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归蒙正要起身告辞,曹丕突然又想到一件事:“对了,老师,我还有一事要请教。”潘归蒙说:“大王请讲。”曹丕说:“以前先王选拔人才是不论出身,唯才是举,而袁绍、孙权、刘备和其他很多势力,都是依靠世家大族稳固统治的,这两种政策哪种更好一些。”潘归蒙说:“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一般乱世的时候依靠世族是可以的,到了太平盛世,还是要多多提拔寒门子弟,打破世族对朝政的控制,现在四海未平,世家大族还是需要笼络的。”曹丕说:“老师说的不错,先王之前一直打压世族,我也一直存有疑虑,老师这么一解释,我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潘归蒙说:“那要是没别的事,臣就告退了。”曹丕说:“老师慢走。”
潘归蒙回去的路上琢磨着曹丕最后问的问题,心想,其实世族在任何社会阶段都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毒瘤,现代国内的各种利益集团,西方的昂撒、犹太资本集团,都是引发国家和地区动荡不安、引发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曹操早在两千年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锐意改革,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如果他的继承者一直坚定的按照他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必定又是一个崭新的局面。可惜自己为了要维护历史进程,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不得不违心的向曹丕作出了建议,看来自己这么一个现代人,思想觉悟竟然还没有两千年前曹操先进。
曹丕在大臣们的拥护下,三请三辞,表面功夫做得足足的,终于在220年的年底登上了帝王的宝座,而且根据潘归蒙和众大臣的建议,迁都洛阳,因为洛阳毕竟是多年来的故都,地理位置优越,也更适合下一步向南向西发展的规划。
曹丕称帝后,拜潘归蒙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食邑增至八百户,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封贾穆为驸马都尉,掌管宫廷出行仪仗,是个又体面又不累的美差;封贾玑为羽林军副统领,负责宫廷防务;潘归蒙的两个儿子,一个负责皇帝的出行,一个负责皇帝的安全,可见曹丕对潘归蒙全家的信任程度。就算是不出仕的贾访,也被封为列侯,食邑两百户,给足了实惠。
曹丕为了照顾潘归蒙年纪大了,特许他上朝时可以穿鞋,可以拄手杖,免跪拜。潘归蒙本想申请免上朝的,曹丕没同意,他是曹丕的第一任太尉,位高权重,不上朝有些说不过去,而且曹丕也希望上朝的时候有他能帮助自己镇住场面。
另外,曹丕还封赏了一大批之前支持自己的官员,朱灵也如愿以偿的封侯了,终于实现了当初潘归蒙给他制定的人生目标。而潘归蒙自从没了曹操这座压在头顶的大山,终于可以享受权力和地位带来的美妙感受,在朝堂上他虽然还是不太爱作声,但是只要一说话,无人敢有异议;在家的时候也是门庭若市,来套近乎走门路的官员络绎不绝,不过潘归蒙为了子孙后代考虑,还是低调行事,谢绝了大部分人情往来。
曹丕迁都洛阳后,所有的国家机构都陆续搬到了洛阳,相应的一些官员也纷纷搬迁到洛阳,高级别的官员自有皇帝赏赐宅邸,普通官员只能自己购置住处。对于潘归蒙,曹丕把洛阳城一处位置极好的大宅院赏赐给了他,洛阳虽然几经战乱,目前暂时还没有邺城繁华,但是洛阳毕竟是多年的首都,其规模和城市规划都比邺城要强,潘归蒙的那处宅院自然比原来邺城更大,已经不能用几进院子来衡量了,就和一个公园差不多了,里面山石流水、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应有尽有,地方大了,自然配备的人就更多了,潘归蒙自己也搞不清现在家里到底有多少人,他懒得管,全部交给魏氏和贾三他们张罗。
潘归蒙知道自己只剩下不到三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利用,帮自己的儿子们铺好路。首先是世族之间的联系,目前魏国范围内有五大家族,荀氏、司马氏、钟氏、陈氏、辛氏。辛氏已经人才凋零,逐渐没落;钟氏的钟繇位高权重,虽然后来他的小儿子钟会后来会干出谋反的事情,但是此时钟会还没有出生,其长子钟毓思路清晰、颇有学识,以后也是一方能臣,因此值的拉拢;荀氏最出色的荀顗和司马氏最出色的司马懿都已经是自己的学生,陈群一直是曹丕的坚定拥护者,一直和自己和司马懿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潘归蒙知道,后来陈群的儿子陈泰在高平陵之变中力劝曹爽投降,后来成为司马氏手下的镇守一方的大将,因此,现在要做的是笼络钟毓和陈泰,争取也能够收到门下。此外,潘归蒙还查询了资料,把日后在司马懿上位的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的支持者找出来,也纳入接下来笼络的目标。
接下来是家族内部,虽然贾穆是长子,但毕竟不是自己亲生儿子,贾玑一心只想当个驰骋沙场的将军,对于家族事务并不感兴趣,因此潘归蒙重点培养的是小儿子贾访。贾访不仅长的几乎和自己年轻时一模一样,而且思路清晰、足智多谋,是最适合接替自己管理整个家族事务的人。
从贾访十五岁开始,潘归蒙便让贾访跟随魏氏、贾三学习处理家事,十八岁开始便让贾访参与处理无忧寨、酒楼、商行、情报网的事务,今年贾访已经二十二岁了,潘归蒙便开始让贾访为主来处理家族事务,自己退居幕后,在贾访有困难或者事情处理上明显有问题的时候,才会干预一下。不过贾访显然比潘归蒙有天赋的多,很多事情处理的比潘归蒙更好,极少需要潘归蒙去干预,这让潘归蒙倍感欣慰。
这一日晚上,潘归蒙正在书房看书,突然门房来报,说有门口有一黑衣人求见,不肯说姓名,只给了一张字条。潘归蒙拿过字条一看,上面写着“子桓求见”四个字,正是曹丕的笔迹,潘归蒙一惊,心想这曹丕都当了皇帝了,什么事还需要这么偷偷摸摸来见自己,看来有大事要发生,于是说:“快请他进来,另外吩咐钟大,书房四周一丈内不允许有人。”
不一会儿,曹丕身穿长披风,头戴斗笠,脸上还蒙着面巾,进来之后等人都出去了,才摘下斗笠面巾,潘归蒙忙下拜道:“老臣参见陛下。”曹丕忙把潘归蒙扶起来说:“都说了,老师不用跪拜,快起来。”潘归蒙让曹丕坐下说:“陛下深夜前来,是有什么要紧事吗?”曹丕说:“学生有一件为难的事,想请老师帮我出出主意。”潘归蒙说:“陛下请讲。”曹丕说:“我想废了甄氏,立郭氏为后。”潘归蒙听了一惊,说道:“陛下刚继位就要废立皇后,这恐怕有些不妥吧。”曹丕说:“学生也知道这样不妥,但是那甄氏原本是有夫之妇,这样的人当皇后本就不妥,而且她善妒之极,常有怨怼之语,最近山阳公的两个女儿进宫后,她愈发的有些不像话了,竟敢当面顶撞朕,这样的女人不配为一国之母。”
潘归蒙对曹丕废立皇后的历史事件有点印象,但因为是内宫之事,和自己扯不上边,所以并没有去仔细的研究,但是谁知道曹丕竟然跑来和自己商量这件事,自己这次可一点准备也没有,如何能给他出主意,于是问道:“太后娘娘怎么说?”曹丕说:“这也是学生担心的,母后她估计会反对,所以这不来找老师帮忙出主意了嘛,我知道,母后对老师的话还是听的。”潘归蒙心想,你做这种混账事,还要我出面去说服你娘,我成什么人了,但是他现在已经是皇帝了,不能硬着顶,只能说:“这……要不我先和太后先商量一下吧。”曹丕高兴的说:“好,好,那就拜托老师了。”潘归蒙苦笑道:“外臣突然去见太后容易引人非议,老臣如何见她,还得陛下安排一下。”曹丕说:“这个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两个人又稍微聊了几句,曹丕就告辞了。潘归蒙等曹丕走了,赶紧掏出感应器查看资料,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发现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甄皇后是病亡,一种是被赐死,时间都差不多,离现在没多少天了,不过潘归蒙看目前这情形,估计肯定是曹丕给逼死的,然后为了掩人耳目故意说成病亡。潘归蒙心想,甄宓这么个大美女,如果就这么死了,也太可惜了,曹丕女人多,审美疲劳也很正常,他不稀罕自有人稀罕,不如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找个人把甄宓替换出来,这样既能不改变历史进程,又能救了这位大美女。
过了几天,早朝结束后,曹丕把潘归蒙单独留下来说有事情商量,曹丕对潘归蒙的信任众人皆知,经常会留潘归蒙下来单独议事,所以众臣也都觉得很正常。曹丕让潘归蒙戴上有围帘的斗笠遮住脸面,把潘归蒙带到永乐宫门口,让众侍卫守在宫外不许人进入,让守门的宦官去把太后身边的贴身大宫女安儿喊出来。
不一会儿安儿跑出来了,这安儿看上去和曹丕极为熟悉,只是简单的施了个礼便说:“陛下来见太后怎么不直接进去啊?”曹丕说:“有事请你帮忙。”安儿说:“请我帮忙?可以啊。”说着把手向前一摊。潘归蒙心想,这宫女也太无法无天了吧,就这么明目张胆的问皇帝要好处。
谁知曹丕似乎很习惯了似的,微微一笑,从腰上解下一块玉佩塞到安儿手上,然后在她脸颊上捏了一把说:“你偷偷去告诉母后,就说我老师要见他,别让人听见。”安儿一把推开曹丕的手,说:“讨厌,有人看着呢。”曹丕说:“快去吧。”安儿转身进去了。潘归蒙看着心想,这曹丕和他老子一个德性,到处留情,见了美女就不放过。
不一会儿,安儿出来了,小声说道:“太后有请。”曹丕朝潘归蒙点点头,潘归蒙便跟在安儿后面进了永乐宫,这一路上果然一个人都没遇到,心想这安儿办事还挺利落的。安儿把潘归蒙让进太后的书房便关门退出去了,卞太后见潘归蒙进来了,忙站起身,潘归蒙摘下斗笠拜道:“臣拜见太后娘娘。”卞夫人忙扶起潘归蒙说:“陛下都说过了,先生不必跪拜。”潘归蒙说:“君臣礼数不可废。”
卞太后请潘归蒙坐下说道:“先生突然到访,是有什么要紧事吗?”潘归蒙笑道:“唉,除了陛下的事,其他人的事我也懒得管。”卞太后奇道:“陛下的事?陛下有什么事还要让先生亲自来和我说?”潘归蒙说:“他要废立皇后。”卞太后一听眉头便皱了起来,说:“这孩子,真不让人省心,当初是他自己跑去袁府里把人家抢过来的,为了这件事还差点惹怒了先皇,现在又要废了人家,这都做的些什么事!”潘归蒙说:“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又是一国之君,喜不喜欢哪个女人,我们确实也管不了他。陛下想立新后估计也不是心血来潮。要立新后,原皇后要么被废、要么身故,这次如果我们不同意他废立,甄皇后估计很快便会遭毒手,我想太后您也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吧。”卞太后点点头说:“是啊,宓儿平时和我处的不错,虽说有时候有些小性子,但是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做的还是很好的,先生可有什么两全的办法?”潘归蒙说:“要两全难啊,我如今只有一个不得已的办法。”卞太后说:“我就知道先生肯定会有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