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下了几天大雪,地面上的白毯子厚厚盖了一层,洛阳的街道上家家户户都在铲掉积攒了许久的的雪。
对于洛阳城来说,算是前所未有的大雪了。
“诶,把窗户都擦干净点,都快岁旦了,还不勤快点,小心张先生不给你们发年钱。”陈德招呼着一群奴仆四处打扫卫生、铲雪,嘴上不断说着。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一派热火朝天的模样。
“知道了。”听到陈德的话,奴仆开心的笑了笑。
跟张角生活了几个月,也清楚了他的脾气。
虽然贵为国师,但对人意外的和气。
在国师府,每天能吃饱饭,四季还有送来更换的衣服,每个月都有工钱!
就好像没有当他们是奴婢,而是给国师府做工的一样。
这让他们异常的感激。
本来沦落为奴仆,卑微到只要有一口吃的就好。
没曾想来到了做梦都想不到的天堂。
当了几个月的奴婢,身体不仅没有消瘦下去,反而开始长起肉。
生活比他们做农时好了不少。
陈德这个国师府里的大管家,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说着一次次扣月钱,每次却都足额发了下来。
哪一家出了什么事情,陈德都是第一个过问还帮着解决的。
“小年到了,马上就要过年,就是不知道张宝、张梁和那群傻徒弟怎么样了。”张角感受着年味,脑子里想起在冀州第一次过年的场景。
那个时候冀州疫情刚被张角三兄弟平定下来,就剩下瘟疫最严重还穷的桃花县,偏偏遇到了大雪封路,要是等到明年开春,估计全县的人都死没了。
三个人和一群虎头虎脑的徒弟冒着大雪,带着物资草药咬牙闯了进去。
过年还是在半路的一个破屋过的。
几个人手里捧着窝窝头,就着用雪化开的水,傻兮兮的在那里度过了张角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年。
虽然那时候没有法术,风大,天也冷,但看着身边依靠着自己的徒弟,心里热乎乎,也让他对这里多了归属感。
现在修为有成,他们却是都不在身旁,一个个开始独挡一面,奔赴各州防范疫情。
张角的心不由得感到有些孤冷。
想着想着,走到院子里,一个雪球迎面就扔了过来。
几个孩童堆着雪人,互相嬉笑玩闹。
他们都是自己所买灾民家的子女。
之前在奴隶市场,带着孩子的一家人,根本就没有人买,豪强们都嫌弃带着孩童的奴隶。
对于这样不能赚钱的奴隶,奴隶贩子只会让他们一天一顿,勉强存活。
要不是张角让陈德把他们买下来,估计现在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
院子里几个孩童看到张角被自己扔到雪球后,意识到自己好像闯祸后,顿时规规矩矩的站在原地。
张角不在意的笑了笑,手里团了个雪球就冲了过去,“好呀,敢扔贫道,看招。”
啪的一声拍在一个孩子头上,顺手把另一个孩子塞进雪堆。
孩子们知道张角没有生气后,开心的跟张角玩闹起来。
一阵笑声中,张角心中的抑郁之气消散,修为竟然也跟着精深了不少。
小年,在华夏的意义可不同,要做的事情有许多。
大扫除,贴对联......从这一天到正月十五,都是充满年味。
回到屋内,拿出纸笔。
将对联所用的大红纸一一裁剪好。
想了想对联,大笔一挥,写了下来。
拿着对联走到大门口,拿出浆糊,涂抹均匀后,手一甩,对联便飘了上去,贴的整整齐齐。
上联是:万事皆为修行;
下联是:救人亦是救己。
横批:愿民无苦
修行的日子清苦,寂寞,他也是年轻人,同样向往凡俗的自由自在,以前时常想着,如果当初他去到的地方是洛阳,而不是冀州。
那一切应该都不同了,自己或许能写些诗词歌赋,成就一番大儒之位。
等到三国后,靠着积累的才名,跟那些英雄豪杰谈笑风生。
躲在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可一想到当初冀州灾荒的场景,这一切就都烟消云散了。
看着这一副对联,张角呵呵笑道。“还挺好看。”
一众奴仆跟着不断点头,还有人摇头晃脑的说道,
“不错不错。”
旁边一人翻着白眼说道,“你认识字吗?”
那人沉默了半响,才说道“当然......不认识。”
“切!”
忽然,有一个人靠近张角,挠着头,涨红了脸,半响不说话。
看着他这副样子,张角笑了,问道,“你这是?”
“先生,你字好看,能不能给咱写副对联?”他老实笑道。
“贫道还以为什么事情呢,当然可以。”
看到张角同意后,下人们顿时激动起来,他们还怕张角有什么规矩,纷纷说道,“先生,我们也要。”
他们虽然不认识字,但一看到那字就觉得舒服。
那字里渗透了张角对道的了解,充满了道韵,回去摆在屋子里,都能凭空添多几分书香气!要是能悟出来什么,更加是受益匪浅。
“诶,干什么呢?”陈德皱着眉头,把众人一顿训斥,随后转过头对着张角,嘿嘿笑道,“先生,能不能也给我一幅。”八壹中文網
“噫。”众人调笑着。
“行行行,都有。”张角走进府门,来到写字台前。
众人搬桌的搬桌,铺纸的铺纸,磨墨的磨墨,忙得不亦乐乎。
陈德拿出一本小册子,“大家想要什么样的对联跟我说,让先生看着写就是了,到时候是谁家的,自己上来领。”
张角点点头,笔尖点墨,笔走龙蛇,优美大气的文字跃然纸上,宛若活了过来一般。
想了想,又把自己得到的【剑术】意境融了进去。
参透剑与炁合一之玄妙,乃是元神御剑之法,白光起处杀人于无形。
有剑意在对联上,怕是什么魑魅魍魉都不敢进家门了。
一撇一捺间,仿佛有雷鸣剑啸一般。
几名孩童目不转睛的看着字,他们先天胎气未失,比起大人更能直观的接近道韵。
少看一眼,都是对他们的莫大损失。
终于,一幅对联写完,张角看着孩子们聚精会神的样子,笑着用毛笔沾染上朱砂,点在他们眉心间。
一道淡淡金光闪过,他们顿时舒服得眯起眼睛,只觉得灵台清明,天地间好像能看得更清楚了。
这些孩子以后无论是做什么,都胜于常人,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