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永乐 > 第55章 百年教育

第55章 百年教育(1 / 1)

“在此过渡阶段科考就按今日考试模式进行,考卷全国统一命制,考卷内容也涉及广泛,不过皆是文学常识和一些现实知识。”

“大明所有识字之人皆可参加,包括历年来的举人和贡士,皆同等待遇。”

“考过之后还有面试,面试过关者审查合格者直接授予官职,等孤和朝中大臣做好安排后便公告天下。”

朱高炽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太子爷,这恐怕如今的读书人,尤其是那些举人,贡士会极为不满吧。”孔修文一针见血指出来道。

让那些从未考过秀才之人跟自己同等待遇,显然会让那些举人,贡士不满。

对于如今那些读书人甚至是举人,贡士能否成功只能看命了,毕竟改革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有时候运气不好也无办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科考改革一事孤是必定要推行下去的,走吧,该出去见见外面那帮监生了。”朱高炽说完,带头走出了大殿,身后的侍卫太监纷纷跟上。

孔修文愣了会,也急忙跟上太子爷的脚步。

大殿外面此时已经站满了国子监的监生,不过却没有吵闹,都站在大殿前无声的抗议,毕竟作为大明的学子,刚喊过一遍足够了,还是要些礼仪的。

但往往无声的抗议比有声抗议更为可怕,也更让人头疼。

当朱高炽在大殿走出时,有眼尖者跪下高呼道;“参见太子爷,太子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随着一个个监生跪下行礼,一时间所有的监生都毕恭毕敬的行礼,尽管对太子爷改科考一事有意见,但礼法却是异常遵守。

“诸位都起来吧。”朱高炽高声道。

倒也勉强能够让大部分听见。

“孤知道你们对孤要改科举一事有不同意见,但科举改革一事孤意已决,非改不可。”朱高炽看着他们说道。

虽然科举改革一事没有跟父皇汇报,不过前些日子父皇也已下令让自己主持科举一事,这是永乐时期的第一次科举,朱高炽自然也想开个好头。

大明的科举如今虽然还没出现八股文,但是从内容到形式对读书人的思想限制越来越严,内容只能限定在儒家经典狭窄范围内,还有小讲、大讲、余意、结尾等固定段落。

科举篇篇按此次序,其文多拘于偶对,大抵冗长繁复,而且在只言片语中要考生做出一篇文章,实在是件极难的事。

虽然朱高炽心中也知道八股文的形式对皇家统治有利,自己作为大明的储君更应支持八股文吧这种形式。

不过朱高炽有着如今当下之人没有的长远眼光,八股文在放大的时间里来看,无疑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摧残。

而且还是对大明发展的限制,不改革大明永远打不破枷锁。

“我想问下诸位,你们长年修习儒家经典,学习德、信、礼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考试吗?那这样满腹诗书才华的所谓人才,对大明真的有用吗?”

“朝廷选派你们去做官,但是你们知道锦绣文章,不知农事几何,这样的地方官能治理好一方吗,百姓能够信任你们吗?”朱高炽停顿了一会继续道。

“太子爷,如您这么说,那不是要我们舍弃我们数百年的文化传承吗?”监生中有人质疑道。

“孤何时说要舍弃数百年的文化传承了?,相反孤非常重视数百年的文化传承,但是我们不能一脉单承。”

“以往的文坛如此,今日的文坛亦如此,几百年来可曾有什么新的变化?孤知道你们大多文采飞扬,诗词冠绝。”

“但你们可会农事,可会何时播种收割,可会如何处理官民关系...............如果什么都不会,那朝廷为何要你们去治理一方,仅凭你会识文断字,做做文章吗?”

“在孤看来你们每人在文坛方面或许都能够有所成绩,但在仕途上你们大多数人达不到孤的要求,此次科举改革一事已成定局。”

“诸位应是好好准备之后的考试。”

朱高炽说完后直接在侍卫的保护下离开了国子监,没有试图去说服这些监生。

这些监生大多都是大明年轻人中的佼佼者,常年熟读儒家经典,不是仅仅几句话就能够说服的。

看着太子爷的离去,监生中有人露出沉思之色,也有人愤慨,不一而足。

“好啦,诸位都自行离去吧。”孔修文看着诸位监生让他们散去,自己而是回到大殿中的桌案上,指尖轻轻的敲着桌案,一脸的凝重。

作为国子监的祭酒,孔修文也曾想到自己年轻时的热血,也想到自己当初和老师的激辩,当了国子监祭酒这些年,心中也知当今科举不妥之处。

但有些话是自己万万不能说出口的,如今太子爷改科举一事恐怕会引来无数的阻力,困难重重。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战隋 重返大隋 大唐音乐人,唱哭各朝皇帝 驰骋大宋 崛起美洲1620 混在初唐 大唐虎贲 我家后院是唐朝 极品驸马 男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