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土豆的下落,苏浅问清楚具体地方后也不耽搁,直接让人请了周文炳过来。
“本宫有件事需要你去办,这件事很重要,你务必要办成。”
才来庄上就被委以重任,周文炳神色一凛,拱手郑重道:“殿下请说,臣一定竭尽所能。”
苏浅道:“本宫要你带人去滇国南部。”
滇国!
这跟他们姜国之间都还隔着一个宇国呢!殿下让他去滇国做什么?
周文炳错愕,惊讶之下难免就抬头看了过去。
苏浅自然是知道这趟路途遥远,一来一回估计得要半年,所以为了让周文炳弄清事情的重要性,她很干脆地告诉了他土豆的事。
“你该知道,我们姜国弱小,百姓过得苦,俞州那么寒冷的地方,百姓一天却只餐一顿,遑论那十万戍守边关的将士,本宫看着,觉得很心痛。”
周文炳听着,眉头不自觉皱起,心头也渐渐沉重起来。
“衣食无忧,是本宫对姜国百姓的承诺。”
苏浅看着眼神惊讶的周文炳,淡淡一笑,“而本宫这个承诺,你是第二个知道的人。”
一国公主说要让百姓衣食无忧?
这样的承诺表达了什么,无异于是在向他宣布一件事:殿下有意掺和朝政!
想到如今姜国未有储君,陛下又迟迟不肯从宗室过继一位太子,周文炳喉头不自觉滚动了一下,目光有些闪烁。
第二个知道这话,那么第一个是谁?
陛下!
他似乎猜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真相。
能为官的都不是蠢人,哪怕周文炳此刻心头一片复杂,但这些想法不过只在一瞬间。
看着上首神色淡漠的少女,周文炳一咬牙,突然跪了下来,坚定道:“禁卫军羽林卫右武卫周文炳,从今往后,将誓死效忠殿下!绝不背叛与您!”
倒是个上道的人。
苏浅让他起来,“此趟去滇国,本宫是让你去南部一个叫落霞村的地方,将一种长在地下,表皮发黄,被当地人名为土珠的粮食给带回来。”
周文炳郑重点头,“是,属下明白。”
苏浅看着他,提醒道:“带回来的东西可以越多越好,但是切记,不要因此影响到当地村民的生活。”
毕竟,这都将会是她的子民。
不知道苏浅雄心,还以为是公主善良不忍平民受苦的周文炳点头应是。
“这件事要办的越快越好,我这边会再请示父皇派人过来,你收拾妥当后,就立即出发吧。”
“是!”
……
庄子上没有窑炉,为了能制作出玻璃和钢,苏浅让人着手在后山附近起了一个炉子。
加班加点,工钱双倍。
而在窑炉制作的这段时间,苏浅则是在教几位工人动手实验,现代化学课老师是怎么教学生的,苏浅就大致怎么教他们。
虽然教不了什么化学元素、反应方程式,但物体与物体之间结合后是个什么效果,这还是能教的。
而在与工匠们的接触过程中,苏浅也了解到,其实这个时代是有琉璃的。
但东西只有魏国皇室能用,被誉为魏国皇室的象征,制作方法更是被魏国皇室牢牢把持着,外界压根就不知道。
玻璃与琉璃看起来差不多,都是透明的,但本质有差,原材料就不同。而且琉璃五彩斑斓,玻璃则要清透得多。
苏浅在教工匠的日子里,林景昭也在田里辛苦劳作。
他是个责任心很重的人,公主命令,哪怕自己不擅长,也会尽全力去做。
苏浅本来是出来察看地形,顺便看看这里庄稼长势的,结果刚走到一半,她就看到一身黑色短打,扮相完美与其他农人融在一起的小白杨。
小白杨果然还是小白杨啊,穿着一身粗布麻衣也不改他身上的矜贵气度。
林景昭才从一农户手中学会如何看庄稼好坏,正弯腰在田间查看呢,抬眼便看到公主正站在不远处看着他。
林景昭直起身,低头看了眼自己如今这身打扮,从怀中掏出一方帕子,一边擦着脸上汗,一边朝苏浅走去。
“殿下,您怎么来了?”
林景昭在庄子上待了半月,除了第一天见到过公主,平日也只闻下人们说,公主整日都在小院跟工匠们待一起,似乎是想要造琉璃。
能不能成,林景昭不做表示,只是好奇公主今日为何出来。
苏浅垂眸,看到了他手背上那些细碎的小红痕。
林景昭的一双手修长白皙,稍有瑕疵都能看得很清楚,此刻这红痕遍布的,就像是美玉染尘一般令人扼腕。
林景昭手合拢,将衣袖往下拉了拉,抱歉道:“让殿下见笑了,是景昭愚笨。”
苏浅抬眼,“不会,本宫喜欢做事认真的人。”
说完,苏浅就带着人继续往前走。
全然没注意到小白杨一下子变得通红的耳廓。
秋玉瞥了眼身后未动的林公子,扭头看着自家公主的背影,眼神纠结,欲言又止。
殿下怎么能,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呢!
姑娘家家的,好歹矜持些啊。
就算林三公子是京都第一人,是姑娘们心中夫婿的第一人选,但殿下也不应该把喜欢这种事挂在嘴边呀!
古人含蓄,苏浅还真没注意到这方面。
张管事递上来的人事表,苏浅已经看完了。
整个庄子共有三百亩良田,打理这些田地的有五十七人;庄上有个鱼塘,还养了鸡,负责这些的共八人,还有其他负责采买的管事六人,总共七十一人。
苏浅亲眼看了遍庄子上的庄稼后,最后站在田埂上,问身后的张管事,“庄上平时施肥用的什么?”
“作物秸秆,草炭,还有……”张管事面露尴尬,小心觑着苏浅,最后咬牙小声道:“还有人畜粪粕。”
苏浅瞥他一眼,“庄上谁最会种地。”
张管事想了下,“是秦老汉,庄上收成最好的,当属他种过的地了。”
“你们可曾问过他原因是什么?”
张管事讪讪一笑,“这,那是人家的看家本领,草民哪儿敢贸然去问。”
苏浅这才恍然。
古人讲究的是家传,这种本事都是传给自己后人,轻易不会告诉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