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香喷喷的烧鸡,尤其是临近年关,来店里的不少客人都纷纷心动起来。
“老板,你这个烧鸡怎么卖?”
苏慕宁立马说道,“两斤的烧鸡40文一只,三斤的55文一只。客人您要来一只尝尝不?”
苏慕宁的声音不是很大,但说的却很清晰,烧鸡的价钱准确的落入在周围客人的耳中。听到她的报价,大家也纷纷在心里计算起来。
现在外头要是买鸡,大概是要15~20文一斤,算下来一只也得花个三四十文钱。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买的可是活鸡,买回来还需要自己处理,脱个鸡毛、再处理个内脏,这鸡又得少去一部分斤两。
但是这烧鸡人家是都处理好的,每一斤、每一两都是能吃的。算上他们制作用的油料,还有那些处理掉的鸡毛和内脏等。这个价钱还真不贵呢!
很多人或许不认识很多字,但是大家在算账这一方面倒都是蛮厉害的。毕竟不厉害也没有办法啊,都是日子逼的。
“老板,那先给我拿一只两斤的烧鸡。”一位客人说着就从腰间摸出来一把铜板,清点完后,递给了苏慕宁。
苏慕宁接过铜板,就给这客人拿过来一只烧鸡。
“客人您瞧好了,就是这是烧鸡,二斤只多不少,放心好喽!”
“好,好!”客人看着竹笼里那看起来就不止二斤的烧鸡,脸上露出来了满意的笑容。买东西嘛,更多时候是要买的一个舒心。
单论民财食肆这个服务态度,那绝对是一顶一的,让每一位客人都有物超所值的感觉。这样做生意,保准回头客多多的,叫人买了一次,还想再来买第二次。
苏慕宁见客人满意,就把盖子拿过来盖到了竹笼上面,竹笼上面正好还有一个手提的地方,盖好后直接用一只手提着就好。
这包装也很是细节,其实这些一般被人忽视掉的小细节,才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
客人看着这巧妙精致的竹笼,先是惊讶的看了一眼,然后乐呵呵的用手提起来了竹笼里的烧鸡。整个人看起来都美滋滋的。
“老板,您们家真是这个!”
客人走之前,还不忘记用另一只空出来的手冲着苏慕宁竖起一个大拇指。
见有人买了,一些心动的客人也纷纷跃跃欲试,喊道。
“老板,我要一只三斤的烧鸡!”“我要一只两斤的烧鸡!”
苏慕宁一一笑着回应,同时叫出二丫来收钱,她和大丫负责给客人们装烧鸡。
至于其他人,有的负责忙着给订好香肠的客人拿香肠,有的负责给来店里吃饭的做饭,有的负责煮关东煮。
小小的民财食肆,烟火气却十足。
“老板,给我来两只烧鸡,要三斤的!”
一道气势洪亮的男声传来,苏慕宁下意识的想要去拿烧鸡,但是却发现柜台上已经空空如也。
烧鸡已经卖完了!
没想到烧鸡的销量这么好,早知道她多从拼夕夕里买一点就好了!
不过也没啥可后悔的,今天左右就是试试水,外加把烧鸡的名声给打出来,让大家知道他们这里卖烧鸡。
至于烧鸡,那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明早送货小哥就能给送过来。
“抱歉客人,今天准备的烧鸡都卖完了。”苏慕宁一脸歉意的说道。
“啊?”何青书一脸失望,他今天是来拿香肠的,顺道就看到民财食肆在卖烧鸡,想着买回去和爹娘一起尝尝的。
没想到这就没有了?
他好期待的……
民财食肆的东西在他心里就是最好的。
那香肠他家都吃了多少了,这不快要过年了,除了家里要吃,加上还要走亲戚什么的,何青书特意订了一大堆。
香肠固然好吃,但是这秘制烧鸡光是看卖相,他就知道绝对好吃!
“客人您要是想要的话,也可以先预定一下。”
“那要多久啊?该不会和香肠一样也要等个十天半个月吧?”
听到何青书的发问,其他人也悄悄的把目光投了过来。这不仅仅是何青书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他们关注的问题。
“大家放心好啦,烧鸡快,今天订,明天拿,想要的客人可以先来我这里登记和付款。”
苏慕宁说着,就指了指身后已经拿出来小本本的孔大丫。
跟着董淑晴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大丫、二丫还有孔宝儿,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也是因为几个孩子好学,现在都可以自己独立记账了。
“好,那先给我订两只三斤的烧鸡,明早我就来拿!”
何青书走到孔大丫面前,干脆利落的就拿出来了110文钱。给大丫一顿好数。
有了带头的人,剩下的人也学的有模有样,一会功夫,烧鸡就订出去了几十只,苏慕宁整个人笑得都快合不拢嘴的。店里的生意好,她是真的高兴!
和民财食肆相比,隔壁点心铺子的生意倒是显得有些萧条了。
现在经营点心铺子的是一对年轻的小两口,苏慕宁在这边开食肆之后,闲下来的时候也和他们聊过天,对于隔壁点心铺子也大致了解一些。
这点心铺子原先是一对老两口在经营,这对老夫妇就是如今店里年轻男人的爹娘。他们祖辈上有个在宫内做过糕点的,后来年纪大了就出了宫,回了老家,娶妻生子。
靠着这一门手艺开了一家点心铺子,生意一直都还算是可以。
只是这手艺虽然一代代传下来了,没有断掉。但是时代在发展,到了现在,铺子里的很多东西都已经过时了,喜欢的人也都老了或是不在了。
因此,小两口虽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铺子的经营也只能算是过得去。勉强糊口罢了。
好在前几辈人积攒下来不少的家业,店里的生意就算不好,小两口的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加上这小子是个有心思的,他想着把店盘出去,拿着钱等年后了出去闯闯,看看有没有别的出路。
也不是他不在意祖传的产业,这店其实也没有多久的历史,是他爷爷那辈开的,到了他这里也就是第三代。他爷爷的手艺也不是特别好,到了他这辈,店已经半死不活了。
于是,徐福济在门口挂上了一块出兑店铺的牌子。
自己则是如常和媳妇在店里做糕点。
镇子上做糕点的不只有他一家,但是他家的种类最少,加上他和他爹也不是那块料,不懂创新,铺子在他们手里非但没有发扬光大,反而越发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