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我给刘备当秘书 > 第359章 荀令君出手

第359章 荀令君出手(1 / 1)

要不是荀彧开口,王安都忘了荀彧也是个谋局的高手。

曹操取兖州,战官渡,用的都是荀彧的方针,曹操手底下那么多谋士,在大事上面,还得是荀彧出面。

“荀爱卿但讲无妨。”

刘备也不急着表态,毕竟他也没想好到底听谁的意见。

朝堂上这些人,都是一世英才,没有点本事,谁也做不到今天的位置。

可聚在一起,真要分个长短,对于刘备来说就不太友好了。

“臣昨日没有同几位同僚商议完就先行离开了,在这里先道一声歉。今天老夫可能还会让一些人不痛快,还请见谅!”

“臣反对同时在兖州和青州开战!”

荀彧的声音不大,但气势十足。

“凡事总要有个道理,不管哪阁怎么说,事情就怎样做吧?”

升任徐州别驾的陈宫害怕周瑜吃亏,站出来帮着周瑜说话。

“地方的意见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荀令君反对我们的想法,这我们没有意见,可总得给我们能信服的理由才行。”

牵扯的人越来越多,王安也不敢随意说话,担心弄巧成拙。

“陈别驾先别急,等老夫慢慢说来。”

荀彧哈哈一笑,很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诸葛亮。

“陛下,臣与曹操共事多年,按理说,不应在此时开口说话。可陛下委臣治国重任,臣不能不为陛下献尽忠言。”

“曹操虽然示弱,可其实力依然不可小觑。而且无论是泰山还是颍川,都是曹操主动让出来,换句话说,朝廷始终没有把曹操逼到绝境上。”

“那怎么样才算是把曹操逼到绝境呢?不是要兵出宛洛,而是让曹操去等。”

“诸位同僚,曹操为何要让出辛辛苦苦拿下的州郡?这是为了麻痹我们,而弃去的棋子,曹操希望朝廷和袁尚开战,这样无论哪一方输了,他都可以从中获利。朝廷有底气,打得起也输得起,可仗不是这么打的。世间没有战无不胜的军队,人力如强弓,也有到头的时候,所以臣反对此时急功近利的北上。”

“反过来,诸葛孔明提倡的入蜀,看似是最柔的一招,其实才是真正能够伤到曹操的杀招。入了蜀,曹操就彻底退无可退,凉州荒凉之地,曹操只能向北与袁尚去争斗,这个时候,朝廷才是真正地掌控了大局。”

荀彧的身体近日不是很好,这一番话说下来,竟有些气力不支。

王安长吐一口气,看来今天是真没有那么容易收场了。

荀彧的身份特殊,这个时候本不应该站出来说话,王安心里也不知道荀彧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毕竟都是人精一般的人物,自己现在只能顺势,不能逆势。

曹操饮恨赤壁的例子就活生生地摆在那里,要是真因为一步棋下错了,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那这么多年的努力,就全都付之东流了。

“关某不才,几次去过曹营。曹操曾视先生为左膀右臂,今日先生说这番话,很难不让人多想啊。”

关羽的话进攻性十足,就差没有说你荀彧还没有资格在这里说话了。

“谢关将军挂念,荀彧心中坦荡,自不怕流言蜚语。”

荀彧出入官场多年,在场的人,还真没有能和荀彧在这方面掰手腕的。

诸葛亮顾雍这些丞相选手,现在还没到那个年龄,阅历和心境差得远着。

“云长,此间议事,百官皆可发言。”

事情变化之快,让刘备变得更加谨慎。

“此事就议到这里,诸位爱卿的想法,朕都知道了,若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就写给内阁吧。”

刘备很想扶着额头靠一会,但是他坐在龙椅上,就不能这样做。

各地的官员,和朝廷的官员,本就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这一次的多方争议,实际上是过去矛盾的爆发。

王安刚刚还想顺其自然一回,这会才知道这个选择的危险性。

内阁软弱了一次,就再也没有了硬气的机会。

哪怕这个决定是错的,哪怕这个后果要由他们来承担,都不能任由他们来决定。

朝廷永远是朝廷,地方永远是地方,这个秩序不能乱。

就算是伤了一批人,也得把内阁的权威维持住。

朝廷上一个个声音响起,恢复了常态,王安却无心去听,依旧在品刚才荀彧的话。

饶是多看了那么的多的书,有些关乎天分的东西,也是不得不服人的。

就像有人是战争天才一样,也有人是政治天才,外交天才。

术业有专攻,各有其能。

今天的早朝比以往的都要长,这个东西本就没有什么固定的时间,就是什么时候说完,什么时候结束。

下了朝王安直奔中书衙门而去,急着和众人商议。

贾诩等人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此事处理不好,恐怕会埋下祸患。

“荀令君,你今天可是把我们几个都给带了进去,这么大的事情,为何不提前与我们商议一下,哪怕是通知一下可好,我们也能有所准备。”

荀彧一到场,就被顾雍一顿追问。

荀彧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内阁剩下的人。

这些人不开口,就等同于赞成荀彧的观点。

“昨日连王丞相都深陷其中,我就是说了,恐怕几位也未必会听。”

荀彧的话不无道理,王安直到刚刚才反应过来。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么多人,竟然只有荀彧一个真的理解了诸葛亮的意思,还推了诸葛亮一手。

“荀令君,下次这种事,早点说出来也好,我们也能早些明白。”

贾诩和王安会的一个意思,这会都是一样的感觉。

“文和老兄莫怪,情势所迫嘛,至少今天的结果不算坏。”

诸葛亮先是起了一个反调,荀彧又加了一把火,虽然没有和关羽周瑜正面交锋,但已经挫败了二人的气势。

“内阁总要拿出个意见,不能任由着他们来。如果内阁这一次低头了,那就再也不能号令各地兵马了。”

王安说出了众人的心思,可这个决定却没有那么好下。

三路人马都是劳苦功高,厚了谁,薄了谁,以后都不好见面。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唐:我亲爹和岳父都是李世民 将军府的纨绔小公子 重生:逆天改命当皇上 穿越:我有无限方便面 史上最强军师 帝国时代,从大秦称霸诸天 我在古代直播带货 大岐:老子是冒牌皇帝 风流陈世美 玩转三国:从华佗拜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