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浅月忽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把五毒教世代封印岩浆的秘密告诉若尘,然后由他把这件事情公之于众的话,世人对五毒教的误解是不是就可以解开了?
毕竟,每一任的五毒教教主,都曾经无意中害死过人,因为他们一旦接触过别人的皮肤,被接触者就会瞬间毙命。
从此,五毒教在众人眼里,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的存在。
几位先祖也曾经解释过这件事情,但是,世人根本就不相信,还以为他们是在狡辩。
谁会相信,动不动就伤害人命的人,会是守护苍生的良善之辈呢?
所以,想要替五毒教洗白,即便自己想尽办法,费尽唇舌也不一定能够做到。
但是,若尘不一样,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极高。八壹中文網
由他这么一个德高望重的佛门圣僧替五毒教发声的话,世人或许就会相信呢?
于是,苏浅月便对若尘说道:“若尘师父,随我去后山转转吧?”
临行前,苏浅月特意找了一根鞭子,来到自己上午待过的那棵大树旁,
她掏出鞭子,使劲抽打那棵大树的树干。
若尘在一旁直皱眉,“阿弥陀佛,女施主,这棵大树又没有招惹你,你何苦这么虐待它呢?”
“你先不要说话,一会儿你就明白了。”苏浅月一边说一边继续抽打树干。
见她不听劝,若尘在一旁干着急,“女施主,万物皆有灵,你还是不要辣手摧树了吧?”
“98,99,100。”苏浅月停顿一下,然后转身说道:“你先不要跟我说话,等我打够1000下,你就明白了。”
若尘有些恼怒,劝了这么久,她竟然是一点都没有听进去!
他只好挡在那棵大树前面,苏浅月的鞭子毫无预兆的就落在了他身上,若尘闷哼一声,疼的直皱眉。
苏浅月顿时一阵无语,“你是不是傻?突然跑过来干什么?”
“阿弥陀佛,女施主,这棵树这么粗,想来已有百年的树龄,它在这里存活了100年,历经风风雨雨,一定很不容易,你就不要欺负他了吧?”
“这棵大树底下藏着一个震惊世人的大秘密,只有抽打它1000下,这个秘密才会显现出来,所以你不要阻拦我!”
若尘继续挡在大树前面,“阿弥陀佛,还请施主手下留情。”
苏浅月,早知如此,就应该先抽打这棵大树999下,然后再把若尘带过来,再抽打树干一下,两人就可以进去了。
可至于现在这么麻烦?
“若尘法师,我刚刚说的都是真的,这棵树里面真的隐藏着一个惊天秘闻,难道你一点都不好奇吗?”
“阿弥陀佛!”若尘双手合十,立于树下,一阵微风吹过,他洁白的衣袍在风中轻轻飘荡,一副仙风道骨、不染尘埃的模样。
“贫僧是出家人,早已六根清净,不问世事,又怎么可能对施主口中的秘闻感兴趣呢?”
苏浅月心想,如果若尘一直在这里阻拦的话,自己想要抽打树干1000下,根本就不可能,更不可能让他知道五毒教镇守岩浆的秘密。
如果自己直接告诉他的话,那肯定也和世人一样,觉得自己是在撒谎狂骗他。
于是,苏浅月把若尘推到一边,然后伸出两根手指,在他的穴位上点了两下,若尘瞬间就动弹不得,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苏浅月一下又一下的抽打树干。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终于打完了1000下,树干上也露出了一块拇指大小的凸起的按钮,苏浅月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细密密的汗珠,
她一手拉着若尘,一手按了一下树干上的那块凸起的按钮。
两人一同掉入了漆黑的山洞中,苏浅月打了个响指,山洞里的那颗夜明珠果然滑落了出来,原本漆黑无比的山洞,瞬间变得明亮起来。
若尘有些惊讶的看着这一切,“女施主,这里是什么地方?你为何带贫僧来这里?”
原本坐在山洞的石壁前打坐的白胡子老头也猛的睁开了眼睛,“丫头,你怎么又下来了?这次竟然还带了外人过来!”
苏浅月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耳朵,“太爷爷,这位是法华寺的若尘师父,他德高望重,受世人敬仰,如果由他把我们五毒教的秘密公之于众的话,说不定世人就不会一直误解我们、避我们如蛇蝎了。”
白胡子老头微微一愣,十多年前,他是听说过法华寺出了一个神童,对佛法的悟性极高,难道曾经的那个神童就是眼前的这个和尚?
苏浅月指了指白胡子老头身后石壁上的那块黑色的岩浆,然后说道:“若尘师父,你看到那些黑色的岩浆了吗?那里面都含有剧毒,我们五毒教的人世代镇守这些有毒的岩浆,就是为了阻止它流到山下去,伤害到那些无辜的百姓。”
若尘走到石壁前,伸出右手食指,沾了一点那些黑色的岩浆,放在鼻尖嗅了嗅,果然有剧毒!
而且石壁上还有黑色的液体不停地往外渗。
他瞬间想起,之前五毒教的一位教主曾经说过,五毒教存在于世间的初衷,就是为了镇守岩浆,防止它四处蔓延,荼毒百姓。
当时所有人都说他是在狡辩,没有一个人相信他。
难道他说的是真的?
苏浅月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旁,“这下你该相信我说的话了吧?”
“站在你左手边的这位老先生,是我太爷爷,十多年前,这里的岩浆已经封印不住了,是我太爷爷耗尽毕生功力,才封印了岩浆,而他自己却只能待在这暗无天日的山洞里……”
若成双手合十,对着白胡子老头深深的施了一礼,“施主舍己为人,贫僧万分敬佩。”
“不敢当,不敢当,这是我们苏氏一族的宿命而已。”白胡子老头捋了捋花白的胡须,“世人对我们无毒教多有误解,还望大师能够秉公直言,让我们苏氏一族的后人免受冤屈。”
“贫僧乐意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