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陈教授。”
那个领导模样的人和陈应春教授握手,这意味着k市新区市政绿化项目由k市景观作物研究所拿下。
简言欢和陈应春教授握手之后,看到这个新区市政绿化项目已经被陈教授拿下,心中也非常高兴。
新区的建设已经基本上结束了,只剩下绿色的园林还需要建设,不过现在新区的绿化项目已经拿下,接下来的无非就是设计和投入。
而杨奇在这方面一败涂地,他看上去也不是那种会轻易放弃的人。再加上之前关于专利的纠纷,简言欢也不知道他下一步动作是什么。
…
杨奇的报复却比想象中的来得更快,他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来了一场恶人先告状。
这个家伙很显然很会利用网络舆论,将简言欢塑造成了一个不学无术、只会利用美色来骗取别人研究成果的家伙。
而这个策略很显然满足了一些猎奇心态的人的趣味。
本市的某娱乐小报官方号“k市早知道”运营人员小李就是一个对这种污蔑感兴趣的人。
每当他转发一些“女司机上天”“街拍清凉美女”“清纯校花不得不说的故事”的时候,他的微博数据总会格外的高。
虽然也有人劝过他,这样做是在将舆论往不好的方向引导,可是看着那些夸赞自己的人有那些不快却又无可奈何的人的样子,小李总是会有一种无可言说的满足感。
所以这次其实也不例外。
他刚刚收到消息,心中就已经谋划好了怎么杜撰。
爆料人还特地给他发了个大红包。
小李收了红包,盘算着晚上可以去大排档上好好吃一顿。
以前他的搭档曾经指责过他,觉得他这样不厚道,迟早有一天要翻车。
小李给他看自己的评论区。
“说你了吧,你就事多。”
“评论区军事频道。”
“你们为什么抱团来,肯定是收了非法组织的钱。”
这一次,他也相信自己那些老铁,更何况爆料人可是信誓旦旦的,就算是出了什么事,自己躲在微博号后面,也没关系。
想到这里,小李就在键盘上敲下了内容:“震惊,某高校女大学生退学后,竟拿数项专利,神女在世啊![配图][配图]。”
而评论区的老铁们也不负众望,在下一次刷新时刷出了评论。
“长得漂亮当然干啥都方便。”
“没少做瑜伽吧。”
“当你又瘦又美,就能功成名就[表情:滑稽][表情:狗头]”
“妈生优势,我们这些臭男人怎么比得上。”
这些话的意思,无非就是认为图上的女人的一切成就都是“睡出来的”。
也有反驳和看不惯的言论,但是更多的是看不惯的人,这是在羡慕嫉妒恨。
小李心理暗爽,知道自己的kpi稳了。
而与此同时,k市景观作物研究所也宣布了项目的成立,而简言欢的名字赫然在列。
杨奇看着公告栏中的企划,气得恨不得狠狠撕碎简言欢。
但是现在简言欢也算是一个名人,自己还真是不敢太过分。
不过,等舆论导向好了以后,一定让简言欢身败名裂,到时候再狠狠的踩死简言欢。
而且简言欢这一次的专利问题,让杨奇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他立刻去着手准备新闻发布会,并公布专利被盗事件。
就好像谁先说谁就有理一样。
而“k城早知道”也转发了杨奇的微博,意有所指。
在这个时间点,简言欢的微博一直处于关闭的状态,但是在这一刻,简言欢的微博突然跳出了许多评论和微博热门话题,而这些话题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对简言欢的抨击。
杨奇看见自己的粉丝对简言欢的谩骂和诋毁,非常高兴。
小李则在自己的微博下面发了一条评论:"大家好!我是k城早知道的运营君,我现在就在‘神女’所在的高校中,看见这位叫做简言欢的女大学生的微博,心里非常激动。我看见她被大量质疑的时候,我的心里非常痛心,我现在就会去一探究竟。”
一探究竟是假,蹭热度是真,反正到时候就算是出了事,也只能说是为了替她澄清。
而简言欢也在苗禹提醒下,注意到了今天对自己的额外关注。
这一关注之后,她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今天早上的那件事情还在传播着,而且有越演愈烈的趋势,甚至已经有人开始质疑简言欢是不是靠着关系,走后门才进的学校。
“你是在搞笑吗?还有人质疑高考的?”简言欢看着那些不堪入目的评论冷哼一声。
而陈教授也适时发来短信,说他们大概是得罪了什么人,而对方的舆论就下场了。
k市新区的绿化是一块大蛋糕,动了别人的蛋糕,被记恨也难免。
“陈教授你不用担心,我会处理好的。”简言欢的回复还十分平静,但此时的白准已经开始调查那些留言每一个的ip。
他黑入了他们的摄像头,将那些不善评论的全部面部特征截取下来。
而简言欢也适时收到了绿意绿化召开新闻发布会阐清专利注册的事情。
“陈教授你应该不介意我出去走动走动吧。”
陈教授的信息过了好一会儿才回复过来,里面的语气十分谨慎:“要带的资料记着带好,还有注意保护自己。”
黑入杨奇的邀请名单,将自己的名字添加上去,就算没有白准,简言欢自己也做得到。
…
新闻发布会当天,简言欢穿着一身休闲装,戴着口罩墨镜走进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现场的媒体早已等待许久,他们并没有认出站在旁边这个女人就是当事的主角之一。
杨奇站在话筒前,胸有成竹:“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就我们专利泄露的事情抽出时间来,我是绿意绿化的ceo杨奇,对于我们专利的泄露,我感到十分震惊,恐惧很难过——”
接着他又说了一通类似于大学生喜欢走捷径,学术不端和非公平的交易之类的事情。又痛心疾首地说起了对原创的打压,导致创新力的缺失之类的话。
很多人因此产生了共鸣。
就在他把自己那些所谓的证据投放在公共大屏幕上,打算说更多的话的时候,一个声音从底下传了出来。
“杨奇,你敢于承认自己所做的事情吗?”
而扬声器里适时播放起杂着电流声的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