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鬼谋士 > 第69章 茶馆遇名士 笑谈收贤徒

第69章 茶馆遇名士 笑谈收贤徒(1 / 1)

潘归蒙三天当值一次,不当值的时候,散朝后没事做,便会跑去茶楼喝会儿茶,或者跑去福泰酒家坐会儿。今天潘归蒙一边思索着皇帝和自己的对话,一边就来到了茶馆,刚一坐下,就发现斜对面桌子坐着一人,这人看上去也就十八九岁年纪,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小帅哥、小鲜肉,而且衣着考究、气度不凡,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潘归蒙心想,曹操手下的年轻才俊自己基本上都见过,但是没有见过此人,而此人看上去如此不凡,说不定也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名人,自己得弄个明白。

潘归蒙把茶馆的跑堂喊过来,问他那个小帅哥是谁,跑堂的说他也是头一回见,而且是荆州那边的口音,不像本地人。潘归蒙眼珠一转说:“他的茶钱算我账上。”跑堂的忙说:“好嘞,谢谢客官。”说罢跑过去和那小帅哥一说,那人听了忙起身过来向潘归蒙施礼道:“这位大人请了,小生与大人素昧平生,大人如此美意,小生受之有愧啊。”潘归蒙忙起身说道:“在下武威贾诩,敢问小兄弟尊姓大名。”小帅哥一听惊道:“哎呀,原来是天下闻名的贾先生,失敬失敬,小生诸葛亮,字孔明,今日能遇见贾先生,真是三生有幸。”

潘归蒙一听也是一惊,居然在许昌遇到了诸葛亮,他不是应该在荆州吗?于是说道:“我看孔明贤弟仪表不俗,举止优雅,一定是位人才,所以萌生结交之意,如若不嫌弃,我们聊一会儿呗。”诸葛亮说道:“求之不得。”二人落座,潘归蒙说道:“我听闻孔明贤弟一直居住在荆州南阳卧龙岗,怎么会突然到许昌来了?”诸葛亮一听惊道:“小生籍籍无名之辈,先生怎知小生家乡何处。”潘归蒙笑道:“在下略通占卜之术,让贤弟见笑了。不过令兄诸葛子瑜去年出仕江东,贤弟为何不跟随令兄一起去江东呢。”诸葛亮看了看左右,说:“这个,说来话长。”潘归蒙知道在茶馆这种人多眼杂的地方,很难畅所欲言,于是说道:“贤弟,此地确非畅谈之所,若不嫌弃,不如到寒舍一叙。”诸葛亮一听忙道:“哎呀,初次见面就能蒙先生如此垂青,荣幸之至,小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潘归蒙带着诸葛亮回到家,来到书房分宾主落座,潘归蒙让人泡了茶又弄了点心,然后关上门和诸葛亮聊天。诸葛亮说:“不瞒先生,小生与家兄的政见素来不同,小生以为,江东近几年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毕竟偏安一隅,而且孙仲谋年少,远逊地处中原、雄才大略的曹公,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小生认为能到曹公手下效力才更有前途,可惜昨日一到许昌才听说曹公刚率军出征了,只有荀令君在,本想去拜访荀令君,但无人引荐感觉太唐突了,正在犹豫间,谁知正巧遇上了先生。”

潘归蒙一听吓了一跳,心想:这诸葛亮莫不是个假的吧,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是应该在家里等刘备上门吗?怎么跑到许昌来准备出仕呢。转念一想,这也符合诸葛家族在三国时期的多方下注的发展策略。江东在孙氏父子三人的努力下,地盘稳步扩张,境内统治稳固,又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是目前各势力中地盘最稳固的一个,所以去年诸葛瑾去江东效力;而曹操刚刚击败袁绍,前途一片光明,所以这时候诸葛亮就来投奔曹操了。

潘归蒙看面前这个诸葛亮的相貌和史书上描写的差不多,名字和字也都对,应该不会有第二个诸葛亮,这幸好今天被我撞上了,不然他真的跑到曹操手下效力,历史就要改变了。于是说道:“择主之事,要三思而行,贤弟对于曹公和孙仲谋的能力以及对两家势力的判断是正确的,不过有一点不知贤弟有没有考虑?”诸葛亮说:“请先生赐教。”潘归蒙说:“现在曹公手下政务上谋主是荀令君,军务上谋主是荀公达,另外还有善出奇谋深得曹公信任的郭奉孝,文武双全的程仲德,其他谋臣不计其数,请问贤弟年纪轻轻,到了曹公手下后能排到第几?”

听潘归蒙这么一说,诸葛亮愣住了。这时候的诸葛亮才20岁,各方面还不够成熟,这次来许昌投奔曹操也是整个家族共同商议的结果,也就是潘归蒙所说的多方下注。今天他听潘归蒙这番话,感觉就像一盆冷水当头泼下,将急于出仕的一团热火瞬间浇灭。诸葛亮说道:“先生此言确有道理,那敢问先生为何会选择曹公。”潘归蒙笑道:“我和你不同,我年轻时经历了诸多坎坷,后来又助董卓、李傕之流做了许多助纣为虐的事,恶名远播,所以现在只能找棵大树攀附一下,谋个闲差,安安稳稳的过过日子,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而你不同,你有远大的志向,又有一身治国理政的才能,如果不能遇到一个能让你充分发挥的主公,就太可惜了。”诸葛亮问道:“那依先生之见,什么样的主公才是适合小生的。”潘归蒙说:“曹公手下谋臣众多,孙仲谋手下也有张昭、周瑜等心腹重臣,刘表、刘璋、张鲁都孱弱不堪,都不是贤弟理想的主公。昔日汉高祖刘邦未曾发迹的时候,萧何就尽心辅佐,终于成为一代名相,贤弟应效仿萧何,寻找一位似刘邦那样胸怀大志但一直郁郁不得志的主公,而且此人有汉室宗亲之声望、有爱民如子之贤名,手下又暂无谋主。”

诸葛亮听潘归蒙这么一说,顿时陷入了沉思,嘴里喃喃自语道:“这样的人,会是谁呢?”潘归蒙笑道:“你好好琢磨琢磨。”诸葛亮到底脑子好用,想了一会便说:“莫非先生说的是刘玄德刘皇叔吗?”潘归蒙点点头说:“正是。”诸葛亮说:“刘皇叔目前的处境确是和先生所说无二,但如今他如今连个立锥之地都没有,谈何发展呢?”潘归蒙说:“那刘邦昔日是如何发家的呢?”诸葛亮略一思索,恍然大悟道:“益州刘季玉孱弱,如果刘皇叔假道荆州,攻取益州,就可与曹公和孙仲谋形成鼎足之势,有了益州这块易守难攻的根据地,退可偏安一隅,进可谋取天下,确实是刘皇叔唯一的出路。不过……”

潘归蒙看诸葛亮说着突然停住了,问道:“贤弟担心什么?”诸葛亮说:“曹公手下人才济济,所向披靡,就算刘皇叔拿下了益州,曹公从荆州和汉中两路来攻,刘皇叔还是守不住的。”潘归蒙说:“其实曹操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强大,他手下虽然谋士众多,但是荀氏一族是名门望族,而且荀令君一心匡扶汉室,与曹操的政见并不完全相同,曹操虽然倚重荀彧和荀攸,但终究会渐行渐远;程昱性格太耿直,得罪的人很多,曹操虽然信任他但也无法重用;只有郭嘉聪明伶俐,善出奇谋,很会讨曹操欢心,曹操也只听得进郭嘉的话,但是郭嘉沉迷酒色,身体不好,估计寿命不长。”

诸葛亮一听眼睛一亮说:“只要郭奉孝不在了,曹公就好对付多了。”潘归蒙笑道:“就是这个道理。”诸葛亮说:“不过……不是还有先生在吗,要说运筹帷幄,天下恐怕还没有能胜过先生的。”潘归蒙说:“我刚才已经说了,曹操只听得进郭嘉的话,对于天下人来说,我是祸乱长安的主谋,对于曹操来说,我是杀他嫡长子的降将,他不可能放心的用我,我也不想再折腾什么。”诸葛亮点点头说:“先生说的不错,小生受教了。”

潘归蒙心想,这诸葛亮虽然聪明,好多话一点就通,不过他现在是在自己的启发下才想到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而鲁肃是自己想出来三分天下的策略的,看来鲁肃这个被《三国演义》刻画成经常被诸葛亮忽悠的老好人,政治素养和格局相当高啊,起码在年轻时的诸葛亮之上。

诸葛亮喝了一口茶,说道:“那小生是不是现在就启程去找刘皇叔?”潘归蒙说:“莫急,俗话说,送上门的宝贝不值钱,这个道理贤弟应该懂的。”诸葛亮说:“道理自然是这样,但小生乃一介平民,无名无望,刘皇叔必然没有听说过小生,要让他找上门来,似乎不易啊。”潘归蒙说:“你可以包装自己啊。”诸葛亮奇道:“包装?何谓包装?”潘归蒙一想,这古代人不知道包装是什么意思,于是说:“你不是师从水镜先生吗?你不是平时结交了很多文人雅士吗?你可以利用他们帮你扩大声望,然后再给自己取个听起来很厉害的雅号,让你的好友装作不经意间遇到刘备,把你推荐给他,他经人推荐得知了你,必然会四处打听,随便问谁都说你是个人才,他不就会来请你了吗?”诸葛亮一听,恍然大悟道:“妙啊,今日小生算是开了眼界了,昔日小生一直有些自命不凡,周围亲友无人能及,今日遇见先生,才知道小生实乃井底之蛙。”潘归蒙说道:“贤弟不必妄自菲薄,你才二十岁,还很年轻,只要肯用心,前途不可限量。”

诸葛亮突然起身施礼道:“小生有个不情之请,先生才学令小生钦慕不已,小生想拜先生作老师,不知先生肯不肯收小生这个劣徒。”潘归蒙笑道:“你已经有水镜先生这样的名师了,怎么肯拜我这种恶名远播的人为师?”诸葛亮正色道:“今日先生所说的很多想法,都是超越世俗、闻所未闻的,令小生大开眼界,小生如果能常得先生教诲,三生有幸。”潘归蒙说:“那好吧,既然你不嫌弃,那我就收了你这个徒弟。”诸葛亮一听大喜,忙跪倒磕头道:“老师在上,受学生一拜。”

潘归蒙等他拜了三拜,说道:“起来吧。”这时候门外钟大来报:“老爷,有人求见。”潘归蒙说:“什么人?”钟大说:“有拜帖在此。”潘归蒙说:“拿进来。”钟大推门进来,呈给潘归蒙一张拜帖,潘归蒙打开一看,落款竟是司马懿,心想:今天这是什么日子,司马懿和诸葛亮这对冤家全让我给遇上了,于是说道:“你和他说,我今日有客在此,不便见他,请他明日……哦不,明日我当值,请他后天再来,记住,此人不是寻常人,一定要客气些。”钟大领命下去了。

潘归蒙让诸葛亮坐下,说道:“你我现在既然已经是师徒,为师有一句话要叮嘱你,今后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效力,为了避免对你造成影响,你出去之后切不可向任何人说起我们之间的关系,否则对你有害无利,如果你有事找为师,只可悄悄遣人来。”诸葛亮说:“这个道理,学生明白。”

潘归蒙有心看看诸葛亮到底有多大才能,于是吩咐人备了酒菜,二人在书房里畅谈,潘归蒙一高兴,和诸葛亮讲了许多以前自己看的现代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这让诸葛亮大开眼界、惊叹不已。二人一直聊到黄昏时分,诸葛亮才告辞走了。

潘归蒙一直将诸葛亮送到大门口,看着诸葛亮离去,潘归蒙心想:这刘备本来就是个胸无大志的混混,诸葛亮本来想要到曹操处效力,谁知竟然是自己激励了他们,又一手造成了他们的相遇,这才有了今后的三国鼎立。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就不会有后来的孙刘联盟,曹操南下灭了刘表后,孙权估计也会不战而降,这样曹操就会早几十年完成全国的统一,老百姓也会少受几十年的战乱之苦,自己为了维护历史进程做了这些,真的就是对的吗?自己不出手杀了曹昂,曹操统一全国后,有曹昂这么一个优秀的继承人,天下会稳定很长一段时间,这对老百姓是多好的一件事,可是这一切都被自己改变了,自己真的是愧对天下百姓啊。

虽然潘归蒙骨子里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习惯性的会服从领导、服从命令,穿越过来已经十几年了,也一直不忘汪所长的嘱咐,时刻维护着历史进程不被改变,但是这次,他内心产生了动摇,他对自己所维护的东西的合理性虽然没有怀疑,但对其正义性却产生了怀疑,他甚至有一种想要改变这一切的冲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平原 陆谦郦妃Summer晴空 大太监陆谦郦妃 押子 我在宋朝建设盛世 大明望族 百年壶间醉 战隋 重返大隋 大唐音乐人,唱哭各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