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井边往下看,好深的井,里面黑洞洞的。
拿出手电筒往下照。
井下有枯草和积雪覆盖根本看不见井底是什么情况。
林茜进了空间,空间慢慢向下,坐在空间里的林茜可不是只想到井的底部,她连井壁四周都仔细观察一遍。
看看有没有哪块砖是松动的或者是突出的。
一直到井底都没有异样。
井底下的东西她慢慢收到空间一个角落里,太脏了都没眼看。
等出去的时候再扔掉。
结果井底啥也没有。是她想错了吗?有点失落,好在还有四口井等着她去发现。
想到这儿就立刻斗志满满。
上来之后把脏东西又扔回井里。
接着就是第二口井,空间慢慢下滑。
这口井是主院儿里的,比另外四口井都大。宽度超过一米,目测宽度有1米2,深度自不必说,估计30米左右。
井壁四周爬满了枯萎的藤,大概是因为没人住吧,荒了好几年,连井壁都长出东西了。
把藤拉断,露出青砖,还有……
“哈哈哈哈,发现了,发现了。”林茜在空间里拍着手笑。
就见离井底大约7,8米高的井壁上有一个一米多高的洞。
驱动空间进了洞里,大约走了十几米,眼前是一个上了锈的铁门。
林茜用镐把门上一把生锈的铁锁砸掉,推开门,林茜立刻闪进空间。八壹中文網
在前方未知安全与否的情况下,躲进空间是最稳妥的。
里面黑洞洞,空间似乎很大。
手电筒被空间吸力吸着四处照。
里面高高的用军绿色的布盖着的是什么,看形状有棱有角的似乎是箱子。
而且是木质的。
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古玩字画,还是军火弹药,亦或者是可怕的东西。
林茜不敢想尸体,反正脑补了很多吓人的场景。
最后还是决定撬开一个看看,一挥手,一个木箱出现在空间里。
林茜觉得在空间里比较保险,毕竟这里她说了算,有什么突发状况她也能利用空间制止。
镐头插进箱子盖儿的缝隙,一个用力,木箱子的盖子被撬开了。
林茜目瞪口呆。
里面的东西差点儿闪瞎林茜的眼。
入目的是黄灿灿的金条,拿起一块掂量一下。
一块大概有二两左右。
妈呀!发了。
这整整一箱子都是金条,林茜觉得这个绝对不是姓贾的富商藏起来的,他是弃宅逃跑,跑的时候肯定带着家当跑。
难道逃跑还把家当留给别人?
这个不现实,那就是后来的军阀头子,还有盖在箱子上,那块厚实的军绿色的布也是证据。
部队里才有那种布吧。
所以答案就是这些东西是军阀头子的,那她收了就更没有心理压力了。
干脆把几十个箱子都收进空间,以后慢慢的整理,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驱动空间又爬上井,这个宅子经了好几手,姓方的和后边姓秦的不会在这里埋东西,毕竟他们是卖宅子。
但前面两个就不一定了。这房子是拆掉呢还是拆掉呢。
谁知道哪个墙旮旯里面,地面下或者墙里面,炕洞里藏着东西。
一不做二不休,拆迁从今天开始,要说别人拆迁最起码得找好几个人,她不用啊,一把子力气,一个人抵好几个使。
还有空间这个作弊器,已经完全具备了拆迁条件。
说干就干,把剩下的三个井又检查一遍,什么都没发现。
井里检查完,林茜就开始拆房子,她拆房子简单,用空间之力。
收进空间,然后在空间里用精神力拆,拆完了把砖齐刷刷的码起来,这些砖都几百年了,每一块都是古董。
就这样拆到晚上不费事的拆了五间房。
别说,炕洞里还真找到一包东西,是金银首饰,上面还镶嵌着宝石。
这宅子买的赚大发了,林茜现在的身价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拆到了天黑,林茜停手了,晚上还要去霍家干活呢。
昨晚的红衣女鬼给她打开了新思路。
找出来时路上,吓唬公园那两个藏宝的男人时用的行头。
一身白色的衣裙,头发倒是现成的,只要把马尾辫散开就行。
觉着还不够劲儿,又把脸涂的雪白,齐活。
希望别吓死人。这也是无奈之举,那房子跟前面这几套不一样,好好的房子她不能拆。那房子也没有倒座房,拆了就是直接拆墙。
跟他们要,那肯定得打起来,嫌烦,再说以后上大学她住旁边儿,邻居该怎么看她。
所以只能装神弄鬼了。
驱动空间去霍家,此时已经晚上7点多钟,三月份的天还很冷,所以天黑的比较早。
霍家的人该下班的下班,该放学的放学。
正在吃晚饭。
把空间置于最高的屋顶上,看着整个霍家。
霍家的院子都住满人,也不知道里面住的都是谁。
按理说兄弟两个占两个院子就差不多了,那另外的三个院子都是谁呢?
不管是谁都得给她滚出去。
其实霍家兄弟两个一人占了两个院子,还有一个院子租出去了,得的租金兄弟两个平分。
当时因为租金,兄弟两个差一点儿人头打出狗头,还是旁边邻居的老人过来调解,兄弟两个这才定下来,房租平分。
这些林茜不知道,她也管不着,她就是来收自己房子的。
摸清了主院儿住着霍家老大,林茜到了主院儿。
一家十多口人在吃饭,大人一桌,小孩儿一桌。
霍家的两个最大的儿子已经结婚生子,所以要占两个院子,霍老三孩子没结婚但是为了公平也得要两个院子。
林茜琢磨自己的出场方式。
现在人倒是挺全,全家人都在灶间里吃饭。她现在要是跳出去,会不会把小孩儿吓的呛着?这样不妥。
还是离远点儿吧!看看外面的院子,林茜有主意了。
四合院都是老式的设计,像灶间的门都挺大,而且是对开。
霍家人一边儿吃着一边儿唠嗑。
霍家的男人都有个习惯,有好菜的时候得喝两口儿。
所幸他们家条件好,夫妻俩都有工作,儿子儿媳也都上班,女儿有的下乡了,留下的也是临时工,可以说这条件已经达到小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