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风和日丽!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代陵觉得每天都是值得期待的!
早上刚刚洗漱好,系统里的催更已经折腾个不停了。
代陵:为了感谢新老用户的持续更新和不辜负每一份热爱,我今天决定更新两期。如果有打赏还会继续更新番外。
代陵也不知道怎么头脑发热,想到现实中那些网文写手,好多都是不要脸的要求打赏加更,效果十分不错!
自己也跟着学来看看!
嵇康:真的假的?
阮籍:我看不会有假,代陵兄上次说每周两更,现在不是就做到了吗?
山涛:我也觉得,代陵兄有君子之风,不会说话不算数的。
钟会:嵇康先生出来了,仰慕!后面还带上了三个可怜的表情!
刘义庆:各位贤者,凑个热闹!
张岱:《世说新语》作者也出来了!今天是魏晋专场吗?
刘伶:拿我的酒来,代陵老弟的视频要就着酒喝,才有味道。
王戎:刘伶老弟,你还不戒酒吗?昨天又有人举报你喝了酒在大街上裸奔。
山涛:嵇康兄,上次我给你说的事你可想的如何了?
山涛说的正是举荐嵇康入朝为官的事,此时山涛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想荐举嵇康代其原职。
但是嵇康并不愿意当官,拒绝了山涛数次。
嵇康看着书桌上笔墨未干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陷入了沉思。
嵇康:山巨源,你也别勉强我了,我的性格你是知道的。
山涛:哎,好吧!对了刘伶老弟,听说你天天在家里不穿衣服不穿裤子,哪有名士之风啊?
刘伶:山巨源,你可别瞎说,我以四壁为裤,那些假名士天天来我家,也不讲究,在我裤裆随意穿行。
王戎:哈哈,刘伶老弟,看样子你是改不了哟。
苏轼: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李白:苏轼这小子,倒真是一块奇才!
杜甫:是啊,北宋有这等良才,实属我华夏之幸哉。
苏轼这首诗当然是因为上面竹林七贤的闲谈而抒的。当初钟会仰慕嵇康的文才,带着兵士去拜访。
结果嵇康在大柳树下光着胳膊打铁,对眼前的钟会不闻不问!
钟会也不是等闲之辈,在那里观察了一会儿,就转身准备离开了。
你说吧,这嵇康,你瞧不起人家就一直不说话啊,别人要走了,又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也从容淡定的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于是两个人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你看上面竹林七贤,魏晋名士聊天笑嘻嘻,心里指不定就是mmp!
苏轼在这个时候,写这么一首诗出来,还真是有几分意思。
苏轼这人,代陵算是看明白了,才华没得说,但是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
苏轼:能够得到李太白和杜子美的赞赏,我苏某人死而无憾!
苏洵:哥哥,你就少嘴贫了,今天代陵兄可是说好了要加更的。
……
代陵刷了一会儿评论,赶快开始制作第七期视频!
不然到时候大家要求加更的时候无计可施!
这些人,代陵算是明白了,一个个不是有钱就是很闲。
跟他们耗不起的!
他们可以整天吟诗作对,寄情山水,现代人的代陵能做到吗?
怕是都饿死在下水道了!
唐宋八大家第七期!
代陵立马进入了复活状态!
他因深受韩愈,欧阳修等人的影响,散文继承、发扬文以载道的特色,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一生都在生命与道德之间进行探讨和阐发。
他关切现实,体验百姓疾苦,致力于为社会为百姓探寻出一条康庄大道。
他不同于其他的理学宗师,而更注重在行政与实学上倾注心血!他的文章从家国天下出发,因时而变,反复强调因地制宜,随四季而变的重要性。
他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文道兼济,平实质朴,温厚典雅,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
他学儒家,而扬儒道。在《上欧阳学士第一书》中说到:“家世为儒,故不业他。”可以看出他是把“儒”当作自己家业来继承的!他提出从尧舜开始,儒便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千年以来,儒是以一种灵活通便的形式活跃在人类历史上,更提出儒乃“万事易之大法!”不易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时而变!
他的文章以儒家经典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说理严密透彻,布局严谨,而有层次分明,发人深省。
他不是无脑的迂阔崇古,因循守旧。他的文章如他的世界观一样,极具辩证色彩,这种辩证性贯穿于他一生的各个方面。
他的“明圣人之也于‘百世之上,明圣人之也于百世之下"的言论,既是称颂欧阳修,同时也暗示自己追慕先贤,表明圣人之道亦为二人的共同理想。他的成就跟他的恩师欧阳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一生成就颇丰,而文学尤为显眼!他的论事之文写的有理有据,而委婉曲折,虽质朴无华,但常有摇曳之姿,纵横开阖之态。赠序之文,这样的特点更是显著!
他的《唐论》阐明释疑,卓然自立,分析辩难,自成一家!《战国策目录》更是鞭辟入里,气势恢宏,为人推崇。
他的《寄欧阳舍人书》被后代奉为感谢信第一名作,文章结构谨严,起承转合自然!把志与史分别而开,把恩师赞美感恩一番,可以警劝后人,关系非轻,与世人执笔不同!文词高妙,议论精确。
他的离别诗真情流动,怀念好友王安石的《寄介甫诗》,惜别友人的《送陈商学士》;送别学生的《送钱生》无不让言辞真切,让人堕泪。
他的咏史诗以惺惺相惜和真情流露去追思感受前人的精神世界,从而缅怀先圣、宽慰自我、排解忧愁、坚定决心。如《扬颜》中的“小人君子在所蹈,烈士贪夫不同徇。”《隆中》的“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出身感三顾,鱼水相后先。”
他的名字或许不如欧阳修,韩愈响亮,但他也是华夏的精神支柱!
他就是曾巩!