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的气氛有些沉闷。 王超并没有急着安慰,因为何敬平需要的并不是安慰,而是倾诉,自己只需做个树洞就可。 除非他真的能提出建设性的主意,帮何敬平解脱这种愧疚感。 王超不确定自己行不行,但他决定试试…… “您老的意思是,如果罗九交给秦华昌教练来带的话,就一定能变成下一个龙队?”
王超问。 何敬平“嗯”了一声:“他的天赋远胜于林笠,秦华昌能把林笠带到现在的高度,那就一定能把罗九带到另一个高度。”
王超却摇了摇头:“您有没有想过,罗九的问题,或许根本就不是打法的问题,也不是练习的问题,而是球拍的问题。”
何敬平微微一愕。 “你想多了,我只是跟你随便聊聊,不是让你小子给我出主意的。”
大概是觉得王超这话过于肤浅,何敬平在满腹愁绪中竟还露出一丝好笑的神气来:“我花了足足七年的时间为他打造体系,早已穷尽了所有的可能性。你才看了他几场球,就以为找到症结了?”
王超也不反驳,接着道:“我觉得可以考虑换胶皮。”
何敬平更是好笑,他倒不是生气,只是觉得王超有些孩子气,大概是因为白天刚刚用左手横拍两面弧圈球惊艳全场的缘故,所以这会儿自信心有些膨胀。 毕竟是刚满十八岁的孩子啊,可以理解,年少轻狂嘛…… 所以他耐心的解释道:“我全都试过的。”
“他的主体技术框架是两面弧圈球的全台进攻打法,需要很强的旋转与摩擦,而他天生的绝佳手感也让他能很快吃透任何胶皮的摩擦系数,所以,最初我给他定的是双面反胶……这个大方向肯定是没问题的。”
“后来我发现,他体重不够,手臂肌肉群也不够发达,所以在单纯讲究力量的爆冲和中远台相持方面都略有些吃亏。”
“尤其是反手拧的时候,他的小臂力量存在着极大的不足,所以我让他试试将球拍反面换成正胶,这样虽然降低了旋转,但能提高稳定度。”
“后来我还让他试过更透、更弹一点的底板,用来弥补他力量不足的弱点。”
“我觉得红双鲤xx型的这款反胶胶皮的颗粒偏长,就换成了蜻蜓出产的xx胶皮。”
“底板最初是红双鲤的超大板,后来换成了地极的标准板。”
“但小九觉得反胶这面太厚了,他希望能更薄一些,又希望有足够的高裹力,于是我们尝试世界各国各种型号的胶皮,最后找到了一款瑞典产的胶皮。”
“这款胶皮很奇怪,拉过去的球很飘,被许多使用者称为魔性胶皮,小九试着打了半个月,二队很多陪练都觉得不适应这种胶皮拉过去的弧圈球,但问题是这款胶皮拉不了重弧圈球,而对小九而言,这是不能容忍的致命缺陷。”
“后来我们还试过xx集团的xx胶,它的问题是……” “xx国的xx胶则在xx方面存在不足……” “还有xx国的xx底板……” 何敬平说得有些忘形,滔滔不绝,因为这些东西是他过去七年间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内容,其中无数细节,无数微妙变化,从器材到厂商,再到罗九的个人技术特点,以及三者结合之后的适配性和化学反应,哪怕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但王超却在中途插话了。 嗯,虽然有些不太礼貌,但他总不可能真的听三天三夜吧? “前辈,您误会了。”
他道:“我的意思是,罗九的反手为什么不用生胶呢?”
滔滔不绝的讲述戛然而止,何敬平呆了呆,哑然失笑:“王超,你知不知道生胶的属性到底是什么呀?”
他认真的强调:“罗九打的是双面弧圈球全台进攻啊,他怎么可能用根本不能制造旋转的生胶呢?”
何敬平一时间有些索然无味。 他原本觉得王超是天才,才有些倾诉的欲望,但现在他忽然意识到,王超的天才更多的体现在打球时无与伦比的手感和本能反应,却绝不包括理论。 一个刚刚十八岁从未经受过职业训练的高中生小孩,能听得懂自己刚才说的那些东西吗? 关于换胶皮的提议,大概都只是心血来潮时的妄语吧! 但王超这一刻却很认真,道:“前辈,您为什么就觉得罗九一定要打双面弧圈球呢?他打了七年还没打出头,您就没想过,他可能并不适合这套打法吗?”
何敬平陡然一呆,张了张嘴,竟没说出话来。 他忽然想到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今天王超的那场球虽然证明了自己的理论打法是成立的,但并不代表这套理论就适合罗九啊。 再好的苗子,也得因材施教,不是你想把他塑造成什么样子,他就能完美的变成什么样子的。 这根本就是两回事! 略显昏暗的宿舍里,何敬平的眼神闪着意味不明的幽光,神色瞬息万变。 当他闭上嘴,王超的声音就在宿舍狭窄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您刚才也说了,罗九的绝对力量不足,尤其是反手偏弱,那么您又为什么要强迫他使用霸王拧呢?您难道没想过,这样很容易让他手臂形成暗伤吗?”
“而且,既然反手力量已经不足了,那么当对方同样反手拧过来的时候,罗九为什么要跟对方反手对拧呢?这不是反面胶皮弹性够不够的问题,如果力量上的不足可以完全通过底板和胶皮来弥补,那乒乓球早就变成一项纯器材的游戏了,球员的意义又体现在哪里呢?”
“您有没有考虑过,他之所以始终无法做到完美衔接,其实就是因为他的反手根本就不适合拉弧圈球呢?”
“您这套打法只是技术要点很多,但整个打法框架其实并不复杂,他这样的天才,如果不是不适合,又怎么会足足七年都掌握不了这套打法呢?”
宿舍里这一刻安静得出奇。 这一次过了很久很久,何敬平才开口,声音有些怪异的空洞:“那你觉得……他该怎么打才对呢?”
“用生胶颗粒胶。”
王超的语气很肯定:“既然力气不足,那就干脆不要旋转,只要别吃对方的旋转就行了,正好生胶就能满足这个条件。”
何敬平坐在宿舍床头,仿佛已经失去了灵魂。 事实上,两千多天的时间里,他确实从未考虑过生胶这回事。 他让罗九试过无数种胶皮,却没意识到,正是在无尽尝试的过程中,他已不知不觉落入了“唯器材论”的思维陷阱之中。 不是他孤陋寡闻,而是因为在乒乓球发展的过程里,生胶早已被淘汰了很久很久。 在何敬平的记忆中,生胶颗粒还是华国乒乓玩直板快攻时候的打法。 那还是小球时代的事情。 华国老一辈乒乓球员用直板快攻苦苦对抗欧洲的横板弧圈打法,在对抗了很久之后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技术是落后的,即便再多的训练和再精妙的算计也弥补不了这种本质上的差距。 于是新一代乒乓球员也开始横握球拍,开始以弧圈对抗弧圈,以力量对峙力量,在技术上追平欧洲之后,华国球员再度踏上世界乒坛之巅。 从那之后就有了横直之争,横板弧圈也开始在整个亚洲大行其道。 当代乒乓球技术追求旋转,追求多回合相持,追求单板质量,追求全台进攻,当乒乓球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圆滑的曲线时,既有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更有极强的杀伤力,是当代球员心目中最先进的打法。 但生胶有什么? 它不能制造旋转,也不怎么吃旋转,打不出弧圈来,它打出来的球不好看。 它很快,同等力量下,比反胶击出去的球速快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但球身上附加的力量却并不算大,对方接球的难度也就不大。 它击球下沉,有些飘忽,因为触球的是浮在表面的一枚枚颗粒,所以常会因为颗粒在那一瞬间不可控的形变而制造出让击球者自己都莫名其妙的怪球来。 这种不可控虽然会让对手判断失误,却也会让自己接球自杀。 最重要的是,它打不了相持,一旦退台就是一个死,而男乒的比赛退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早已被时代淘汰的东西。 但何敬平毕竟不是只知道照本宣科的普通教练,他是一代宗师,有着看穿本质的眼光。 所以他细细琢磨,越琢磨就越是觉得,这胶皮让罗九来打,理论上还真没啥问题。 你反手弱,那你就避免跟对方拼旋转,你选择快速弹击,用速度来破旋转——这种弹击在具体操作上甚至可以借鉴一下直板的反手推挡。 而当球回到正手,罗九超卓的手感可以让他在正手相持中绝不落下风。 当你不退台时,你既可以正手台内挑打,也可以反手台内弹击。 当你退台时,你可以正手弧圈球相持,如果一定要用反手,也可以切一板。 生胶切出来的球飘忽不定,轨迹怪异,虽然失误率偏高,但对方接球的难度岂非也是同步提升的? 虽然弧圈和弹击是两套截然不同的体系,对手腕动作和发力方式的要求都不一样,但何敬平相信,凭罗九的天赋,应该可以把这两套相对别扭的东西糅合到一起去。 而当糅合成功,别扭的就是罗九的对手了。 以后任何人跟罗九打,都要同时应对两种完全不同的球路。 当然,王超这个提议最大的意义在于,他真的解决了罗九左手衔接的问题。 所谓衔接流畅,本质上不就是一个快字? 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生胶更快的胶吗? 没有。 何敬平不断的深呼吸,努力将心中一股一股要涌起来的情绪压下去,最后带着些难以置信的猜测心态,低声问道:“那你今天下午的打法……” “没错啊,从您这里学的。”
王超笑得坦然:“您不是说,罗九打赢了孙天龙,您才收我为徒吗?所以我就想着,能不能帮罗九找一找问题。我最近一直在看他的比赛视频,结果看了很多场之后,我忽然觉得他的打法很不错,我很喜欢。”
何敬平张了张嘴,没吭声。 他已经有些麻木了。 如果说白天的王超表现出来的是超卓的天赋与技术,那么这一刻的王超已经有些像是一个怪物了。 在宿舍昏暗的灯光下,他仔细打量这个少年的眉眼,仿佛要看透他人皮下面藏着的某种超乎寻常的存在。 他当然什么都看不出来。 所以何敬平最后也只能自嘲一笑,觉得自己大概是孤陋寡闻了。 大概真正的天才确实能天才到这个地步吧…… 不但学会了自己的打法,还找到了罗九的问题…… 这让何敬平找谁说理去? “我也是运气好,因为这段时间都在练习正手直板,正好明月球馆提供的公用球拍就是生胶颗粒的,我上次用的时候觉得不错,所以定制球拍的时候就特意要求了反面生胶。”
王超算是给了何敬平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然后我才发现,生胶其实比我想象中更有趣一些,也恰好可以解决罗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