什么,咱们不是还没走。我估计孔明今年是打不进长安了,郭淮把关外兵力都抽调了回去,现在形势对他很不利。我们也不要多,总攻两京的大任,就由我们两个担下了,子敬觉得如何?”

周瑜说话间意气流淌,仿佛已经站在长安的城墙上。

“甚好!如此一来,不世公名还是公瑾你的!”

鲁肃打心眼里是敬佩周瑜的,也是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如周瑜的。

所以什么事情周瑜做得更好,要比他鲁肃自己做得好还高兴。

知己之间的感情,是纯粹又真诚的。

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几天张榜安民的功夫总算是没有白费。

两个执掌一方的中年儒将,说说笑笑的走在街上。

“哎,公瑾,那邓士载去了徐州之后,当什么差事?”

“元直走了,就在我帐中当个参军吧。”

“哦。”

“不对啊,我怎么觉得你跟丞相一样,都是想留下他呢?”

“要不怎么说你是个老实人呢!”

……………………完美分割线

由于作话写不了那么多字,所以放在本章后面♥

各位友友可能已经感觉到了,本书即将进入收尾阶段。

这次主要目的:一是谈一下这本书

二是要宣布一下,今明两天即将开始更新的第二本书(下一本还是三国题材!)。

《三国:我给刘备当秘书》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系列游戏三国志:13的角色玩法,可以说是用一个灵感开始写的,也没有太具体的大纲。结果嘛当然不言而喻,写书的后半程遇到了很多问题,以及碍于现实的一些冲突(简简单单转了个专业),曾经几度断更,好在各位读者大大没有放弃,终于坚持到了本书完结。

因为是第一本书,还是历史类书籍,在写书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难题(我承认我有高估自己的成分)。有些在过程中解决了,有些并没有处理的太好。记忆比较深刻的有瘟疫、天灾等方面,尝试之后因为效果不好果断选择了放弃。人物的出现和描写也是书评区的主流话题(作者真的有看评论qaq),两个争议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xx没有登场和为什么xx还活着。关于凌某人的问题,咳咳,本来之前是想单独写一个作话,说一下为什么这么刻画他的理由,后来觉得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直接把他写死可能是最好的。人物登场问题,先跟大家说一声抱歉,没写出场或者略写的人物,实在是因为融不进剧情。印象里有书友问过郝昭为什么没有出现,就以郝昭为例说一下为什么融不进去。郝昭在生涯前期的戏份几乎没有什么与主流人物的交集,直到228年才算是第一次迎来大场面(本书到现在才210年啊喂!),加上活动地点一直在凉州和关中,主角方面的势力完全涉及不到那里,单独引出又很突兀。作者在加入人物时,主要的参考依据是三国志上的名单,能在合理的时间线上带出来的,都尽可能地写出了。

突然宣布这本书要进入结尾阶段,可能有很多读者大大还没看得尽兴,没有关系!新一本书开更在即,还是三国题材,一样的配方!还是那个味!(这是谁广告词来着?)

新书是一本召唤类题材(其实很想写一个无系统曹操阵营的,但是两本连着写,确实有点为难到我了t-t),书中会出现大量人物数据和单挑场面。整体的节奏还是偏慢偏硬核的写实流,有武将间的宿命恩怨,也有精心设计的排兵布阵,全员智商在线不刻意抹黑,力求最大程度还原人物历史形象。

新书的介绍不占用太多篇幅,进一步了解可以移步新书简介区。

对本书的批评建议,和对新书的想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会尽最大可能让读者大大们看得舒心。

最后祝各位读者大大万福金安!财运滚滚!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大太监Summer晴空 平原 陆谦郦妃Summer晴空 大太监陆谦郦妃 押子 我在宋朝建设盛世 大明望族 百年壶间醉 战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