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苏慕宁心里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是拼夕夕的功劳。要是没有拼夕夕,她就是想出来花,也做不到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没有拼夕夕提供的原材料,想吃关东煮?那也只能在梦里了。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完了关东煮。
很快就到了第二天,苏慕宁带着那一瓦罐婴幼儿奶粉,先去了一趟徐家村找徐大年。
徐大年找苏良叶帮忙,赶制出了一大批竹签。苏慕宁很是满意。
她把那个瓦罐递给了徐大年,徐大年还不明所以,苏慕宁就开始解释了。
“大年,这是我托人买的奶粉,最适合刚出生的小孩子了。”
徐大年一听这玩意是奶粉,当即就要拒绝苏慕宁。
这牛奶粉他也听说过,最近这边的村子卖的挺火呢。听说这东西都卖到镇子上去了。八壹中文網
不过十五文钱一罐子的价格也着实不便宜,他娘前几天还叨念着,过段时间看看去买一罐子回来给他小侄子喝。
他不过就是做了几把竹签,哪里用的着这么金贵的东西呢?
“婶子,您这可就见外了,使不得,使不得啊。”徐大年连连拒绝。
苏慕宁直接说道。
“你可不许拒绝我,这东西是我特意托人买的,比现在市面上卖的那些还要补身子呢!
行了,也别和你婶子见外了。第一次做这竹签你不是也没管婶子要钱吗?那婶子送你点东西也没啥呀!”
苏慕宁叭叭叭一通说,徐大年也找不到啥理由了,加上心里面挂念妹子和侄子,最终默许了。
“估计以后婶子需要的竹签可不少,这个可必须得算钱了!”
苏慕宁撂下这句话后,就取走了竹签,匆匆离开。
苏慕宁走后,徐大年把这一罐子奶粉拿进了屋子,徐大娘和徐小花看着这一大罐子的奶粉,一大一小泪眼汪汪,母女二人不约而同感叹道。
“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
苏慕宁下午带着竹签去了食肆,大壮也早就在后院干的热火朝天。
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感叹一句小伙子就是精力旺盛啊!
闷头苦干的大壮似乎感受到有人在注视着他,他暂时停下来手上的活,扭转过身子回头看,一看来者是苏慕宁,顿时一脸热情的喊道。
“大娘!您来啦!”
看着大壮一旁那一摞和小山一般高的碗,苏慕宁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夸奖道。
“干得好大壮!”
得到苏慕宁肯定的大壮更加卖力。
看看大壮只是顺带的,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要把关东煮给弄好。今天食肆正式开始售卖关东煮。
至于价钱,当然也不会卖的很贵。反正底料是可以煮一大锅的,其他东西在拼夕夕批量购买,价钱也很划算。一大包才十几文钱。
基本上一串的定价就在1文。原料贵的一根串上就少串点,便宜的就多串点,也是合理。1文1串也好算价钱,并且这也算是十分亲民的价格了。
既可以满足口腹之欲,解解馋,又不会花太多钱。
镇子上一些小孩子都能买得起。镇子上有些人家比较宠孩子,小孩子身上一般也会带个三五文钱,用来买个零嘴啥的。
要不是现在这边还没有辣椒的身影,苏慕宁非得整出来个辣条全家福,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童年。
苏慕宁叫着小苏氏还有孔宝儿一起来把这些东西串到竹签上,大壮洗完碗后擦了擦手上的水,也过来帮忙。
很快就串好了一大盆的关东煮。
剩下的事情就是苏慕宁来忙活了,其他人要准备晚饭了。
等到晚饭做好了,关东煮也早就都煮好了。苏慕宁指挥着大壮把这一盆关东煮都拿到了门口。
来食肆吃晚饭的人,看到这一锅东西,皆是纷纷侧目注视。
咦?这是啥?
苏慕宁出来笑眯眯的给大家解释道。
“大家都来看一看,这是咱家新出的关东煮!任意挑选,所有的都是1文钱1串!”
这么香的东西竟然只要1文钱一串?
有一些好奇的人已经围过去了。
“老板,那我先挑两串尝尝!”第一个人说道。
“好嘞!”苏慕宁接着就给他递过去一个碗。
那男子一愣,然后接了过去,在大盆里挑出来两串他最感兴趣的关东煮。
他给了苏慕宁两文钱,端着碗就要去品尝。
苏慕宁却叫住了他,“客人稍等一下,麻烦您把碗递给我,我给您舀点汤。”
苏慕宁接过碗,用勺子从盆里舀了一大勺汤,才把碗又重新给了男人。
至于这吃完后剩下的竹签,苏慕宁当然也是自有打算。她可没有打算反复利用这些竹签,那真的是太不卫生了。
再说了,竹签这东西又不贵,竹签子是用竹子做的,竹子这东西长得很快,完全不需要担心被用完。
所以竹签在苏慕宁这里都是一次性用品,用完的竹签直接收拾到一堆,等烧火的时候添进炉子里就成。
那男人接过碗,还没来得及找座位,一只手就忍不住拿起来一根串吃了起来,真香啊。
他两口就把这两串关东煮给解决了,似乎还嫌不过瘾,端起碗来把里面的汤一饮而尽。
“啊!”男人口中发出满足的喟叹声,尤其是秋天的傍晚,小风凉嗖嗖的,这一碗下肚,整个人似乎都变得暖洋洋了。
周围人看他这满足的样子,也都跃跃欲试。尤其是这关东煮卖的又不贵,大部分都是在吃了一份饭的基础上,都捎带的吃了1-2串。
就算是这样,苏慕宁煮出来的这一大盆子很快就卖光了。有些没吃上的人纷纷都在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买。
孟师傅见状,主动提出要再煮一锅,大壮也提出来帮忙,而苏慕宁等人则是可以先行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苏慕宁是忍不住感叹人多力量大啊,真是越来越不需要她操太多心了。
这段时间有了苏慕宁的努力,村子里和镇子上皆是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沿街叫卖的小贩比从前多了不少,卖的东西都是不重样的。村子里多数人的气色看起来也比从前要好了许多,尤其是一些小孩子,脸色都已经不是原先的蜡黄了。
知味楼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天香楼门前的人却越来越少,天香楼掌柜不由得急红了眼。
毕竟任谁看到原先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突然间超过自己一大截,都会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